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葡萄種植這麼牛,到底有什麼秘訣?

日本的葡萄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精緻,所以售價往往很高,國內不少種植戶想法設法弄到日本的葡萄栽培手冊,想依葫蘆畫瓢,但成功者甚少。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日本的氣候條件是不太適宜葡萄生長的(主要是降雨量高,易造成病蟲害發生),但正是在這種條件下,日本人還能將葡萄種出如此境界,其功力可見一斑。

日本葡萄栽培管理特點

  • 1、土肥水管理

日本非常重視培肥土壤,根據土壤肥力水平和樹體葉、果營養成分的測定結果確定果園施肥量;同時掌握葡萄的營養周期,在葡萄發育過程中,進行不同營養管理,達到肥力充足,營養元素均衡,以提高產量和質量,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達6~8%。

  • 2、標準化管理,控產提質

大力推行標準化模式栽培,在架式、株行距、整形修剪(嚴格控制葡萄園枝蔓、新梢、葉片、果實的保留數量)、施肥種類、數量、次數、葡萄園生草和除草、果實套袋、防護林、棚架設施、噴滴灌設備等方面都按預先確定的栽培模式開展實施。

雖然成本高,但能夠切實達到病害發生率低、果粒大小均勻、糖度高等要求。

  • 3、合理的栽培密度

露天栽培葡萄為了適應機械化作業需要,多為大株行距,有的也採用先密後疏的栽培方法。

  • 4、整形修剪及花果管理

架勢:為了適應日本的海洋性氣候及其人文地理環境,日本葡萄露天栽培多為水平棚架式。

整形:過去修剪多採用X樹形,現在逐步改用H形或T形大樹形整形,日本栽培者認為,5年生及以上的葡萄樹才能達到最好品質。

修剪:根據不同品種架式和整形分為長、中、短梢混合修剪。

花穗、果穗處理:花穗整理大都採用整穗、套袋等栽培技術。通過整穗達到果穗完整,穗形、重量基本一致,每穗果粒數、果粒重、著色度基本一致,最終達到果實緊湊度、色澤、口感最佳的目標。

果粒無核化處理:運用赤黴素等誘導葡萄無核結實;利用細胞分裂促進劑CPPU促進果實膨大。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生長調節劑的生產、組合和包裝也達到了特別精細化的水平。

套袋處理:葡萄套袋有防病、防蟲、防鳥、防雨、防日灼、防裂果、防噴藥污染等效果,套袋葡萄外觀漂亮,品質上乘,袋的大小和顏色因品種和控制成熟期而異。

  • 5、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重視統防統治,以農業、生物、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

農業防治:結合冬剪,腐熟掩埋各種病蟲枝、葉、乾枯果穗,消滅越冬蟲卵和病菌,降低病蟲基數。為提高果實外觀和確保安全,避免農藥直接噴到果面造成農藥殘留,進行果實套袋也是降低病蟲危害的有效方法。

物理機械防治:在害蟲成蟲盛發期,利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透翅蛾、吸果夜蛾等害蟲,減少果園卵量。小面積果園還可設置糖醋液誘殺。

  • 6、控制農藥污染

葡萄園嚴禁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提倡使用植物源殺蟲、殺菌劑、昆蟲外激素、植物油乳劑和礦物油、礦物源農藥等。

  • 7、生草栽培

日本的果園基本都採用生草栽培模式,生草主要品種有三葉苜蓿、草木樨、白三葉、禾本科綠草等。起到保土、保墒、增肥、保護天敵、維護生態平衡的作用。

  • 8、設施化、機械化、省力化栽培

果農基本都配有各類果園機械,果園內都有噴、滴灌設施。避雨大棚、溫室大棚、限根等設施齊全。

  • 9、商品化處理

果實糖度和著色達不到要求絕不採收,所以葡萄成熟程度一致,質量優良穩定。據介紹,先鋒葡萄采後和裝箱處理的用工數占全年勞動時間的24%。

  • 10、按規程操作,產品可追溯

日本小的農業企業大都有自己的品牌體系。農民們在按照特定規程操作的同時,都準確地記錄各項管理工作,建有完整的管理檔案,做到產品質量可追溯。

農產品標準一般分為三類,包括有機栽培、綠色栽培、普通栽培,日本的農產品實行實名制銷售。

  • 11、多種栽培模式並行

日本葡萄設施栽培模式主要有促早和延後栽培、避雨栽培、限根箱式省力化栽培,以達到現代化栽培中葡萄高產、優質、安全、高效的要求。

感謝閱讀!點擊下方頭條小程序或者「了解更多」,即可觀看視頻,學習陽光玫瑰的全年管理技術!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