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了處世奇書《小窗幽記》,我想跟你分享這幾句話

2020-09-07     媛創課堂劉媛媛

原標題:重讀了處世奇書《小窗幽記》,我想跟你分享這幾句話

今年給讀書會選書,想要選一些國學書。

又翻開了《小窗幽記》。

這本書被譽為三大處世奇書之一

初中的時候摘抄了很多句子,在心情比較浮躁的那個年紀,《小窗幽記》曾經給過我安慰。

長大以後重新看,感覺又不一樣。

有些話很經典,經得住來回咂摸,分享給你們。

1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如直節之為真。

給予他人恩惠,不如報答他人的恩德,來得厚道。

要一個好名聲,不如逃避名聲,來得輕鬆自在。

故意違背常情以自命清高,不如坦白率真做人,來得真實。

後一個選擇,比前一個選擇,好很多。

2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勞我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命運安排給我的福分淡薄,我會努力提高我的品德修養,來面對它。

命運使我的形體勞苦,我便安樂我的心情,來調節它。

命運使我的際遇困窘,我會加強我的道德,使它通達。

關鍵的不是「是什麼」,是「怎麼做」。

3 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

長久潛伏在林中的鳥,一旦展翅高飛,一定會一飛沖天;

事物若太開發得太早,往往會很快結束。

慢一點,沒關係。

4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對錢財不看重,可以集聚眾人。

對自己嚴格約束,可以使眾人信服。

寬宏大量,會很容易得到他人的幫助。

凡事敢為人先,則可以領導他人。

與人相處的四個小原則,言簡意賅。

5 寧為隨世之庸愚,勿為欺世之豪傑。

寧願做一個順應世人的平庸愚笨之人,也不要做一個智力超群而欺世盜名之徒。

平庸愚笨,但是誠實善良,也沒什麼不好的。

6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

在花繁葉茂、柳密如織的美麗和複雜情境下,如果還能不受束縛,來去自如,才是有手段、有辦法的人。

在狂風驟雨的狼狽狀態下還能站穩腳跟,不被吹倒,才是真正有原則的大英雄。

守得住心,站得穩腳。

7 諱貧者死於貧,勝心使之也;諱病者死於病,畏心蔽之也;諱愚者死於愚,痴心覆之也。

避諱貧窮的人死於貧困,是因為爭強好勝導致的結果;

忌諱疾病的人死於疾病,是因為害怕、諱疾忌醫的結果;

忌諱愚蠢的人死於愚蠢,是被痴迷的心覆蓋的結果。

不要毀於你所害怕的東西。

8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難有禮。

對待富人,做到有禮貌不難,做到得體不容易;

對待窮人,給予恩惠容易,做到有禮貌就難了。

僅僅因為做到了容易的事,就洋洋自得,是偽善。

9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惟無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以自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勞。

只要有專門的本領,就可以在世上建立聲名,惟有那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活得最痛苦。

只要專精一種技能,便足以憑自己的力量過活,但是,會的技能太多,反而活得很辛勞。

有一技之長最好了,把單點做到極致。

10 議生草莽無輕重,論到家庭無是非。

各種議論在民間出現便無足輕重,道理進到家庭便很難辯出是非。

網上的輿論吵吵鬧鬧,很難辯得分明;跟越親密的人,越難掰扯清道理。

11 眼裡無點灰塵,方可讀書千卷;胸中沒些渣滓,才能處世一番。

眼中沒有任何灰塵遮擋,才可以讀盡千卷的書籍。

胸懷中沒有什麼成見,才能處世圓融。

最忌諱帶著先入為主的成見看書、看人、看事。

12 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

聽到別人做了善事,就對此事持有懷疑態度;

聽到他人做了壞事,卻十分相信此事,這表明內心充滿敵意和恨意。

關鍵是,這滿腔殺機,對準的是他人

13 夜者日之餘,雨者月之餘,冬者歲之餘。當此三餘,人事稍疏,正可一意學問。

夜晚是一天所余出的時間,雨天是一月所余出的時間,冬天則是一年所余出的時間,在這三種剩餘的時間裡,人與事的紛擾相對少些,正好可以用來專心致志地讀書。

三種讀書的情境,你喜歡哪種呢?

14 觀山水亦如讀書,隨其見趣高下。

觀賞山水也同讀書一樣,隨著他的見識和趣味而高低立現。

禪宗有所謂三種境界說:「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此法包括一切法。

15 落花慵掃,留襯蒼苔。村釀新芻,取燒紅葉。

落花懶得打掃,留下來陪襯青苔。

村中釀製新糧酒,取來落葉燒火。

很美。

16 當場傀儡,還我為之;大地眾生,任渠笑罵。

逢場作戲,我自然會盡力為之;至於世間的芸芸眾生,則任他嘻笑怒罵好了。

成年人與世界的相處之道。

17 凡事,留不盡之意則機圓,凡物,留不盡之意則用裕,凡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凡言,留不盡之意則致遠,凡光,留不盡之意則趣多,凡才,留不盡之意則神滿。

做事留一點餘地就會變得圓滿,東西留一點餘地就會富裕使用,

感情留一點餘地就會意味深遠,說話留一點餘地就會餘味猶存,

興致留一點餘地就會增加情趣,人才留一點餘地則神韻飽滿。

學會留白,才有騰挪迴轉的空間。

18 眼界愈大,心腸愈小。地位愈高,舉止愈卑。

眼界愈開闊,考慮問題就要細緻。地位愈高尚,舉止愈要平和卑下。

越到高處,人越要小心翼翼。

19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高興時候說的話多半沒信用,發怒時說的話多半失體面。

慎言。

20 泛交則多費,多費則多營,多營則多求,多求則多辱。

廣泛結交則多花費,多花費就要多經營,

多經營則要多求人,多求人則多受侮辱。

慎交友。

21 好醜不可太明,議論不可務盡,情勢不可殫竭,好惡不可驟施。

好壞不可以太分明,議論不可以說絕,情勢不可以竭盡,喜歡厭惡不可以突然表現出來。

學會給人留情面。

22 多讀兩句書,少說一句話,讀得兩行書,說得幾句話。

人生在世應該多點書,少說點話;只有讀了一些書,才能夠說得一點道理出來。

沒有比讀書更划算的成長方式了。

23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遇到大事或者難事,便能夠看出一個人是否有擔當重任的能力;

遇到逆境或者順境,便能夠看出一個人的襟懷和氣度到底有多大;

遇到讓人高興或者惱怒的事情,便能夠看出一個人的身心修養到底如何;

和許多人一起共同進退的時候,便能夠看出其中的某一個人出類拔萃的見識。

識人之道。

24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讓別人當面對自己稱讚有加,不如讓別人不在背後詆毀自己;

讓別人在與自己初次相交時就產生好感,不如讓別人與自己長期相處後都不會產生厭惡情緒。

為人處世的極高境界。

25 富貴家宜學寬,聰明人宜學厚。

富貴人家的子弟應當學會寬容,有智慧的人應當學會厚道。

所謂修養。

26 談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厭名利之談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經常談論隱居山林的樂趣的人,不一定真的懂得隱居山林的樂趣;

口頭上說厭惡名位和利益的人,不一定真將名位和利益完全不放在心上。

不要聽人怎麼說,要看人怎麼做。

27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一個人只有對任何事情都抱著百折不撓的堅貞心志,逢到變化時才能有應付自如的能力。

百折不回:遭遇到無數次挫折也不會輕易回心轉意。

28 只看花開落,不言人是非

只是靜靜地觀賞花開花落,體會世事滄桑,不妄言人世間的是是非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APTaHQBd8y1i3sJri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