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小時,對你來說是什麼呢?
是上班族按部就班的一天?
是高中生刻苦讀書的一天?
可對於張先生來說,10月9日的8點-15點,這7個小時是跟死神say hi,又轉身bye bye的一天。
10月9日,華中阜外醫院心內科團隊在呼吸機、IABP(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支持下,成功為一位急性重症心肌梗死患者開通阻塞血管,挽救了一位徘徊在死亡邊緣的生命。
張先生今年64歲,幾年前離開工作崗位,賦閒在家,享受閒散的退休時光。
6天前,正值國慶假期,家裡人共聚一堂。吃完中午飯,正與兒子閒聊的張先生突然意識喪失,昏倒在地上。這可把家裡人嚇壞了,從來沒見過這種場面的小孫女躲在一邊哇哇直哭。
「爸!爸!……」兒子一遍一遍的呼喊並沒有喚醒張先生的意識,此時的他面部紫紺、大汗淋漓、呼吸驟停、大小便失禁。很快,張先生的兒子從驚慌失措中鎮靜下來,一邊開始給予父親心臟按壓,一邊囑咐妻子撥打120。
10分鐘之後,張先生的情況有所好轉,面部從紫紺轉向紅潤,恢復呼吸,但仍處於昏迷狀態。
一陣警鳴聲呼嘯而過,120隨後趕到,把張先生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搶救。
到達醫院的張先生馬上被行頭顱CT,醫生判斷患者是「腦梗死」,給予他急診溶栓治療。溶栓後,張先生可以自己睜開眼睛,但不能配合指令動作。
為尋求進一步治療,家屬立刻把張先生轉往上級醫院。入院後,完善各項檢查,排除急性腦血管病變。正當醫生分析張先生病情,判斷是否是心臟出現問題的時候,患者突發室顫。
行心肺復甦、電除顫、氣管插管等一系列措施後,張先生又被搶救了過來。為尋求更專業的治療,10月8日深夜,張先生再次轉院,來到華中阜外醫院CCU(冠心病重症監護室)。
10月9日早上8點多,死神再次來到張先生身邊。
一分鐘前還神志清楚的他又一次突然昏迷、呼吸驟停。
室顫、室速,意識喪失!
呼吸淺慢,血壓、脈搏測不出!
CCU主任張靜教授、副主任醫師葉發民立即開始心肺復甦,醫護人員迅速給患者進行氣管插管,裝上了呼吸機。不到10分鐘,患者恢復意識,輕輕彎曲的右手食指透出了生的希望。
從生死邊緣拉回張先生的性命後,醫護人員立即採取下一步行動。
一般情況下,患者恢復意識後,就會被送入手術室做冠脈造影並進行下一步治療。這名患者生命體徵非常弱,呼吸依靠呼吸機維持,鑒於病史,還必須先排除腦部問題。依靠呼吸機維持呼吸,張先生被推到CT室進行頭顱CT的檢查。排除腦出血之後,張先生當即被推入導管室進行冠脈造影,檢查血管情況。
經探查,患者的左主幹、左前降支、右冠均有不同程度的狹窄。最嚴重的是左前降支,幾乎完全堵死,狹窄程度在95%以上。
此時,開通血管,刻不容緩。積極處理「罪犯血管」是患者能夠存活的一線生機。
可是,短短几日之內,張先生已經多次昏迷。血運重建治療雖必要性極大但風險也極高。如何最大限度的提供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案,是專家當下必須解決的問題。IABP是一種機械性輔助循環方法,通過物理作用,提高主動脈內舒張壓,增加冠狀動脈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專家們當機立斷,為張先生裝上IABP,在行冠脈介入手術的時候為他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呼吸機輔助通氣,正常。IABP輔助支持,正常。在一切準備就緒後,華中阜外醫院副院長、全國知名專家高傳玉教授,冠心病一病區副主任醫師王憲沛走進手術間,為張先生的生死一搏做最後的努力。
王憲沛副主任醫師經由患者右側橈動脈穿刺,憑藉豐富的經驗和精準的手感,將導管送至病變處,隨後進行血栓抽吸,為他開通右冠,疏通了左迴旋支。整個過程共為患者在左前降支、右冠植入3枚支架。
經過不到1小時的奮戰,螢幕上,剛才還乾癟不顯影的血管,瞬間因血流恢復,重新充盈起來,血流動力學明顯改善。血管內超聲顯示,支架擴張效果良好。
10月9日下午3點,患者被送回CCU,進行進一步的康復治療。
從早上8點到下午3點,從CCU到CCU。張先生10月9日的7個小時,是從生到死,又死而復生的7個小時。
華中阜外醫院心內科團隊精湛嫻熟的技藝、充分的術前準備及對病情的準確把握,幫助張先生戰勝了死神。家屬給予醫護人員最充分的信任,也為醫護人員的搶救提供了最大支持。
氣管插管呼吸機、IABP支持下成功行冠脈介入手術開通閉塞血管,在華中阜外醫院是常見的情景,彰顯了醫院在極危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水平上的高度。今後必將會為更多的心血管病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做中原百姓生命健康的堅強後盾,為患者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華中阜外醫院 邢永田 朱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