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育行業與流量平台雙向奔赴,被打開的智能化發展新格局

2024-06-13     36氪

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早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1945年,萬尼瓦爾·布希在自己的論文《我們如何思考》設想的是,未來人們是否能夠通過簡單點擊螢幕並從巨型分布式全球資料庫中獲取有關信息。

而在幾十年後的今天,設想已經變成現實。信息的載體從單純的文字轉向圖片、視頻乃至直播等多種類型,而人們也早已習慣於從PC、手機、平板等設備來獲取信息或者說知識。

於此同時,教育的形式也在隨著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改變而進化。

如今,數字化、智能化成為教育內容創新和個性化學習等新發展的強勁引擎。而變化發生的載體,也在擁抱行業。6月5日,2024快手教育行業峰會在京召開。快手首次對外發布針對教育行業的「三維協同」智能營銷解決方案,同時推出了「芒種計劃」。

教育行業與流量平台的雙向奔赴,或將打開智能化發展新格局。

數字化浪潮里的教育行業

教育幾乎伴隨著整個人類文明的誕生。在過去的數千年里,教育似乎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傳統,無非一對一的個性化教育、一對幾的小組形態、一對多的課堂形式。

而數位技術,正在帶來無限可能。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改變後,反向對教育模式帶來了變革。一個客觀現象是,在足夠廣泛用戶基礎的前提下,直播、短視頻等創新內容形式的加持中,短視頻直播平台已經成為教育行業的重要陣地。

教育全民化的趨勢,已經開始浮現。快手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期間快手平台中教育用戶人數超過2億,且重度用戶規模近1.7億。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超過1.6億個對於教育視頻內容有濃厚興趣並主動搜索的高潛用戶。而從內容領域來看,興趣培訓、未成年教育等細分領域內容的播放與互動量遙遙領先,成為「正統」學業之外的有力補充。

而支撐用戶體量的基建,是愈發成熟與專業的內容生態。此前快手公布過一組數據,截至2022年,知識類創作者規模已經超過126萬人,並且湧現出學業、家庭、語言、職業等更為垂直、細分的形態,「有用」、「學會」等用戶評論關鍵詞在知識類視頻下以千萬級量級不斷出現。

而在2023年,快手內教育相關內容在供需雙端都在穩步提升。如教育視頻發布數量同比增長25.5%,開播人數也較同期增長26.3%,而視頻互動量同比增長14.9%。

更有價值的點在於,快手等短視頻平台為教育場景提供了更為寬闊的邊界。終身教育的全年齡段被覆蓋,家庭教育、職業教育、學業教育等較為日常的教育場景之外,成人教育與老年教育同樣適用;社會需求得到了滿足,圍繞興趣、技能、學歷等不同目標提供了有效供給。

新場景、新形態,帶來的是教育行業增長的新機會。也由此,一部分過去在教育領域總被忽視的人群,也在這種趨勢中逐漸顯露,比如銀髮人群。在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下,中老年人群已成為教育行業不可忽視的消費力量,而線上渠道則是滿足其需求的核心渠道。快手發布的《小滿人群在線教育報告》顯示,近3個月,23.3%的中老年網民參與過各類課程/培訓,其中選擇線上教育的占比達10.1%,有線上付費購課的用戶占比為5.1%。

其中,相當體量的中老年群體消費內容、獲取課程,是通過短視頻平台實現,從流量環境分析,短視頻已經成為最佳的獲客方式。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存量時代下用戶流量的分布特質,另一方面也是視頻形態對中老年人來說更為友好。

全民化、專業化、場景化……在快手生態中顯現出的三個具象化特徵,恰如其分地體現著,以其為代表的短視頻平台,正在成為線上教育的增長新引擎。

智能經營,解鎖教育行業增長

龐大的重度用戶與潛在客群,覆蓋全年齡段與目標場景的需求……從商業角度考量,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直播平台所展示的現貌,無不在提醒著教育行業:新模式與新機遇已經結伴而來。

無法否認,數位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了知識傳遞的效率,而延伸出來的商業價值,也在改變。比如,教學內容為主體的優質創意內容可以在快手內獲得海量曝光,這本就是存量時代下極其寶貴的低成本獲客方式。再比如,教育行業商業變現的方式,有了如通過直播課程、知識付費、廣告等新方式。

但教育行業想要抓住技術變革和環境變化帶來的新風口,更需要匹配新能力,來找到上升空間。這需要其從內外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根據當下用戶習慣,在短視頻直播平台上深耕和經營,找到更符合用戶消費偏好的內容形態;另一方面則是改變傳統經營模式,擁抱智能經營來適配。

前者需要從業者自身有較強的主觀能動去了解他的用戶、同時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去打磨內容,而後者是快手作為平台方所能為深耕者提供的經營提效的能力。所謂「智能經營」的關鍵在於,如何通過掌握快手提供的智能產品,來掌握「智能化」趨勢、獲得更大增量。

從平台視角出發,快手在智能產品方面的布局,的確正在成為行業增長的共享驅動力。在流量紅利漸弱的當下,效果廣告投放開始進入深水區。成本不穩定、冷啟動難、缺乏內容素材等痛點背後,本質是人效瓶頸帶來的「質量」平衡難題。

而快手智能化應用的在營銷上的助力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以智能投放工具提升獲客效率,以AIGC能力解放創意產能。

前者,是從人工到智能的跨越,解決的是精準度和投產比的問題。升級版線索智投產品UAL上線,配合AIGC的海量素材,可以快速拉升廣告體量,持續提升競爭力。且升級後的「人群優選」,可以精準提升定向人群的顆粒度,源源不斷地挖掘價值新人群;「成本穩定器」可以有效識別並關停劣質投放計劃,提升投產穩定性。

後者,則是團隊人力的解放,解決的是人效的問題。AIGC帶來的生產力變革,能夠提供短視頻、數字人直播、營銷機器人等多維度的助力,短視頻內容可以被AI批量生產並且自動投流、數字人直播可以24小時不間斷並且批量開播,用戶疑問會被機器人即時回復……

與此同時,教育行業作為快手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其也在嘗試從平台視角給出行業性解決方案。在本次峰會上,其首次對外發布針對教育行業的「三維協同」智能營銷解決方案,探尋另一種維度下「人貨場」如何匹配的最優解。

對於用戶來說,快手的教育內容供給會愈發精準。一方面,快手會以類目升級的方式,為用戶提供不同人群劃分的課程SKU,並對受眾類目進行深挖,為不同年齡段、不同目標的千萬種人群組合,提供多樣化的課程。

另一方面,是教育營銷的原生化。每一次營銷動作的廣告載體,既是素材,也是內容,更是學習材料。將營銷行為融入到平台的內容生態內,更匹配用戶偏好和消費習慣。與此同時,快手足夠豐富的生態參與者,還可以為用戶提供就業、求學的後鏈路。

對於客戶來說,通過快手連結用戶的路徑在增加。教育行業的特性決定了其持續獲客的必然性,而快手生態內,短視頻與直播的雙層鏈路,以表單、小程序等產品共同打造了沉澱用戶的新路徑。而且基於不同客戶的不同發展階段,快手適配不同的投放重點,小體量有撮合的方式,大規模有聯合的模式。

對於平台自身,快手智能基建在持續完善。智能化產品在前文已經提過,UAL、AIGC、智能化落地頁等產品矩陣,在磁力智投小助手助力下,會以更便捷的方式串聯。

而快手營銷鏈路也在多元化發展。本地推、Native、內循環金牛、外循環企微,四條鏈路基本覆蓋了從線索到付費的全場景、全周期,滿足教育營銷在快手生態內外流轉的全訴求。除此以外,成熟的服務商體系,又為連結快手生態內外提供體系化服務。

而在智能產品、解決方案之外,為了給教育客戶在快手的經營成長提供動能保障,快手發布「芒種計劃」,設定五大客戶服務目標——億元以上流量扶持、共建創新項目超10項、整體廣告投放效果提升超5%、智能應用客戶滲透率超50%、全方位的官方服務升級,以此來引領教育行業擁抱「智能經營」,擁抱新環境。

不難發現,面對多元的教育人群和複雜的營銷環境,快手嘗試從「產研」到「政策」到「服務」進行全面覆蓋支撐,以智能化驅動教育行業走向更久遠的未來。

從「新質」到「新智」,智能化探索

數字浪潮之外,教育行業也面臨著宏觀環境的新考驗。

「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政策,讓「新質生產力」成為當下宏觀環境的關鍵詞。有別於傳統生產力,其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依靠創新驅動是其中關鍵。而這恰恰預示著教育行業將擺脫傳統模式,轉向更高技術、高質量的新路徑。

各方都在探索其實現的可能性。快手作為網際網路平台的解題思路,是將「新質」的命題切換為「新智」,以更符合自身平台優勢和形態的探索,提供了一條以智能化路徑帶動行業創新的驅動新路徑。

而對於教育行業來說,快手提供的「智能化」路徑,更是一種全新的經營思維轉變。在面對「新質生產力」這一大命題,先以「新智」來解題未必不是一條能夠擁抱轉型、擁抱增長的確定性路徑。

這符合快手一貫以來的商業實踐。自此前提出「經營為本、智能為用」後,快手作為平台的定位已然十分明確。

內容與經營的耦合,讓商業與生活的連結變得愈發自然且廣遠。智能加服務的加持,讓平台基建與生態能力成為行業提效與增長的基石,同時通過芒種計劃、智能營銷解決方案等落在實際的動作,助力教育行業正式擁抱「智能經營」,在教育行業正在發生變革的線上主場,開闢「新智生產力」的活水源頭與溝渠,灌溉整個教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技術煥新、模式疊代、生態補全……可以看到的是,快手還在不斷夯實著自身平台價值,為教育行業大變革提供助力,也為自身的生態補全作出調整。而這一過程中,快手也在成為教育行業發展的新大陸,在持續等待挖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bbc146fa97286b8ea310a318f988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