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觀測土星13年,卡西尼號傳回的影像顯示,土星環里有飛碟?

2023-08-29     魅力科學君

原標題:連續觀測土星13年,卡西尼號傳回的影像顯示,土星環里有飛碟?

卡西尼號是一個探測土星及其衛星系統的空間探測器,它發射於1997年10月,發射後經過了多次重力助推,於2004年7月順利進入土星軌道,在此之後,卡西尼號在土星軌道上工作了大約13年,期間對土星、土星環、土星磁層和土星的眾多衛星進行了詳細的觀測。

2017年4月,卡西尼號開始執行最後階段的任務,它利用所剩無幾的燃料,在土星和土星環之間穿梭22次,最後,為了避免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土星衛星(如土衛二和土衛六)造成污染,卡西尼號在2017年9月15日按計劃墜入了土星大氣層,結束了它的土星探索之旅。

連續觀測了土星13年,卡西尼號傳回了大量珍貴的數據以及影像資料,其中也包括一些奇怪的發現,比如說有人就聲稱,卡西尼號傳回的影像顯示,土星環里有飛碟。何出此言呢?這是因為卡西尼號發現土星有兩顆衛星的形狀很是奇特,看上去與傳說中的飛碟很相似。

其中一顆衛星是「土衛十五」(Atlas),其質量約為5.5乘以10的15次方千克,平均半徑約為15公里,它沿著一個近乎圓形的軌道圍繞著土星運行(軌道偏心率約為0.0012),與土星的平均距離約為137670公里。

(卡西尼號拍到的「土衛十五」)

另一顆衛星則是「土衛十八」(Pan),它比「土衛十五」要小一些,其平均半徑約14.1公里,質量約為4.3乘以10的15次方千克。這顆衛星的運行軌道比「土衛十五」更圓(軌道偏心率約為0.0000144),距離土星也更近一些,平均距離約為133583公里。

(卡西尼號拍到的「土衛十八」)

從卡西尼號傳回的影像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兩顆衛星都具備了與傳說中的飛碟很相似的形狀,如此奇特的造型當然會令人浮想聯翩,所以才有人提出猜測稱,它們可能是廢棄的飛碟,在遙遠的過去,或許有一個智慧文明曾經光臨過太陽系,而當他們離開的時候,有兩艘宇宙飛船因為某些原因被廢棄了,然後被留在了土星附近。

不得不說,這樣的猜測是很迷人的,不過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我們更應該以自然形成的角度來對其進行解釋。對於「土衛十五」和「土衛十八」的奇特造型,儘管科學家們目前並沒有確定的結論,但還是給出了一些合理的推測,其中一個認同度相對較高的觀點認為,這與土星環密切相關。

該觀點認為,「土衛十五」和「土衛十八」應該都是更大天體的殘留部分,它們的「前身」被土星引力產生的「潮汐力」撕裂,其殘留的核心部分則圍繞著土星公轉,在此過程中,它們的引力作用會不斷在吸積土星環中的物質,而這些物質則會在它們的赤道區域累積,進而形成隆起的「赤道脊」,這就使得它們在整體上看上去就像飛碟一樣。

根據科學家的推測,這個過程可能持續了數百萬年的時間。與之對應的是,觀在的「土衛十五」運行在土星環的「A環」外側邊緣,而「土衛十八」則運行在土星環的「A環」里的一條環形的「縫隙」之中(恩克環縫),而這也就意味著,在過去的日子裡,這兩顆衛星早已把附近的土星環中的物質吸收殆盡。

另一方面來講,我們看到的很多天體之所以是圓的,其實因為它們本身的質量較大,以至於其自身的引力超過了自身物質的強度,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這個天體擁有固態結構,它們在整體上也會呈現出一種流體的性質,當達到流體靜力平衡時,天體的形狀就變圓了。

從理論上來講,對於一個擁有固態結構的天體來講,只有在它的質量達到10的21次方千克以上,其自身的引力才可以超過自身物質的強度,由於「土衛十五」和「土衛十八」的質量遠低於這個標準,因此它們就可以一直保持這種類似飛碟的造型。

當然了,這也只能說是一種推測,實際情況是否真是這樣,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索,期待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科學家能夠揭開其中的奧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adf7725a23365367857816505e5aa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