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個剛懷孕的小姐妹問道:「既然胎兒在羊水裡生活了十個月,為什麼在羊水中不會嗆水,出生後還會嗆水呢?」這是一個很多人都好奇的事情。
所謂羊水,是指懷孕時子宮羊膜內腔的液體。在整個孕期,它是維持胎兒生命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羊水中90%以上都是水分,另外含有礦物質、尿素、尿酸、肌酐、胎脂和胎兒上皮細胞等。
羊水中那麼多水,那胎兒在裡面是怎麼呼吸的呢?
大家都知道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氣體,我們平時通過口鼻吸入氧氣,再由氣管輸入進肺部,通過肺部的氣囊和氣泡進入血管中,給身體傳送氧氣。
而胎兒在子宮裡是不用鼻子呼吸的,母體的氧氣通過胎盤和臍帶進入到胎兒體內,胎兒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也通過胎盤進入到母體,通過母體排出。而且胎兒時期的肺臟是實心的,不能執行呼吸功能。
在胎兒出生後,隨著第一聲啼哭,寶寶的氣道被打開,肺泡擴張,自主呼吸正式建立。
另外,從孕16周開始,胎兒就能夠在宮腔內練習吞羊水運動,來鍛鍊呼吸功能。但這種呼吸運動不是真正的胎兒呼吸。
孕媽也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那寶寶在羊水裡吞咽,羊水不會從嘴巴鼻子吸進去,嗆進氣管和肺里嗎?」
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哈,因為寶寶在肚子裡的時候嘴巴雖然會吞咽羊水,但是因為此時的氣管和肺是有一些液體的,這些液體就是用來保護氣管和肺的,並且此時的肺部是實心的,肺泡還沒有打開,所以不會發生嗆咳。
因此胎寶寶在羊水中生活是不會嗆水的。
那麼,胎兒為什麼需要生活在羊水呢?
1、保持宮腔內溫度的恆定,使胎兒體內代謝活動可在正常穩定的情況下進行。
2、胎兒可以依靠羊水保護其液體平衡。當胎兒體內水分過多時,以胎尿方式排入羊水中;脫水時除節制排水外尚可吞咽羊水來加以補償。
3、羊水有平衡外界壓力的作用,可明顯減少外界暴力的衝擊,保護胎兒。適量羊水還可避免子宮壁和胎兒對臍帶直接壓迫所導致的胎兒缺氧。
4、臨產時,子宮收縮,宮內壓增高,羊水可傳導壓力於宮頸部,在胎頭先露前形成前羊水囊,擴張宮頸內、外口及陰道,並可減少因胎兒肢體直接壓迫母體組織時間過久而引起的宮頸及陰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