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馬英九開啟訪陸之旅。參觀孫中山紀念館期間,馬英九為紀念此行書寫「和平奮鬥 振興中華」八字。而在接受採訪時,馬英九指出,兩岸同胞同是中華民族一分子。期待經由兩岸一致行動,遠離戰爭,促成和平到來。實現中華振興是兩岸中國人共同責任,兩岸應共同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台灣青年應廣泛了解孫中山先生事跡,明晰兩岸關係來龍去脈,明確兩岸需立足和平、共同奮鬥才能實現中華振興。
馬英九題寫的八個字,體現了其對歷史傳統的繼承,對當下兩岸和平的呼籲。「振興中華」四字由孫中山大範圍提出,也凝聚銘刻著上世紀初期風雨飄搖之中,一代志士的共同願景。孫中山致力於中國統一,其為中華民族做出的貢獻彪炳青史。馬英九題寫「振興中華」,是在表明其對中山事業的承繼。「和平奮鬥」四字,則在呼應當下兩岸的和平呼聲,為兩岸和平交流發出呼籲。值得一提的是,台媒披露,馬英九行程中,許多大陸遊客見到馬英九後高喊稱「兩岸一家親」。並鼓勵馬英九為兩岸關係更多「加油」。
馬英九到訪大陸引發島內綠營頻放酸話,台當局陸委會還要求馬英九要遵循島內相關規制,不能「越界」。不乏島內媒體抨擊民進黨不分場合干預兩岸交流,諷刺民進黨稱,赴大陸祭祖促和有罪,美國前高官揚言炸毀台積電卻被頒勳章。對馬英九此次赴陸祭祖,島內網絡民調中77%民眾對此予以支持,體現著島內民意。而24日,島內統派團體舉行集會,參與集會民眾高呼「期待解放軍赴台,保護台積電等島內關鍵基建,保護島內民眾財產不被掠奪,保護民眾生命,不能讓民進黨將島內青年送上戰場。」
由此可見,台灣地區日益形成有益於統一的形勢。馬英九赴陸並題字,則釋放出多重信號。一,國民黨對兩岸關係態度持續發生轉變。今年以來,洪秀柱連續呼籲兩岸「和平統一」,夏立言赴陸重申「九二共識」,陳福海推動金門與大陸融合發展,再到馬英九題字「振興中華」表明承繼中山事業。這些同往年不同的跡象,顯示著統一事業在取得新進展。二,兩岸和平交流態勢持續加深。馬英九赴陸對加深兩岸交流、促進兩岸和平,發揮的作用是顯然的。兩岸和平統一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而和平交流則是和統的前提。
兩岸不斷擴大的交流規模,勢必不斷轉變島內思想認知,使兩岸民眾愈加形成促進和統的合力。馬英九此次率數十名島內青年學生赴陸參訪,青年代表兩岸關係的未來,青年交流在內兩岸全面交流的道路打開,便有了潛移默化凝聚更大統一共識的渠道。台海局勢中,大陸反制「台獨」及外部干涉的軍事鬥爭工作,奠定了統一進程不斷推進的基礎。兩岸不斷展開的各類和平交流活動,則助推兩岸人心交融。凝聚島內民心,是與軍事鬥爭同步的長久之計。
期待馬英九、洪秀柱等島內人士為兩岸和平交流做出更大貢獻,與大陸相配合共促台海局勢整體轉變。越多人展開行動,統一到來的時刻便越會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