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千里中原突圍,創世界軍事史的奇蹟,他的部隊人稱「皮旅」

2023-05-27     臨溪柚子

原標題:轉戰千里中原突圍,創世界軍事史的奇蹟,他的部隊人稱「皮旅」

1946年6月,國民黨調集重兵進攻我中原解放區,根據黨中央指示,中原軍區應立即向西轉移,避開國民黨鋒芒,保存有生力量,然而,當時的情況不容樂觀,國民黨調集的是4個軍10萬人的兵力,如果在沒有掩護的情況下,貿然突圍很容易遭受到嚴重損失。

棄車保帥無疑是此時中原軍區最好的選擇,那麼哪一支部隊能夠擔任這光榮的任務呢?只有他-皮定均率領的中原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一旅,確定由這支部隊擔任掩護主力突圍時,王樹聲心情非常的沉重,他知道這個決定對皮定均意味著什麼,在我軍歷史上有這樣為掩護主力安全突圍而擔任掩護任務的部隊全軍覆沒的先例,此時面對國民黨10萬部隊的進攻,只有7000多人的皮定均能完成任務嗎?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皮定均就已經成長為一個優秀的指揮員,1944年9月,中共中央命令皮定均率領豫西抗日支隊跨過黃河深入豫西山區,短短的三個月,皮定均便帶領支隊在那裡站穩了腳跟,並且積極發展隊伍,這支隊伍就是後來的「皮旅」。

雖然下達命令時,王樹聲首長心情沉重,三天的阻擊任務讓皮定均率一旅想方設方吸引敵人主力的火力,迷惑敵人,讓國民黨軍隊誤認為那才是中原軍區的主力,而中原軍區則突出重圍向西轉移,那時候王樹聲不知道三天後,這支驍勇善戰的「皮旅」是否還存在?他更料想不到,皮定均和他的「皮旅」將帶給他什麼樣的驚喜。

當時皮定均在接受任務時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誓死也要完成掩護中原軍區主力轉移的任務,他率領部隊在根據地中心區向東綿延20公里的陣地上頑強抗擊國民黨部隊十萬人的攻擊,這是一場敵眾我寡的戰鬥,在這麼長的陣地上阻擊敵人,料敵人也不會想到這只是掩護主力撤退的部隊,而絕不是軍區主力。

戰鬥異常激烈,皮定均指揮部隊靈活穿插,在短暫的阻擊後,他率領部隊先是向西挺進,吸引了國民黨主力的注意力,緊緊的追咬時,皮定均又突然率部隊折返向東轉移,這就讓國民黨軍隊摸不透解放軍的套路,只能傻傻的打轉,抓不住重點,看著中原軍區主力向西轉移的背影,皮定均知道他們三天的掩護任務光榮的完成了。

而接下來,帶領部隊突出重圍,保存戰鬥力成了皮定均最艱巨的任務,其實在接受掩護任務時,皮定均就已經著手研究完成任務後部隊突圍的路線了,無論哪一條路線,都是千里之行,其間必將克服艱難險阻,皮定均在眾多路線中選擇了最驚險的一條。

他率領部隊在突破平漢鐵路時,下起了大雨,在大雨的掩護下,令國民黨軍隊驚奇的是與自己在20公里的陣地上戰鬥的軍隊,一場大雨後,突然不見了蹤影,正當國民黨軍隊迷惑不解之時,此時的「皮旅」就像是一條入海的魚一樣,時而向東穿森林,時而向南爬大山,在敵軍的結合部一個小山村裡修整。

這個小山村可是國民黨軍隊運兵的必經之地,十幾萬的國民黨軍隊從這裡運往前線,皮定均看的是眼不眨心不跳,在敵人眼皮子底下,「皮旅」得到了充分的休整,突圍信心大增,皮定均通過對敵軍的觀察,料定敵軍主力向西北而去,便帶領部隊迅猛的向東面的鄂豫皖邊界的大別山挺進。

可是,還沒修整幾天,就收到中央撤退的命令,皮定均料想敵軍應該向大別山反撲了過來,於是帶領部隊迅速的轉移,這時候考驗「皮旅」的艱難險阻才剛剛到來,在強渡淠河的過程中,部隊就面臨了嚴峻的考驗,河對面是桂軍的一個師,而淠河經歷暴雨過後,河水猛漲,給渡河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更重要的是,這麼多天的急行軍,整個部隊的戰士們都累了,甚至想返回到大別山打游擊去。

而此時,皮定均只是一個勁地督促部隊趕緊前行,最終他們越過大別山最後一個山峰,進入了皖中平原,這時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急行軍,雖然將士們累的連眼睛都睜不開了,但是在旅長的督促下,在第五天,「皮旅」還是成功的逼近津浦鐵路,過了鐵路就到了華中根據地,皮定均命令全旅的官兵把所有的子彈全部打向鐵路沿線的敵軍,最終,「皮旅」成功的突破了津浦鐵路,面對前來接應的友軍,皮定均一下子癱在了地上,他實在是太累了。

千里行軍,中原突圍,創造了世界史上在最短的時間內徒步行軍長距離的奇蹟,當時的美國記者史沫特萊驚奇的說:「你們的奇蹟,我一定要告訴全世界人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a40a266c0c945536daec8a5fba089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