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的送別詩妙趣橫生,那種境界就無人能及,可謂是超凡脫俗

2022-04-09     淚落半夏天

原標題:劉長卿的送別詩妙趣橫生,那種境界就無人能及,可謂是超凡脫俗

劉長卿被稱為「五言長城」,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五言絕句,尤其是為大家熟悉的是送別詩,譬如《送靈澈上人》、《送上外上人》、《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送李中丞之襄州》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每一首都妙趣橫生,僅僅是那種境界就無人能及,真可謂是超凡脫俗。

送別原本是很沉痛,可是到了劉長卿的筆下,卻是顯得很淡然,這一點與別的詩人不太一樣。有一些詩人往往表現得很傷感,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其實這也是與當時的背景有關,由於出行比較困難,只能是依靠步行和馬車,這就使得旅程很漫長,路上就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為此詩人在描寫這一類的作品時,大多是著力於表現當時的心境,還有那份離別之苦。

劉長卿是反其道而行之,他的送別詩獨樹一幟,他並沒有過多的描寫悲傷,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反思,認為離開了一位優秀的朋友,他不僅會變得孤獨,同時靈魂也會無所依附。以其中的名篇《送靈澈上人》來說,其實是感受不到多少悲傷,詩人完全是一種很平淡的口吻來描寫,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精神上的嚮往,朋友雖然離開了,可是活得洒脫,這也是最讓詩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這也是一首很典型的五言絕句,所送別的人是靈澈上人,也是詩人一位好朋友,本姓楊,字源澄,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唐朝著名的高僧,這裡的上人是一種尊稱,對於一些修行的高僧,人們一般會尊稱為上人,以示對其的尊重。劉長卿對於這位上人就極其的敬重,所以在這首詩中,他寫得很深情,同時也有著一種高遠的意境,讀來也是讓人讚嘆不已,一景一物可謂是躍然於紙上。

第一二句兩組疊字句,可謂是妙趣橫生,不僅寫出了新意,也使得這兩句有著一種獨特的美;「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我現在一個人站在原地,遙望遠處蒼蒼的山谷,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竹林,此時那深山中的寺廟,不時傳來響亮的鐘聲。這兩句看似平淡,可是推陳出新情景交融,營造出了一種清幽的境界,每一筆都極為講究,而且有著一種獨特的美,無論是對於景物的描寫,還是對於當時心境的抒發,那都是達到很高的水準。

結尾兩句與前面的兩句也是遙相呼應,這樣也就使得這首詩意境更為深遠,也讓整首詩更加的立體,「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他戴著斗笠身披斜陽,踩著落日的餘暉,一步一步向深山走去,身影逐漸在變小,最後慢慢地消失在了前方的視線里。直到結束也沒有表現憂愁,詩人更多的是羨慕朋友的生活,同時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看到朋友活得極為洒脫,為人坦蕩,這也是他應該學習的地方。

僧人自然是與眾不同,而劉長卿與之交往,從他們身上也是學會了很多的東西,所以在這首《送靈澈上人》一詩中,他並沒有表現得很孤獨,也沒有像別的詩人那樣哭哭啼啼,把送別寫得很感人。這完全是一種心境的抒發,用最簡練的筆觸來描寫,也就使得整首詩別具一格,每一句都很有韻味,每一句都顯得與眾不同,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完全融入進詩人所營造的境界中,這樣的作品值得我們反覆品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a2d7e737491c789e6680d91e878bf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