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論道:蘋果MR將對產業帶來的影響與意義

2023-06-06     VR陀螺

原標題:大咖論道:蘋果MR將對產業帶來的影響與意義

文/VR陀螺

2015年甚至更早蘋果就開始了XR產業的布局,後在發布上經過數次推遲;此次(2023 WWDC開發者大會),蘋果已將其即將舉行的主題演講邀請函發送給了部分XR產業媒體,直接表明了蘋果準備在發布會上推出XR相關的產品;對於整個XR產業來說,也算終於能看到確切的信息,無疑會帶來極大的振奮點。

基於此,VR陀螺對話了業內來自不同領域的九位大咖,針對即將到來的蘋果MR新品,以專業人士的視角談論其影響與意義。(註:以下按人名首字母順序排位,同首字母,以第二字母順序為主。)

圖源:VR陀螺

VR陀螺:您認為蘋果MR頭顯有望成為繼iPhone、iPad、Mac、iWatch之後全新現象級終端產品嗎?

大朋VR創始人 陳朝陽:非常期待本次發布的MR頭顯會成為蘋果的下一個「iPhone時刻」。雖然過去近10年XR技術和產業鏈上下游已經努力提升了,但產品的用戶體驗還是不夠的。例如多年來全球主流VR頭顯的解析度都維持在4K水平,大朋的新品E4也是主流的4K解析度,但為什麼不能提升到8K解析度呢?首先是缺乏螢幕,8K Micro OLED需要巨大的研發投資和量產投資;其次是缺乏8K的底層技術支持,對一體機而言,當前最流行的XR2系列晶片還不能支持8K解析度;對PCVR而言,顯卡能力雖然足夠,但DP1.4標準的帶寬又不夠了,導致數據傳輸環節出現了瓶頸。

蘋果之前曾多次推遲發布其MR產品,但不能稱為「跳票」,而是在不斷極致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蘋果在涉及用戶體驗的核心零部件上沒有依照常規做法從市面上選擇現有的供應商,而是利用其全棧自研能力不惜代價投入實現突破。

從我們了解到的信息,蘋果利用自己的全棧技術能力在諸多技術難題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如解析度從雙目4K升級到了8K,ppi從1200提升到了4000,這是4倍數據量的提升;全彩透視的幀率從當前主流的30幀提升到了90幀,延遲也縮小到了20ms以內。VST的顯示效果與現實世界體驗幾乎無異。另外蘋果自研了XR專用圖像協處理器,大大分擔了M2晶片的計算壓力,SLAM運算、VST運算、注視點渲染等等算法都可以在專用協處理器上高效完成。相信蘋果MR的發布,會讓全球用戶迎來驚艷的「iPhone時刻」。

PICO OS產品負責人 馬傑思: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如果蘋果推出XR頭顯,相信以蘋果的技術力、產品力、供應鏈整合力等,大機率會是一款非常驚艷的產品。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XR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行業,我們也希望大家不要抱著所謂「一擊必勝」的心態看待這個行業的發展。

XR領域還有大量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無論是哪家公司,包括蘋果,都需要在該領域持續耕耘、長期投入,才能攻克一些全行業都在面對的、極其複雜的XR技術問題。我們即將迎來一個令人興奮的時期,但是XR行業要走的路也還有很長很長。

億境虛擬CEO 石慶:我們認為蘋果MR成為全新現象級終端產品的機率會比較大,蘋果準備XR產品其實已經蠻長時間了,從準備ARKit、深度攝像頭的應用場景等;雖然技術、供應鏈方方面面還有很多掣肘之處,但從硬體與軟體來看也是當前最為領先的。

我在億道經歷過蘋果帶動pad類產品誕生的全過程,這個過程讓我深深感覺到蘋果技術的領先與供應鏈能力,例如在市場上類似產品都是交互隨時斷線的四線電阻屏時,蘋果IPad一代電容屏TP觸摸交互已經是絲般柔順,他們整整領先了業界兩三年。此次新品的推出蘋果已經推遲了好幾次,也說明內部對這件事是嚴肅認真的,值得讓人期待。

小派科技創始人 翁志彬:不會。蘋果一直以來都在積極進行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技術的研發和布局,這一點可以從其收購的公司、專利申請以及軟硬體產品的發展趨勢中得到證實。

如果蘋果能夠成功推出一款創新且高質量的混合現實(MR)頭顯產品,它有潛力成為蘋果公司繼之前的旗艦產品(如iPhone、iPad、Mac和Apple Watch)之後的一款優秀的XR產品,但是由於在後喬布斯時代,實際上是缺乏像喬布斯這樣的靈魂人物作為產品經理來領導和設計,那麼最多就是以蘋果的實力給出目前的最優解決方案,而非劃時代的現象級終端產品。

Parker產業資深從業者 袁東:理想情況下,Apple的未來個人消費產品將從以iPhone和Mac為核心轉變為XR與Auto。很多內部人士也認為,XR有望在未來十年取代iPhone成為支柱式的營收業務。不過這是一段漫長而艱巨的過程,需要XR行業在良性競爭的環境中不斷發展,並與其他行業(如人工智慧、晶片技術和網絡)形成更多相互影響。如果今年被認為是XR的「iPhone時刻」,我希望整個行業能共同努力,早日迎來XR版的「iPhone 4時刻」,這將成就Apple,也將成就更多的「我們」。

玩出夢想YVR CMO 朱然:我相信現在XR行業的所有企業應該都在高度關注蘋果即將發布的MR產品,蘋果一直是科技行業的領導者和創新者,它的每一款產品都能引發全球的關注和期待。我也相信這次發布不僅會振奮XR行業,對於期待蘋果新品的所有企業都或有很大意義。

目前,從各個渠道已有的信息來看,蘋果MR頭顯在硬體配置和軟體功能上都有很多亮點,可以說是蘋果有史以來設計最複雜的產品。現在我們還不能斷言蘋果MR頭顯發布後,是否會迎來全新現象級產品,但我相信XR行業會迎來新的拐點。在這個拐點之上,我們可能迎來產品形態、內容生態、消費應用場景、產業鏈等XR行業多環節的活躍,並在大眾認知上實現突破。

圖源:網絡

VR陀螺:您認為蘋果MR頭顯發布後,是否還會迎來產業低谷?

大朋VR創始人 陳朝陽:蘋果MR頭顯的發布極有可能會成為全球消費電子品產業下一個增長引擎。我們看到手機全球出貨量已經連續五年下跌了,消費者的換機周期也從12個月延長到了36個月甚至更長,其增長滯緩的本質還是手機這一代計算平台的技術發展觸及了天花板。

目前全球的產業從業者、投資者和消費者都將目光聚集到了下一代計算平台,也只有下一代計算平台的突破才能為全球消費電子品產業引入下一個強勁的增長引擎,而蘋果的MR頭顯無疑就是下一代計算平台的典型代表和標杆產品。產業從業者、投資者都會緊跟蘋果的產品方向,資金、技術、人才也將會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強的向心力向XR產業聚集。

億境虛擬CEO 石慶:哈哈,應該不會。相反如蘋果在WWDC2023上發布的MR產品可以獲得業界好評,將極大地刺激MR相關供應鏈和內容生態廠家的介入,反過來也會很好的促進MR產業鏈的進一步完善和XR行業的加速發展。從蘋果MR產品目前爆出的信息來看,可能定位十分高端,這很可能給產業鏈的實幹型企業留下一定的發展和成長空間,相信這些企業中一定也包括了我們億境。

小派科技創始人 翁志彬:在新興技術領域,尤其是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這些領域,可能會經歷一些起伏和挑戰。新領域需要克服許多技術和用戶體驗方面的難題,同時也需要市場接受度和消費者採納的支持。在剛開始推出產品時,可能會面臨一些限制和不完善的情況,這可能會導致需求和市場反應不如預期。

玩出夢想YVR CMO 朱然:我認為XR行業會迎來新的拐點。蘋果作為業界的科技先鋒企業,有望憑藉極強的號召力和用戶基礎加速整個產業的發展;同時,有望刷新大眾對MR產品的認知,相關的產業鏈也會加大創新進程,帶來有序良好的競爭關係。也只有這樣,XR智能終端產品才有可能真正走進大眾消費市場。

圖源:網絡

VR陀螺:所有人期待蘋果MR帶來新的交互和場景定義,之後或許會出現一輪新的終端熱潮,您認為具備哪些要素的XR品牌終端企業更有可能成功?未來的硬體終端產業格局會怎樣?

大朋VR創始人 陳朝陽:在這輪XR浪潮中,中國企業參與的是全球範圍內的競爭,現在如此,未來更是如此,因此具備全球化視野、全球化布局、全球化集成研發能力的XR終端企業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從現在來看,全球兩大科技巨頭蘋果和meta的XR硬體產品已經短兵相接,未來還會有更加激烈的碰撞,在技術儲備、內容生態、AIGC方面的比拼也會更加白熱化。我們認為XR這個市場也會如手機市場的格局一樣,中國的品牌和廠商依舊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我們國內具備全球化資源能力的企業也會在市場格局當中占據一席之地。

HTC全球副總裁 黃昭穎:在HTC看來,無論是XR還是元宇宙,都不能僅僅靠單純的硬體去發展,而是需要生態系的積累。XR生態包括硬體、軟體、內容、平台,還包含全球的開發者以及全球不同行業的客戶;一家成功的XR品牌終端企業一定是以AR、VR、5G、人工智慧、區塊鏈這些相關技術為底層基礎去建構包含軟體、硬體、內容、平台的生態體系,並且在整個生態系中進行了很長的時間積累。

從硬體角度看,一體機是整個行業發展的趨勢,整個XR設備本來就是朝著輕薄短小、更高效能的方向去發展。比如HTC今年發布的VIVE XR 精英套裝,是市場上最輕薄短小的XR一體機,它同時具備AR與VR的功能,消費者不需要尋求不同的設備,在一台一體機上就可以兼顧,同時我們把它做成可拆卸式,如果把電池拆掉它就變成了一般的眼鏡。所以XR硬體大家一直都在做,每年也一定會有更新的技術應用進來。

PICO OS產品負責人 馬傑思:我們現在正處於XR的一個新階段,就是從VR往MR過渡的一個全新的時期。VR設備不再僅僅是VR,它還是一個MR設備,我們認為一款產品可以同時具有「VR+MR」的雙重特性。這個趨勢從2022年就開始了,當然蘋果推出的產品可能會幫助這個行業趨勢加速演進。

在這樣的背景下,XR設備的應用場景也將會大幅擴展,從一個以遊戲、視頻等內容為主的主機,逐步朝著一個更加通用化的設備進行轉變。這就對做XR的企業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過去做VR的企業會側重在顯示、空間定位與手柄交互這三個方面進行投入,現在,則還要在環境感知技術、相機技術、新人機互動技術等更多方面進行投入,而且這些領域的技術難度都非常高,對於一個公司的技術力要求一下子上了一個台階。

此外在內容生態方面,很多VR公司之前主要投入在引入遊戲和遊戲開發者,在設備變得更加通用了之後,還需要提供足夠全面的技術框架,讓非遊戲的網際網路或軟體行業的開發者融入到XR開發的領域中,這對於這類公司的生態號召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未來要做好XR硬體終端業務,對於一個公司的產品力、技術力、生態力都有極高的要求,這個賽道的入場券將會變得越來越難入手,而那些在XR領域有長期積澱的企業將會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

億境虛擬CEO 石慶:我認為更有可能取得成功的XR品牌終端企業有這幾個要素,第一是快;第二是要學習但又不能完全照抄,要有自己的賣點;第三能找到現有供應鏈進行積極整合,能做到功能、質量和成本平衡,不僅僅是追求參數指標,搞的巨貴。利用產業現有資源有分工協助才能取得成功。未來硬體終端格局短時間內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差到「類VR盒子」這樣的近眼顯示產品也會出來,好到對標蘋果參數的「高仿」也會出來,子彈會飛一陣子。

小派科技創始人 翁志彬:在XR品牌終端企業中,成功的關鍵要素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創新技術:具備先進的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技術,能夠提供卓越的用戶體驗和交互方式。

2)優質內容和應用生態系統:擁有豐富的優質內容和應用程式,能夠吸引用戶並提供多樣化的使用場景和體驗。

3)設計和舒適性:注重產品設計,提供時尚、輕便、舒適的硬體終端,以確保用戶能夠長時間佩戴和使用。

4)生態整合能力:具備強大的生態整合能力,能夠與其他設備和平台無縫連接,為用戶提供一體化的體驗。

5)可持續發展和支持:為產品提供持續的更新和支持,包括軟體更新、功能增強和客戶服務,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

關於未來的硬體終端產業格局,可以預見的是,XR技術將在未來的幾年中繼續發展壯大,並在各個行業和領域產生廣泛的應用。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不僅有蘋果,還有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和創新型創業公司都在投入資源和努力發展XR終端產品。

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和用戶需求的增長,XR終端產品可能會變得更加普及和成熟。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品牌和廠商進入市場,並且產業格局可能會發生變化。然而,具備先進技術、強大生態系統支持和優秀用戶體驗的品牌終端企業可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成功。

玩出夢想YVR CMO 朱然:從信息化到數字化再到智能化是大勢所趨。比爾蓋茨曾講過,我們總是高估一項技術兩年內的發展,卻低估他未來十年的發展。我們始終認為,雖然行業發展仍需時間,但XR/VR技術一定會推動三維信息技術革命,成為新的現象級終端,顛覆性的創造更多的消費應用場景。

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首先需要企業對XR行業擁有堅定的信仰,同時堅持長期主義視角。XR行業經歷了很多起伏,才像今天這樣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但要想成為現象級的終端產品,還需要整個產業鏈共同努力,我們判斷下來還需要3-5年時間。因此,要做好長期布局,並且持續努力。

其次,自主研發能力也十分重要,這將為企業奠定最底層的競爭力。YVR從成立之初就一直強調核心技術自研,是國內少有的擁有全棧研發能力的獨立VR硬體研發企業。通過搭建算法、光學、硬體、軟體、工業設計等研發團隊,在技術層面保證了持續競爭力。

此外,就是產品定義能力。如何做出一個差異化、領先的、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在市場上獲得認可十分重要。這就要求在硬體、軟體等方面持續探索,並搭建獨特的內容生態體系。我想這也是本次蘋果MR發布,將會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發。

而從行業格局來說,蘋果MR發布後,我們可能需要更多地關注傳統手機廠商在XR領域的工作。

圖源:網絡

VR陀螺:您認為蘋果MR頭顯對於您所在的領域的XR技術推動和產業的發展會有什麼具體的推動作用?您覺得蘋果能否在XR領域引領新的技術革命或商業變革?

大朋VR創始人 陳朝陽: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推動了全球XR供應鏈的巨大技術升級,指明了產業前進方向。供應鏈技術的升級是普惠和溢出的,全球XR產業的同行均將受益。

其次,推動VR從專用計算設備走向通用計算設備。VR產品在過往的發展中最大的剛需是遊戲,VR頭顯在用戶心智中始終是「遊戲機」,是個專用計算設備。而蘋果將其MR頭顯的應用場景設定為「遊戲、健身、辦公」,Mac OS中的百萬款應用程式均將無縫接入,MR頭顯做為一個通用計算設備將幫助人們走入混合現實時代。

最後,推動全球消費級市場的用戶教育以及促進出貨量的提升。這個出貨量的提升一方面來自蘋果入場自帶流量,使得XR產品在C端獲得更多的關注和銷量,這不僅有助於蘋果自身XR產品的銷售,也會帶動其他品牌的XR產品銷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應用場景的突破所帶來的出貨量的攀升,一旦成為一個類似手機、電腦的通用計算平台之後,MR頭顯的年出貨量將提升至億台。

七鑫易維創始人 黃通兵:PC的流行,一個主要推動力是鍵鼠交互標準的建立和推廣,這是蘋果引領的;智慧型手機的流行,一個主要推動力是觸控交互標準的建立和推廣,也是蘋果引領的。所以,過去兩次消費電子產品的大流行,包括其交互標準的建立和推廣,蘋果都起到了核心作用。這次蘋果即將推出的MR產品,其交互模式必然也將是XR產品流行的核心推動力之一。

此前,VR產品的交互以手柄為主,在沉浸式應用中可以覆蓋大部分場景,但在增加VST功能並試圖向MR領域拓展時,手柄不再是合適的交互方式;AR產品的交互更加複雜,需要面向全天候場景,手柄並不合適,迄今仍未找到真正合適的交互模式,一直處於探索的階段。

蘋果這次推出的MR,將會帶來真正適合MR和AR的交互模式,並啟示整個XR市場,告訴競品和消費者,XR是應該如何交互的。

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蘋果將採用多模態交互的方式,眼球追蹤、手勢識別、語音識別必然都會提供,也有可能搭配戒指形態的交互設備。

在這其中,眼球追蹤可以類比PC中滑鼠的光標功能,或者目前VR手柄的射線功能。拋開眼球追蹤非交互層面的應用不談,其主要交互功能就是指向性,即交互的目標是什麼,將通過眼球追蹤實現。而交互的觸發,則可以通過手勢識別、語音識別或者戒指等方式實現,類比滑鼠或者VR手柄的按鍵功能。

不同的交互手段各有優缺點,適用的場景也不盡相同,所以在MR中不能採用單一交互手段,而是最佳的搭配組合。無論哪種組合,交互都是具有指向性的,眼球追蹤就成為必不可少的關鍵一環。

在新一輪的XR熱潮中,XR品牌終端企業要想取得成功,向蘋果的全面學習幾乎是必然的。尤其在交互上,標準化是趨勢,也必然向蘋果模式靠攏。從這個角度來看,眼球追蹤功能的加入是必須的。

我們認為,未來的XR硬體終端產業格局,很可能會成為蘋果引領產品形態的格局,一如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市場:蘋果主導高端產品,而其他大廠則快速學習跟進,占領中低端市場,創業型企業受益於先發優勢,亦不乏細分領域市場的機會。

HTC全球副總裁 黃昭穎:我們都知道做好XR生態非常不容易,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時間去積累,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的,HTC在XR生態領域投入了很多年,我們知道其中的困難點是什麼。

蘋果推出XR頭顯這個訊息已經傳播很久了,而像蘋果、Meta這類企業擁有非常多的資源,要做到非常好也同樣不容易。可以預見的是,蘋果MR頭顯的問世不僅會提升XR硬體的豐富性,也將為全球用戶進入元宇宙增加了新的入口,同時蘋果的加入也吸引了全球更多的內容開發商和軟體從業者加入進來,這對整個元宇宙的市場來講絕對是正面的,這是我們的看法。

蘋果通常不會是最尖端科技的先行者,但它會是推廣尖端科技最好的平台。蘋果能否在XR領域引領新的技術革命或商業變革,這要通過時間的積累來檢驗,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的加入對於整個XR生態、元宇宙生態的建設是起到正向推動作用的,會讓整個生態更完整。不僅是蘋果,其他大廠願意投入到這個領域,也證明HTC的發展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從這個意義上講,HTC會樂見有更多企業投入進來。

天趣星空科技創始人 王潔:蘋果的MR頭顯對行業的推動,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對人機互動的探索和引領;二是會加速推動行業供應鏈端的成熟;三是對消費端市場而言形成MR的正向影響力。

億境虛擬CEO 石慶:蘋果發布MR頭顯會對億境所在XR產品方案領域有巨大推動作用,MR相關供應鏈都會積極想進入這個行業,自行加大投入,找做得早的行業合作夥伴一起練兵備戰;內容及生態廠家也會主動介入,尋求登錄蘋果應用商店,稍晚些就會登錄第三方的應用商店。總之,我相信蘋果MR頭顯開售會很好的促進MR產業鏈的進一步完善和XR行業的加速發展。

引發技術變革是必須的,超高清顯示、超薄無畸變光學、高清無延遲VST系統、眼動靈活控制、真正多任務、生產力工具全家桶、最終要的是與AI的結合...AI會引發一系列大的變化,不僅僅是AIGC內容產出的低成本高質量,還有MR的攝像頭和內置眾多傳感器,商業創新的點會很多。

小派科技創始人 翁志彬:蘋果作為一家具有創新力和強大影響力的公司,在XR領域推出MR頭顯產品可能會對XR技術的推動和產業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具體來說:

1)技術創新:蘋果一直以來在硬體和軟體領域都有出色的技術創新能力。蘋果MR頭顯的推出可能帶來一系列技術創新,包括顯示技術、跟蹤技術、傳感器技術等,推動XR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2)生態系統整合:蘋果擁有龐大的生態系統,包括iOS和macOS平台、App Store等。蘋果MR頭顯有望與現有的蘋果生態系統進行深度整合,為用戶提供更多豐富的應用、內容和服務,促進XR產業的發展。

3)市場影響力:蘋果作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產品發布通常會引起廣泛的關注和影響力。蘋果MR頭顯的推出可能會進一步推動XR技術的普及和市場發展,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和開發者參與其中。

關於蘋果能否在XR領域引領新的技術革命或商業變革,這取決於多個因素。蘋果在過去的產品中展現了創新和領導力,如iPhone的智慧型手機革命、Apple Watch的智能手錶領域領先等。然而,XR技術的發展和商業變革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到技術、市場、消費者需求等多個方面。

蘋果MR頭顯的成功與否將取決於其產品的創新程度、市場需求、競爭環境以及消費者接受程度等因素。蘋果有能力在XR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否能夠引領整個技術革命或商業變革,還需要觀察其產品推出後的實際表現和市場反饋。

Parker 產業資深從業者 袁東:XR行業中的變革技術或多或少都可以在 Meta, HTC, Valve等行業先驅身上看到影子。

個人非常期待Apple能把每個細分技術、產品細節打磨到用戶體驗的「甜蜜閾值」,從而產生XR體驗的「湧現」,真正變成用戶「WOW」的產品。

每個數字科技時代,商業模式前期遵循「印隨效應」,但最終會帶來相應時代的商業變革。在虛擬數字生活慢慢讓更多人喜愛並習慣的時候,商業模式可能建立在「共識」的基礎上,這是商業變革的關鍵。

圖源:網絡

VR陀螺:歷經多年發酵,大家對於蘋果的期待值已經拉滿,但是對於蘋果MR的出貨量和產品形態也有很多人存疑,您覺得發布後有可能出現哪些隱憂?若想推動國內XR市場進一步發展,還需要哪些因素?

大朋VR創始人 陳朝陽:中國一流的XR廠商,距離蘋果MR技術能力的差距在24個月左右,追趕蘋果技術,是產業鏈從上至下一起努力的結果。積極向上的產業環境和政策支持,能幫助大朋VR或其它追趕者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蘋果MR產品的水平。我們認為這個市場足夠大,大家未來可期。

國內的XR市場剛剛起步,蘋果MR產品的發布對於國內XR市場來說只是一個加速器,其長期發展還是需要國內諸多XR廠家和其他國際大廠來共同推動。同時,蘋果MR產品為國內XR硬體廠商樹立了一個新的風向標,面對新的業界標杆,國內XR的廠家仍需要不斷修煉內功,在核心技術、產品體驗上不斷打磨精進,同時找准自己產品的市場定位和細分客戶群體,做出差異做出特色,為用戶提供真正有價值有作用的產品,從而推動XR市場的發展。

除了硬體公司以外,國內XR市場的發展也離不開國內XR軟體公司或內容製作公司,目前國內優質的XR內容團隊較為稀缺,未來本土XR內容生態的豐富和爆發也會極大推動國內XR市場的發展。

天趣星空科技創始人 王潔:我們需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未來,正如蘋果早年的PC,也是從設計師入手,頂級配置,精準用戶,先在少數精準人群中形成良好的效應帶動市場並同步疊代產品和供應鏈,量起價跌,這也是蘋果進入新領域的策略,避免行業對蘋果的第一代產品的量級有不切實際的預期。談到推動國內的XR市場,個人認為商業需回歸商業的本質,良性發展。

小派科技創始人 翁志彬:發布後,蘋果MR頭顯可能面臨以下隱憂:

1)價格和可及性:蘋果一直以來的產品定位較高,價格相對較高。如果蘋果MR頭顯的價格過高,可能會限制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限制其市場滲透率。此外,產品的供應量和分銷策略也會影響到產品的可及性。

2)技術成熟度和功能限制:雖然蘋果有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但MR技術仍面臨一些技術挑戰,如高質量的顯示、逼真的虛擬現實體驗、舒適性和長時間佩戴等。蘋果MR頭顯產品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將直接影響用戶的體驗和產品的市場接受度。

3)生態系統和內容支持:蘋果的生態系統在全球範圍內非常龐大,但在XR領域的生態系統和內容支持相對較弱。與競爭對手相比,蘋果MR頭顯可能需要更多的應用程式和內容支持,以提供豐富的用戶體驗和吸引力。

談到要推動國內XR市場進一步發展,以下因素可能是關鍵:

1)技術研發和創新:國內企業應加大對XR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力度,提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以滿足用戶需求並提供卓越的體驗。

2)產業合作與生態建設:各方應積極展開產業合作,構建良好的XR生態系統,整合硬體、軟體、內容和服務,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3)政策支持和市場培育:政府可以制定相關政策,支持XR產業的發展和創新,鼓勵投資和研發,並提供市場培育和推廣支持,推動XR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和普及。

4)用戶教育和推廣:加強對用戶的教育和推廣,提高用戶對XR技術的認知和‍‍‍‍‍接受度,增強其在教育、娛樂、醫療等領域的應用意識和需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999bf1ce812cf21807364a967b13d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