「雙爭」有我|紀珍旭:一直在路上

2024-10-28     京津冀消息通

紀珍旭在巴黎殘奧會上比賽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9月1日,在巴黎殘奧會輪椅網球男子單打第二輪比賽中,紀珍旭不敵荷蘭選手呂本,止步32強。「有遺憾,不放棄,再努力,會更好,」紀珍旭用這幾個字來形容他的奧運之旅。這是紀珍旭第二次參加殘奧會,在2021年的東京殘奧會上,他進入男子單打16強,創造了中國輪椅網球男子選手在殘奧會上的最好成績。

2000年,紀珍旭出生於滄州獻縣,11個月大時因低燒引起神經性損傷,差點癱瘓。經過幾年治療,他慢慢學會了走路,但右腿落下了殘疾。小時候的紀珍旭懂事上進,小學六年學習成績始終保持班級前三。談及與網球的結緣,紀珍旭仍記憶猶新。

2013年秋,省殘聯選拔運動員,紀珍旭被教練一眼相中,「讓我們做規定動作,我就在那站著,還沒開始做動作,教練就說你不要去別的隊,就來我網球這兒。」據河北省殘聯輪椅網球隊教練陳勇回憶,看到這孩子眼睛溜溜轉,很機靈,適合打網球。

這個以前對輪椅網球一無所知的13歲少年,在好奇心驅使下,開始了試訓。然而,剛開始和輪椅磨合的過程卻讓他吃盡了苦頭。

紀珍旭在巴黎殘奧會上比賽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自己可以走路,平時不坐輪椅,本以為輪椅很笨重,沒想到打網球用的輪椅又靈活又快。」一開始紀珍旭不會配合擊球搖動輪椅,常常摔得鼻青臉腫;每天無數次揮舞球拍,胳膊腫得都抬不起來;不停地搖輪椅把手磨破皮,指甲也劈了……「即便手被磨得都是血泡,他也一聲不吭,繼續訓練」,吃苦、上進是陳勇對紀珍旭最深刻的印象。

「就為了爭一口氣,想做那個最好的。」骨子裡的倔強和不服輸,讓紀珍旭堅持了下來。儘管體重從65公斤練到了45公斤,原本白白胖胖的小伙子變得又黑又瘦,紀珍旭還是逐漸喜歡上了輪椅網球,「打到了一個很想打的球,有那種自我滿足感。」

2015年,成都第九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紀珍旭第一次代表河北隊參賽,沒幾個回合就輸了。那天,他哭了,通過教練的鼓勵後調整情緒,在之後的男子雙打比賽中獲得銅牌。

2017年,是紀珍旭感到最難的時候。當時,其他2名隊員退役,教練退休,輪椅網球隊就剩下了紀珍旭一人。那時他找不到方向,曾一度想放棄。父母的鼓勵讓他堅持了下來,於是他自己找場地練,找朋友對練,沒人陪著練就自己對著牆練,一打就是一天。就這樣,在迷茫和無助中,他咬牙堅持了半年,一直到新教練的到來,才恢復正常,「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不能半途而廢,況且我還沒贏過,還沒拿過冠軍,不甘心。」

2018年,紀珍旭進入國家隊,成為隊里男生中年紀最小的隊員。日復一日的訓練又累又枯燥,「記得一次比賽時,別的隊員在前面比賽,我在後面候場的時候就睡著了。」紀珍旭說。

一年後,紀珍旭終於迎來了轉折,在全國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上斬獲一金一銀。這是他運動生涯中第一次奪金,比賽結束,特意前往觀看的父親跑進場內和他相擁而泣。「這給了我極大的自信,因為當時周圍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我心裡也憋著一股勁,要爭一口氣」。紀珍旭說。

紀珍旭介紹,輪椅網球是殘疾人運動裡面最國際化、商業化的一項運動。與其他項目賽制不同,輪椅網球必須要獲得足夠的國外積分,世界排名在前30才能獲得殘奧會參賽資格。因此,紀珍旭幾乎每個月都要自費到不同的國家打比賽,為了節省開銷,睡機場、睡酒店大廳是常有的事兒。記得有一次,他在國外的一個機場睡著了,結果錢包和網球拍都丟了,後來還是借的隊友的球拍打的比賽,還拿到了那場比賽的冠軍。

10月,紀珍旭又要踏上出國打積分賽的征程。「巴黎殘奧會上,我國女子雙打拿了銅牌,這是我國輪椅網球歷史上第一塊獎牌,希望以後我們男子輪椅網球也能取得突破。」紀珍旭說他不會放棄,「就算我做不到,以後我當教練了,我也會盡力幫助我的隊員拿獎牌,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世界賽場,這是我最大的夢想。」

來源: 河北共產黨員網

編輯:吳迪 馬婧

編審:楊濤 安娜 魏安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cf1c77783be67d4b91eaa5ca85b06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