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MIX Fold 3測評:摺疊屏手機中的「六邊形戰士」

2023-08-15     機智貓

原標題:小米MIX Fold 3測評:摺疊屏手機中的「六邊形戰士」

雖然摺疊屏已經不是手機市場的新物種,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事實:摺疊屏這兩年主要的發展和演進脈絡,幾乎可以看作是完成對常規旗艦的體驗追趕。

螢幕技術、材料技術、鉸鏈技術是摺疊屏最具突破性的幾大技術創新,但本質上這些技術的誕生是為了解決摺疊屏手機可靠性相對較低、摺痕明顯、不便攜等天生的痼疾而來的。由於設備形態的諸多限制,不得不承認的是摺疊屏在常規體驗上一直都落後於同價位、同級別的主流旗艦手機。所以對於一款真正優秀摺疊屏的評價要素其實非常清晰:它要儘可能解決天然存在,用戶在意的痛點問題,做到沒有明顯的短板,還要在常規體驗層面追上主流旗艦。

昨晚發布的小米MIX Fold 3就是這麼一款產品。

四攝五焦段影像能力

什麼體驗是最能體現摺疊屏對於常規旗艦的能力追趕的呢?我認為是影像。原因很簡單:當前沒有好影像的手機,根本不配叫做旗艦。

在過去幾天時間,我帶著小米MIX Fold 3進行了一些試拍體驗。先來看一組樣張:

上面這組樣張是我分別使用小米MIX Fold 3不同焦段拍攝的樣張。是的,小米這次將小米13 Ultra這樣的頂級影像旗艦全焦段徠卡影像搬到了這款摺疊屏手機上,它涵蓋了15mm、23mm、75和115mm四攝五焦段影像能力(可裁切46mm)。3.2X人像鏡頭和5X 潛望式長焦,是當前影像旗艦中的「豪華配置」。

提升硬體規格的基礎上,小米也毫不吝嗇地賦予了小米MIX Fold 3更多徠卡光學方面的能力。比如引入了徠卡Summicron鏡頭,小米為此專門對鏡片設計、材料工藝以及防抖模組方面進行了專門針對摺疊屏設備的輕量化設計。同時得益於和徠卡更加深入的影像合作,以及小米影像大腦等自研算法引擎的精進,讓小米MIX Fold 3的影像能力相比上一代有了質的提升。

徠卡影像是天然適合記錄的影像風格。尤其是它對於色彩的呈現以及光影的塑造,很多時候能夠傳遞出更加濃烈、極具張力的畫面氛圍和情緒,也能夠捕捉、記錄到更多讓人難忘的瞬間。但要真正做到這種能力並不容易。這要求手機要具備足夠紮實的光學能力,以及出色的算法、色彩調校。既關乎能力,也關乎審美。要在一台硬體限制更多的摺疊屏產品上做到,就更難了。

好在經過幾代產品的演進,小米在徠卡影像能力方面的積累可以說得上是駕輕就熟。可以看到,小米MIX Fold 3幾顆鏡頭在各個場景下都表現出了不錯的畫面素質和良好的環境應對能力,尤其是在一些容易翻車的大光比場景中,MIX Fold 3也能夠還原場景中應該有的天然、真實的動態範圍,顯現應有的光影對比和畫面細節。這也是這兩代小米拍照旗艦上最引以為豪的能力。

「徠卡味兒」也沒有缺席

有了相對紮實的畫質,「徠卡味兒」自然也是少不了的。由於本身就是跟徠卡進行了深度合作,小米MIX Fold 3在光學設計、影像算法以及色彩科學方面,跟小米13 Ultra是同宗同源。使用下來我的感受是,小米MIX Fold 3「也很徠」。如果你之前有用過徠卡相機,或者是小米12s Ultra\13Ultra這樣的產品,應該不會對這種色彩風格感到陌生。

得益於小米影像大腦在加速引擎、萬物追焦方面的能力,小米MIX Fold 3擁有非常不錯的抓拍能力。就比如在上面這組樣張中,面對跳水這樣的高速運動畫面,做到了精準的畫面捕捉,同時又沒有失焦、虛影的情況出現。要特別指出的是,樣片拍攝時值傍晚,太陽即將落山,整個環境的光照度並不算特別好。但小米MIX Fold 3依然能夠還原足夠多的畫面細節,又能通過對運動畫面的精準捕捉,完成極具張力的瞬間記錄。

全焦段覆蓋的影像能力,也是小米MIX Fold 3的一個突出亮點。小米MIX Fold 3這次提供了75mm和115mm兩個長焦鏡頭。在一些需要「望遠」的場景下,兩顆長焦鏡頭憑藉不錯的光學成像的能力,能夠獲得足夠多的畫面細節。還要注意的是,兩組樣張中的色彩表現、白平衡控制等方面都能夠做到相對一致,沒有出現畫面觀感的明顯差異,這也是能夠體現出小米MIX Fold 3在算法和調校水平的地方。

當然,75mm的鏡頭本身就是作為人像鏡頭存在的,中焦段對於一些日常的人像拍攝也很有幫助。不過我們在體驗的過程中發現,小米MIX Fold 3的人像模式算法還是有待提升。日常我建議大家直接使用普通模式下的3.2X模式拍攝人像即可。

小米MIX Fold 3是一款真正具備旗艦級影像能力的摺疊屏。在全焦段的覆蓋能力,畫質呈現能力以及風格化影像等方面,它很好地繼承了小米標誌性徠卡光學影像的基因,整體影像能力達到了當前一線拍照旗艦的水準,這在一款摺疊屏手機中是比較少見的。

纖薄機身和全面配置並不衝突

在擁有足夠影像實力的基礎之上,小米MIX Fold 3重點還在機身的纖薄和可靠性上下了功夫。

我測試是龍鱗纖維版,它在觀感上有點類似於大家熟悉的凱夫拉材質。但實際上它是由小米自研的一款新型復合材料,內部是由兩層芳綸纖維夾著一層陶瓷纖維構成。芳綸纖維主要提供抗穿刺和堅韌性,陶瓷纖維提供抗衝擊的能力。在鋼球衝擊測試項目中,龍鱗纖維的實測的強度是微晶玻璃的36倍。而且,它還比普通的版本薄了0.1mm左右。

相比機身,摺疊屏最嬌貴的還是螢幕和鉸鏈。MIX Fold 3用上了擁有更多活動關節的龍骨轉軸,它能夠讓轉軸與螢幕之間的接觸由之前的「點接觸」變成「面接觸」,更好提升螢幕在彎折過程中的可靠性,同時也能降低螢幕在長期彎折之後的摺痕。在材料方面,小米MIX Fold 3轉軸也用上了更耐磨的碳陶鋼材料。螢幕外屏搭載康寧大猩猩Victus 2 玻璃,內屏使用的是UTG超薄玻璃,螢幕材料基本也是當前摺疊屏的豪華配置。

材料和工藝直接關乎的就是成本,尤其是新材料、新工藝的引入勢必就會帶來成本的巨額提升。之所以MIX Fold 3在這些方面堆料,還是為了提升摺疊屏的可靠性。尤其是在長期反覆彎折以及一些意外情況下,手機的可靠性問題。

摺疊屏還有一個避不開的地方就是大屏適配問題。坦白說,在大屏適配方面各家目前已經做得比較成熟了,比如針對TOP級別應用的大屏優化,自適應方案的開發方面,都有自己的解決辦法。小米MIX Fold 3這次重點還是提升了一些實用性的功能,比如頻繁在兩個應用之間切換,手機就會提示是否需要分屏。點擊頂部的按鈕之後,就可以直接在分屏狀態下使用兩個應用。

再比如由於摺疊鉸鏈的改進,小米MIX Fold 3也支持了多角度的懸停。小米也針對B站這樣的視頻應用以及拍照這樣的場景做了優化。我比較喜歡利用懸停功能進行延時拍攝這樣的操作,日常用起來還是非常便利的。

前面我們說過,摺疊屏產品很多時候就是在做功能上的補齊,或者說補強。小米MIX Fold 3這一次幾乎把普通旗艦手機該有的剛需配置全給配上了。除了驍龍8 Gen2領先版+LPDDR5X+UFS4.0這樣的基礎配置之外,小米這次內外屏都用上了E6材料,多功能NFC、紅外、X軸線性馬達都有配備。

最值得一說的是續航,小米MIX Fold 3這次用上了兩塊澎湃電池和三塊澎湃電源晶片,支持67W的有限快充和50W的無線快充。在電池技術方面,小米MIX Fold 3也用上了擁有更大容量的矽碳負極技術,在快充和續航體驗方面,相比上一代產品提升了不少。

可以看出來,小米MIX Fold 3這一代並不想給摺疊屏的消費者留下什麼遺憾,它就是想要做摺疊屏產品中的「六邊形戰士」。不僅要在可靠性、摺痕等方面要做出升級和改進,也要在其他的配置和體驗上全面向普通直板旗艦手機看齊。在做到這些所有的情況下,小米MIX Fold 3還維持了10.86mm的閉合厚度,5.26mm的展開厚度,以及255g的機身重量。

擁有的這種全面均衡的產品力,對於摺疊屏市場向更多用戶群開拓是有很大益處的。摺疊屏不應該是一個昂貴且脆弱的「花瓶」,用戶天然就應該像使用普通手機一樣使用摺疊屏手機。普通手機有的特性,摺疊屏也應該要有,甚至還能做到更好。或許這些用戶需求才是摺疊屏天然就該具備的能力,而它也是我對於小米MIX Fold 3的評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c3ea54d3a21c35cf81225f971b2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