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一旦連任,將成為難纏的對手?

2023-12-21     文史風雲

原標題:拜登一旦連任,將成為難纏的對手?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近年來,國際局勢愈發惡化,中國在國際博弈中承受的壓力也日益增大。

不得不說,出現這種情況跟美國總統拜登的上台,有著很大的關係。

雖然拜登在中國網際網路上,被調侃為老年痴呆症患者,各種梗子層出不窮。

但你要真的把他當成一個百無一用的老朽,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拜登這個人對我國的威脅,遠在大大咧咧的特朗普之上。

如果明年他再次連任,那麼我國以後的日子,將會更加難過。

多元政治註定反華

眾所周知,現在的美國政治是分裂的。

這幾年來黑命貴、LGBT,各種妖魔鬼怪層出不窮,就是這種政治分裂最好的表現。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本質上就是因為美國它本身,就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海盜團伙。

這個海盜團伙過去靠著巧取豪奪,掠奪全世界的資源才過上人上人的日子。

可是,一旦這個海盜團伙掠奪不到足夠的資源,那麼他的內部矛盾必將爆發,各種形式的內部鬥爭層出不窮。

自從2016年南海對峙事件中,歐巴馬政府收割中國失敗後,美國就已經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這種政治困境。

特朗普上台後,連續四年對中國重拳出擊,可依舊無法達到遏制中國、收割中國的目的,反而使這種政治亂象更加嚴重。

到了特朗普執政末期,美國實際已經陷入了一個無解的死局之中。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過去幾十年,由於美國能搶到足夠多的資源,喂飽國內各階層,所以國內沒幾個人會傻到去反對全球化。

兩黨的鬥爭議題,都在醫改和阿富汗這些事情上,雙方的支持者半斤八兩不會有太大差距。

可現在美國收割不到中國了,底層老百姓喝不到湯,自然就要變成民粹。

民粹是一股很大的力量,任何單一議題的支持者都干不過他們。

為此,民主黨想要保住地位,他就必須把LGBT、種族主義、和外來移民,這些力量引進來平衡民粹。

於是乎,這些多元政治力量,開始出現在美國的政治舞台之上。

2020年,拜登之所以能夠戰勝特朗普,就是這種聯合機制在發揮作用。

然而,你藉助了別人的力量登頂白宮寶座,那麼你上台之後,就必須要給別人分享相應的紅利啊。

於是,拜登內閣從上台那一天開始,就註定了他是一個多元化、去中心化的政治團體。

一旦特朗普這個共同敵人的威脅消除,他內部各種政治團體的鬥爭,就會變得非常激烈。

這就大大降低了,執政團隊的執政效率啊。

如果我們站在拜登的位置上,我們會如何應對這種複雜的局面呢?

毫無疑問,只能製造一個共同的議題,把內部的矛移至外部。

而這個共同的敵人,想都不用想也只能是中國呀。

而且,這次拜登政府針對中國,也絕不是像過去民主黨執政時期那樣,過過嘴癮那麼簡單。

還記得我們前面說過嗎?美國所有政治問題,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收割中國失敗。

也就是說,只有當拜登政府收割中國成功之後,諸如民粹主義、LGBT這些妖魔鬼怪,才會被再次封印,美國的政治格局,將會再次回到2016年之前的狀態。

所以,拜登團隊出於其自身政治利益的考量,也必將要跟中國不死不休。

而拜登註定要被這股潮流裹挾,就算他想要跟中國緩和,也是做不到的。

這些年下來,我們不難發現,拜登團隊在與我們打交道的時候,經常出爾反爾,口惠而實不至,絲毫沒有一點大國的樣子。

這其實就是他被執政團隊多元化反噬的結果。

沙利文

他那個執政團隊里,既有他的鐵桿心腹,如國務卿布林肯,也有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的嫡系勢力,如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

還有前總統歐巴馬的小弟國防部長奧斯汀,更有代表如副總統哈里斯。

奧斯汀

這些人雖然都有共同的反華傾向,但是在對華政策上卻大有分歧,以至於往往右手的拳頭打出去,左手就會拚命的往回拉,造成了一種左右互搏的奇怪現象。

如果不是有這種多元化在制約美國,我們現在的日子,恐怕會過得比過去還要困難得多。

可是,多元化同樣也會讓中美兩國,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係數直線飆升。

因為他的內閣里,根本找不出一個可以一言九鼎的人。

上上下下都是些像佩洛西,這種各懷鬼胎的傢伙。這些人為了刷自己的政治聲望,可以絲毫不顧國家大局,有他們在,擦槍走火那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佩洛西

所以,像拜登政府這種既反華,又沒有固定章法可循的大國霸權,真是太可怕了。

拜登的政治團隊,就像一顆薛丁格核彈一樣,懸在我們的頭上,你根本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爆炸開來。

戰略合流

說完拜登的多元團隊,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拜登本人對我們的威脅吧。

現在拜登的執政團隊中,對華態度我們可以很粗略的分成兩派:一派是溫水煮青蛙,一派是重拳出擊。

拜登和國務卿布林肯,就是後一派的支持者。

布林肯

正如前文所說,收割中國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拜登。只要他能夠收割成功,他就能成為美利堅名副其實的海盜王,進而擺平各派勢力,唯我獨尊。

可他也認識到,在有限的任期內對中國進行收割,常規的政治手段是走不通的,必須重拳出擊。

目前看來,只有在中國周邊挑起戰爭,才能夠達到引發資本恐慌,進而造成資本外流,反哺美國經濟的目的。

所以這些年,韓國嚷嚷著要搞核武器、日本要協防台灣、菲律賓在黃岩島鬧事,背後都是拜登這一系的政治勢力在支持。

而與之相反,以歐巴馬和前國務卿希拉蕊為首的政治勢力,則是相對的穩健派。

希拉蕊

他們主張要文斗,不要武鬥,通過陰謀詭計和美國的國際影響力,逐漸拉攏中國周邊國家形成包圍網,對中國進行慢性絞殺。

終有一日,當中國扛不住美國的壓力時,就會像冷戰的蘇聯一樣屈膝投降。

屆時,只要能夠逼迫中國開放金融防火牆。

那麼,美國就能夠像收割其他國家一樣,把中國變成長期輸血的經濟奶牛。

與激進的拜登不一樣,這幫人是不希望中國被打垮打爛的,他們只是要中國變成一頭聽話的奶牛,畢竟美國這些年來能夠過上那麼好的日子,是從我們身上吸了很多血!

這麼看起來,拜登是不是比希拉蕊那幫人更加危險呢?

錯了,大錯特錯。

恰恰相反,在拜登的執政團隊裡頭,沙利文、奧斯汀這幫人對中國的威脅才是最大的。

與之相反,一直主張跟中國攤牌的拜登,對我們的威脅反倒是最小的。

因為在過去30年,美國沉浸在山巔之國的幻夢中紙醉金迷,歌舞昇平,內部都不知道積累了多少矛盾和隱患。

一旦戰爭爆發,必然會激化這些矛盾。

到時候美國虛弱的一面,將會毫無保留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而一旦皇帝的新衣被揭開,就必然會造成世界各國人心動盪,美國統治成本也將會急劇攀升。這對於民主黨的全球利益派來說,可是大大的不利。

與之相反,中國這些年雖然也落下了不少毛病,但是在2012年之後,我們就一直在持之以恆地刮骨療毒,身體狀況比美國不知道健康多少。

對於這一點,希拉蕊、歐巴馬為首的這些建制派,是心知肚明的,美國現在真的沒有跟中國攤牌的本錢。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美國百年積威和遍布全球的政治資源,跟中國進行冷戰博弈。

因為只要美國的皇帝新衣不被撕開,那麼他在世人眼中,就依然是那個山巔之城,人間燈塔。

更要命的是,由於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綁定,在我們中國內部有著一個很大的新西方團體。

這些人無論是在利益上還是在精神上,都跟美國的全球化體系深度綁定。

當年打貿易戰的時候,一開始喊著要投降認錯的,其實就是這幫人。

如果中美關係走向全面對抗,那麼這幫人就會迅速失去話語權,我們也能夠團結一心,一致對外。

但是如果像希拉蕊他們那樣,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那麼這幫在中國國內擁有龐大影響力的人,就是最好的內應,他們必定會對我們的政策和輿論,造成極大的干擾。

希拉蕊

因為只要西方主子,但凡給他們一點點重歸於好的希望,這幫人就會像打了雞血一樣,不遺餘力地力主修復跟西方的關係,只要能重歸於好,甚至在國家利益上作出讓步也未嘗不可。

最令人擔憂的是,他們會在西方的引導下,變成葉爾欽他們那樣的人。

說實話,我們不怕硬刀子,最怕的就是這種殺人不見血的軟刀子。

葉爾欽

在拜登執政的前四年,由於左右互搏機制在發揮作用,沙利文、坎貝爾等建制派的主張,並沒有得到貫徹。

相反,由於屢次的出爾反爾,還導致中美關係的日益惡化。

但是如果2024年拜登再次連任,那麼情況就會大不一樣了。

以拜登現在的年紀,再加上美國總統一般不會連任兩屆的慣例。

不難想像,他的下一個任期將會變得非常保守,不會再主動尋求跟中國之間的戰爭。

到時候,離心離德的拜登內閣,很有可能會在政治主張上實現合流。

也就是說,軟刀子殺人政策,將會變成美國對華戰略的主打方向。

所以筆者才會說拜登一旦連任,對我國的威脅將會是巨大的。

拜登是唯一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拜登連任的另外一個壞處。

那就是他會延緩美國霸權體系的解體。

美國現在這套霸權體系,其實根基就是我們常說的全球化制度。

他們正是通過產業全球化,讓所有國家都離不開這套體系,進而又逼迫其他國家不得不接受金融全球化。

而金融一旦全球化之後,各國的金融命脈將會被美元死死拿捏。

只要美國開通印鈔機,就能夠隨意地薅大家的羊毛。

故而,美國能夠汲取全球資源為己用,達到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地步。

無論是希拉蕊還是拜登,他們雖然有政治分歧,但是在維護全球化體系上面,那是一致的。

過去美國能夠肆意收割世界的時候,上層精英階級在吃肉的同時,也能給下層的紅脖子們分潤一些清湯水。

但是收割中國失敗之後,就變成了精英吃肉底層喝風,進而又引發了民粹主義。

而以特朗普為首的民粹主義者,是極度反對全球化的。

特朗普執政時期的種種舉動,對全球化體系的破壞幾乎是肉眼可見的。

其造成的負面影響,到今天都無法消除。

如果讓這幫人再執政一兩屆,那麼美國精英幾十年苦心構建的全球化體系,很有可能會被他們拆得七零八落。

而一旦沒有了這套體系,那麼美國霸權也就如同鏡花水月了。

在一人一票的民選制度下,底層民粹主義者人數巨大是優勢。

相反,以民主黨為代表的精英階層,永遠都是少數。

因此,正如我們前文說的,為了對付民粹主義,他們就不得不實行政治多元化,把以往看不上眼的妖魔鬼怪,全都拉入自己的統一陣線,共同反對特朗普。

而這種各懷鬼胎的統一戰線,並不好維持。

特朗普

因為它要求領導者既要有過人的手腕,能夠處理好各派矛盾,又不能夠太過強勢。

因為像希拉蕊這種強勢的領導,容易一家獨大,不利於多元政治下的「團結」。

而這種既有手腕又相對弱勢的人,簡直比大熊貓還要稀缺。

只有年逾八旬且久經政壇的老拜登,才符合這樣的條件。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老拜登,沒有他,民主黨是絕對鬥不過特朗普的。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88746934a26509c84412af5366c2d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