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演韋小寶,為何周星馳浮誇到被人喜歡,而張一山則被人嘲笑?!!

2022-04-09     夏蘭說生活

原標題:同樣演韋小寶,為何周星馳浮誇到被人喜歡,而張一山則被人嘲笑?!!

演技明星是生存的根本,但是不同類型的演員表演出來的作品效果是不一樣的。

每一部影視作品都有自己的環境和氛圍,從詩詞歌賦到電影電視劇都有異同。例如,如果你請張飛跳芭蕾舞,效果肯定會不一樣。

韋小寶《鹿鼎記》的表現也是如此。不同演員演技的視覺衝擊會給觀眾帶來不同的感受。

但是為什麼他們也有浮誇的表情和演技呢?為什麼周星馳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和欣賞,而張一山卻被網友們貶得一無是處?事實上,他們在外貌和演技上是不同的。

外貌形象

從外貌和形象上看,張一山和周星馳屬於兩種類型。周星馳年輕的時候,是個十足的小鮮肉。如果不仔細看,他和劉德華,一樣帥,年輕的時候也有痞子痞子的感覺。所以他飾演的韋小寶,雖然對張的行為讚不絕口,但與他的外貌和形象非常協調,表現出一種刻薄、帥氣、洒脫的樣子。

因為他可愛的外表,《鹿鼎記》里各種看似噁心的動作都那麼搞笑。

另一方面,張一山,絕對不是帥哥。他只能說長得一般。關鍵是他在劇中呈現的各種讚美張的表情和動作持續了幾秒鐘,很容易讓觀眾感到厭煩。他一點也不好看,帶著一副「噁心」的表情,他已經在外貌和形象上被周星馳打敗了。

00-1010一個演員是否有高超的演技,不僅僅看他的長相和肢體動作,很多老戲的動作基本都是戲,眼神表現出他的情緒。

周星馳可以被稱為老派喜劇演員,他的喜劇並不華麗。如果你仔細品味它們,他的每一個表情和眼神都很不和諧,他的臉和眼睛往往呈現兩種不同的狀態,通俗點說就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在劇中,他的表情會隨著劇情的變化而變化。他很投入,很感性,能更好地把握尺度和分寸,這也是很多導演稱讚周星馳是一個有才華的演員的原因。

張一山的誇張只表現在他的表情上,他認為讚美張可能只是眨眼和面部與身體的不協調。在劇中,張一山的狀態和行為幅度總是很大,生怕別人看不出他是在扮演韋小寶,這種刻意的表演使他完全脫離了人物的本質。

但說實話,如果張一山有周星馳,的表情和風格,他終究很難達到周星馳的感覺,他是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慢慢摸索出來的,不是想學就能學會的。

比如,葛民輝和張嘉匯也學習了周星馳的風格,到底發生了什麼?拍出來的作品可以說差到不敢直視。然而,張嘉輝知道模仿是沒有靈魂的,所以他現在是一個電影贏家。

此外,張一山沒有周星馳的堅持。在周星馳,拍攝時,他會「不擇手段」地修改劇本和台詞,他會反覆拍攝以求完美,這使得周星馳的每一部作品都成為經典。沒有張一山和周星馳,的氣魄,他不敢有各種過分的要求。對他來說,他是演員,演好自己的戲就行,導演說好。他只是一味的按照別人的要求做出各種冠冕堂皇的表情,而不去思考自己是否適合自己。他覺得敷衍了事。

其實相聲和演技是有微妙聯繫的。曾經的相聲大師馬三立說:

「你不能通過吹噓張和玩卑鄙的把戲來嘲笑觀眾。一次可以,但是次數太多觀眾會覺得無聊。」

所以,當你看他們現在在德雲社的表演,包括郭德綱,你有沒有讚美張?的表情(除了岳雲鵬)他們能讓觀眾發笑,因為他們把普通人的生活融入到他們的作品中,讓觀眾很快進入他們的節奏,他們會被喜愛。

也就是說,張一山仍然缺乏生命。

的歷練,沒有體會過底層生活的酸甜苦辣,畢竟他是童星,而周星馳、陳小春、張衛健、梁朝偉這些「韋小寶」都是自己吃苦奮鬥過來的。表演

誇張的表情如果沒有精湛的演技來襯托的話,照樣會不被接受。

周星馳在拍無厘頭搞笑電影的時候,也演過很多正常的劇情作品,憑藉自己的演技在1988年的時候就獲得過金馬最佳男配角獎,從那以後他才開始浮誇的表演風格。

在拍《鹿鼎記》的時候,周星馳已經拍攝過很多類型的喜劇作品,和很多知名的大導演演員和做過,所以他有著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和演技,他知道一部劇應該怎麼樣才能達到他的精髓,他之所以敢飾演韋小寶這一角色,說明他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演繹方法,不然他是不會拍的,那樣之後砸了他的招牌。

而張一山是憑藉《家有兒女》這部戲火起來的,自從演過這個情景喜劇之外再也演過像樣的搞笑作品,而觀眾們對張一山的好感還處於劉星或者是餘罪這樣的角色,沒有過多的演技沉澱,時隔這麼多年上來就演韋小寶,觀眾們確實有點接受不了,所以對她的期望越大最後的失望也就越大。

要說演技張一山的演技還算可以,在年輕演員中可以說還是有實力的,他對於韋小寶這個角色可以看出他也是下過功夫的,但是他可能是受到太多周星馳或者陳小春這樣前輩的影響而對他沒有了自己的風格色彩,原本想著成為做成功的「韋小寶」沒想到最後演技用力過猛,變成了一部「爛劇」。

也因為張一山沒有經歷過苦日子,沒有體驗過窮人的生活,所以他從根本上就無法體會到韋小寶這個角色的「貪婪」、滑頭、卑微、對金錢和女人的渴望。

說實話,張一山拍這部劇也是非常的盡心盡力了,但為什麼演的那麼差,這只能說是導演和製作團體的原因,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理解《鹿鼎記》這本書的真正含義,更沒有體會到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的精髓所在。

《鹿鼎記》是金庸老先生巔峰的作品之一,他諷刺了一個年代的背景,更揭露了環境無可奈何,他用諷刺而又幽默的方式詮釋著這個故事,很多人只看到這個故事的表面而無法了解到他的實質,就如同周星馳的一句話: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所以,一部劇你抓不住它的本質是永遠拍不好的,就比如《天龍八部》。這部劇也有很多版本,就拿黃日華版本和胡軍版本的來說吧,雖然這兩個版本都很精彩,但是呈現的效果卻不一樣,這就說明每個導演和演員說理解的或者說出發點不一樣,所以拍出的效果也就不一樣。

所以才呈現出這麼一部膚淺的,搞笑的作品,更是讓張一山背上了罵名。

寫在最後

《鹿鼎記》可謂是一部經典的作品,很多人是靠這部劇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光,但韋小寶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用金庸自己的話來說:韋小寶身上的強調的是中國人勝利的精神。

但說白了這種虛無的,人物形象應該連金庸老先生也無法表達出來,只能看每部演員所呈現出的精彩表演。

我認為周星馳也好還是張一山也罷,他們都努力了,他們和大多數人來說只是打工者而已。

我們不應該過多的去評價或者是否認張一山,畢竟人家也是吃這口飯,也有無奈的地方。

不管怎麼樣,希望張一山能因為這部所謂的「爛片」而吸取教訓,爭取用新作品在證明自己的實力。

最後一問:韋小寶的失敗是張一山的過錯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841ad35b7a90d6f4ce290386d80f2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