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配角上桌「受害者」,時隔八年還在耿耿於懷

2023-10-08     圍剿白日夢

原標題:初代配角上桌「受害者」,時隔八年還在耿耿於懷

假期歸來,各位盆友開工精神狀態如何呀?

斯文一邊在工位摸魚一邊吃陳年老瓜,前段時間的一個熱搜(現在已經涼了)引起了斯文的注意。誰能想到這都2023年了,偽裝者、胡歌、王樂君還能一起上熱搜?

我以為這屆觀眾又在拿著放大鏡考古,本來還想去看看有什麼樂子呢,萬萬沒想到,這看著看著我的笑容就逐漸凝固了。

事情是這樣的,9月25日演員王樂君在社交平台發文,回顧了她在拍攝《偽裝者》時鎖骨受傷的經歷,說是因為不斷遭受網友質疑,她決定站出來幫大家「解密一下」。

她確實給出了一些鎖骨骨折的康復經驗,比如受傷時年紀比較小且時間充裕的話,她不建議進行手術、有條件的話一定要選擇美容針、做完手術不代表骨頭就接好了,一定要上固定帶且不能亂動、止疼片儘量少吃、什麼時候拆鋼板要遵醫囑……

首先斯文自己沒有鎖骨骨折的經歷,也希望大家都能身體健康,網絡上的攻略不是完全不能看,但如有必要的話,還是切記得在第一時間就醫然後謹遵醫囑!!

其次這事兒上熱搜之後,吃瓜人關注的點就不是什麼鎖骨骨折經驗了,而是王樂君提到當年她在《偽裝者》劇組受傷,鎖骨不是單純的骨裂,而是被「扮演明台的男演員」用自己的身體直接砸斷的,她受傷很嚴重,疼痛感強烈,醫生不允許她保守治療。

她做手術打了七顆鋼釘,即便使用了美容針縫合也不能保證百分百不留疤,剛拆線的時候她看到傷口,「想死的心都有了」。因為劇組不能停工也不讓換人,她休息了不到三周就回劇組拍戲,結果鋼板直接在皮膚里翹起來了。

「演員有時候真的不能自己做主」,王樂君在分享骨折經歷的時候,多次提到她在這方面有「血的教訓」,指的就是她因為休息時間不夠,骨頭還沒養好就繼續拍戲,導致鋼板翹起不得不服用大量止疼片,還留下了一些後遺症。

這帖子一發出來就引起了很多人關注,雖然王樂君並沒有指名道姓胡歌,但吃瓜群眾也能很輕易從她給出的關鍵詞里推出當事人,再加上她在評論區的回覆里還在持續釋放關鍵線索。

有網友安慰她《偽裝者》已經過去很多年了,讓她早點走出來迎接新的自己,她說「已經走出來了,之前劇組不讓說」。

胡歌粉絲指責她斷章取義移花接木內涵男演員,說她「活該越混越差」,王樂君先是開麥直接懟回去,「你們家主子這些年有當眾說過把我砸傷的事情嗎,要撒野去別的地方」。

被人身攻擊後也陰陽怪氣嘲諷了粉絲,「誰越混越差,你自己心裡知道哦,祝你們票房大賣」。

斯文看到這裡真是大為震撼,別的咱先不說,這年頭敢親自下場手撕劇組、合作演員及其粉絲的藝人真不多見,即便《偽裝者》確實已經過去八年了,但這部劇本身和劇中主演的影響力不減當年,由此引發的爭議也不小。

大家普遍有一個共識,2015年《偽裝者》開播即大爆,相關花絮和幕後故事也很出圈,不少人對王樂君受傷這事兒都有印象。但我們記憶中的版本,主打一個「王樂君帶傷敬業拍攝」,事後她也在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受傷的原因。

採訪中公開的受傷過程,是兩人在拍攝一段車廂逃跑戲份,需要全程手拉手,因為跑太快了突然剎住,王樂君不慎拽倒了胡歌,讓他撞傷了自己的鎖骨。王樂君本人也在公開場合表示,「不賴他,真的不賴他」。

王樂君跟胡歌當年在微博上的互動也十分友好,胡歌還幫她講話,說「最難最苦的日子都過去了,大家會看到你的努力」、「在我眼裡,你就是最美最好的程錦雲」。

製片人侯鴻亮也發過微博感慨,說《偽裝者》一定是王樂君最艱難的拍攝經歷,對她帶傷拍攝的敬業表示感謝。

沒想到這事兒換到王樂君的角度看,卻是她遭遇網暴近十年,「一切都該結束了」。她發了一段當時她在劇組帶傷工作的影像,強調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其他不解釋」。

斯文觀察了一下相關評論區,倒也不是沒有幫王樂君說話的,但是數量不多,而且方向類似,基本都是在講胡歌砸傷了她導致她拍不了戲,那可是鎖骨啊,王樂君自己承受了病痛又被罵了這麼多年,覺得委屈還不能說說了嗎?

大部分網友普遍認為她很離譜,畢竟《偽裝者》是2015年的劇,大家對她當年「帶傷拍攝」、「敬業堅韌」的形象有目共睹,胡歌又是內娛路人緣最好的男演員之一,多年來演技、口碑、人品都很受認可。

這種狀況下大家很難不為胡歌抱不平,一方面是王樂君如果覺得自己受了工傷,那應該去找劇組而不是針對胡歌,另一方面是胡歌當初幫過她不少,她自己也說過不怪胡歌感謝胡歌,結果現在舊事重提、懟胡歌粉絲、還內涵胡歌過氣,就會讓人覺得怪無語。

不過斯文也看到有粉絲理智發言,試圖告訴王樂君不論當年還是現在,不喜歡她的都是普通觀眾,並非胡歌粉絲。因為劇播的時候胡歌幫她說過話,粉絲也就跟胡歌一樣向著她,如今她這麼突然背刺,會讓曾經幫她說過好話的、心懷善意的粉絲寒心。

「你有怨氣可以理解」,在我看來這句話說到了點子上,評論區也有一些吃瓜路人在指出這一點,「都想不起來你在偽裝者里演的誰」、「劇爆了就她沒吃到紅利,你們理解一下」、「演技不行沒想到做人也不行」、「火不了真的不怪別人」。

此情此景,請大家細品,簡直不要太熟悉好嘛!這不就是我們今年屢屢見到的,一部劇爆了但只有配角上桌,主角反而沒怎麼出圈的情況?

遙想《偽裝者》當年播出即大爆,演員陣容被觀眾評為「全員演技派」,原本籍籍無名的演員從此有了代表作,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戲路,而原本已經小有名氣的演員,經此一劇直接飛升一線,從此算是在娛樂圈站穩了腳跟。

但王樂君是個例外,很難講究竟是因為角色不夠討喜還是演繹不夠精彩,總之後來的結局是王樂君飾演的程錦雲,作為女主角被於曼麗(宋軼 飾)和汪曼春(王鷗 飾)全面「艷壓」,角色本身沒什麼水花,演員本人當然也吃不到紅利。

所以斯文其實可以理解,王樂君為什麼會對《偽裝者》耿耿於懷。要是我自己去演女主被女配壓成這樣,那我肯定也會忍不住復盤,產生類似「當時沒受傷就好了」、「那我狀態說不定會更好一點」、「結果就會不一樣」這樣的想法。

她提起自己鎖骨受傷的時候,有網友在評論區講當年追劇沒有get到她,只看到倆女配爭奇鬥豔,後來在別的晚會上終於get到王樂君,並誇了她的顏值氣質獨一份,其他網友回覆說「這部戲女主是大姐」,王樂君會特意強調,「合約我是女一」。

多少能感受到一些她的執念和怨念吧,但斯文也不得不說,這事兒放在當年算稀奇,但擱現在尤其是今年,那可不要太常見咯。咱就隨便數一數,從年初開始大爆的《狂飆》,吃到最大紅利的就不是主角張譯,而是飾演反派的張頌文。

演技毋庸置疑如張譯,把安欣演成了整個黑道角色心中的「白月光」,也扛不住有觀眾質疑安欣的人設會不會稍顯單薄、片面。反而高啟強這一路從賣魚小販到黑道大佬的成長線,顯得更加有血有肉、鮮活飽滿。

女性角色這邊也一樣,更出圈的是人狠話不多、又颯又美的「霸氣大嫂」女配陳書婷,而非開朗善良的女主角孟鈺。好在《狂飆》的配角上桌,主要體現在配角熱度反超主角,主角雖然吃到的紅利略遜一籌,但至少還沒有損傷自己的羽毛。

之後的幾部影視作品情況又不一樣,我們見過全員上桌吃飯,從主角到配角每個人都吃到不少角色紅利的《封神》,也見過配角(指孫陽)因為某幾段戲大出圈,跟其他配角共贏了反而男主沒什麼水花的《孤注一擲》。

也見過不論熱度還是口碑,配角幾乎把主角按在桌面摩擦的慘烈競爭。比如《長月燼明》播出期間,陳都靈飾演的「腹黑白蓮」葉冰裳大殺四方,尤其是她看似溫柔嬌弱拈花佛手,嘴裡輕飄飄吐出一句「殺~」的片段,在b站首頁一度是真·殺瘋了。

女主白鹿則恰恰相反,不僅慘遭吐槽「顏值被女配艷壓」,還因為人設的不合理之處被嫌棄「戀愛腦」、「自私」、「離譜」,劇越熱播觀眾看得越煩,這份逆反心理甚至從劇里延伸到了劇外,網友扒出她出道前期的不當發言,白鹿本人的風評也由此一路下滑。

斯文刷到過有人調侃「自從《長月燼明》播了白鹿都不愛笑了」,同樣因為一部劇達成「笑容轉移」成就的還有隔壁《我的人間煙火》,大家應該還記得整個內娛紛紛上桌發「洋難財」的盛況吧?

劇中男女主各有各的槽點,男主演技浮誇油膩被網友狠批,女主被罵戀愛腦白眼狼沒良心,更神奇的是楊洋和王楚然在劇播之前就傳過緋聞,網友更容易從角色上升到演員個人,扒出王楚然疑似愛翻白眼、不講禮貌等黑歷史。

王楚然作為女主,最慘的時候被網友衝掉過代言,《獵罪圖鑑2》因為網傳女主將由王楚然出演,被網友威脅過一波「有她就不看了」。跟楊洋演過同類角色的男演員紛紛上桌,稍顯清爽可愛的都被網友猛夸,更別提這部劇本身的男二號。

被網友狠狠羨慕「家裡還缺女兒不」的親情線暫且不提,就在愛情線這塊,劇中的人物高光幾乎全落在孟宴臣身上,因為成功演出了一個隱忍深情不油膩的霸總哥哥,魏大勛出道多年一舉爆紅,美美實現楊迪口中的「老來得粉」。

還有楊紫主演的《長相思》,她作為女主倒是沒出什麼岔子,但這部劇中她有三條感情線,偏偏是鄧為飾演的「男狐狸精」塗山璟靠著顏值高、人設新先一步出圈,檀健次飾演的相柳又憑藉強大俊美、愛而不得的破碎感後來居上,再次爆紅。

而張晚意飾演的男主則要略遜一籌,甚至因為人設平平無奇,被網友調侃為「這是第一個吃到演員紅利的角色」,正因為張晚意本人演技、口碑、路人緣都在線,網友才會對男主欲罵又止,但要說後期有多麼喜歡、憐愛他,那真的不至於。

以及最近討論度頗高的《雲之羽》,路透階段大家都在討論虞書欣是怎麼瘦的,沒想到等到劇真的播了,男主張凌赫和女主虞書欣反而沒什麼水花。甚至有相關數據統計過,這部劇里最吸粉的就是男二丞磊和女二盧昱曉,女主只排到第三位。

各家粉絲之間還因為導演「對配角有多偏愛」吵起來過,郭敬明為了突出虞書欣辛苦拍戲,曾經說過「誰天天熬大夜誰戲份多」,可虞書欣粉絲也能拿出「維權」證據,那就是虞書欣作為主演,在第14集總共只出場了10分鐘。

還有些缺德網友調侃大家今年同樣都是「配角上桌」,但《雲之羽》開創了「只有配角上桌」、「不帶主角」玩兒的先河,體現在掃樓的時候配角團一起出動沒帶男女主,官博積極配合宣傳,後來張凌赫白天獨自掃樓,官博這邊卻沒什麼動靜。

有網友指出這是郭敬明的一貫操作,他會請來流量比較大的演員撐場面,再暗戳戳捧自己家的新人,給足角色人設高光、戲份安排,讓觀眾在不知不覺間愛上他精心設計的人物,也讓自家的新人演員順利吃到角色紅利。

當然,事實如何咱也不清楚,斯文只能說站在觀眾視角,雖然大家都在講今年好像是「配角上桌元年」,但在我的記憶里,類似的情況只是今年格外多,並不代表往年就沒有。

我們隨便一數,就能想到《延禧攻略》里的「白月光」姐弟,富察容音和富察傅恆,許凱從這部劇開始被觀眾熟知,秦嵐也一舉翻紅,接了不少「姐姐」類型的角色。

迪麗熱巴大圈粉是在《克拉戀人》里飾演女明星高雯,而那部劇的女主唐嫣則被罵慘。後來迪麗熱巴主演的《長歌行》,劉宇寧和趙露思的cp感反而更出圈。

陳偉霆在內娛打開市場,最早是憑藉《古劍奇譚》里戲份並不多的「大師兄」一角。王楚然在「白粥」梗被罵之前,也曾憑藉「表妹」柳惜音和貴妃張妼晗刷屏驚艷過觀眾。

現在想想還是蠻唏噓的,正常情況下,一部影視作品的主角往往傾注著創作團隊更多的心血,從編劇到導演,從拍攝到後期,他們通常是所有主創最精心的作品,而當下影視市場的行情是,主角通常會由名氣更大的演員來演。

這也是粉絲熱衷撕番的原因之一,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偶像是作品中最亮眼的那一個,卻忘了有時候「亮眼」本身就意味著需要經受更多目光、也更嚴格的審視。影視作品總要交給觀眾檢驗的,人設、劇情、造型、表演,但凡有一環崩塌,觀眾都會立刻發現不妥。

我之所以會說「配角上桌」其實很好,是因為它能夠直觀反應出觀眾的喜好,我們能夠通過讓配角出圈的方式,來表達和強調自己的審美。就像八年前《偽裝者》的女主被女配搶風頭,如果說女主因此難以釋懷的話,斯文其實可以理解(但潑別人髒水不可)。

但事到如今,尤其在今年,再看到類似「配角上桌」的情況,斯文只想說一句:大人,時代變了!別再執著於什麼主角配角,只有能打動觀眾的角色,才是貨真角色的「角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beebfd2539ce836d617ffd08408f0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