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中央委員出席!以中共中央名義召開的重磅發布會,重要信息值得關注

2024-07-19     政知新媒體

撰文丨董鑫

7月19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第二天,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全會精神。

這是今年首場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也是黨的二十大之後,中共中央舉行的第二場新聞發布會。

幾個重要信息值得關注。

第五場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

中共中央新聞發布制度的建立,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適應形勢發展和時代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高黨的治國理政能力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制度創新。

自2020年以來,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已經召開了五場。

此前四場分別是:

  • 2020年10月30日,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第二天,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會精神,並答記者問。
  • 202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2021年11月12日,十九屆六中全會閉幕第二天,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會精神,並回答記者提問。
  • 2022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

發布人

在此次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上,擔任主持人的是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莫高義。

出席的發布人包括:

  • 全國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
  •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
  •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
  •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
  •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部長級)唐方裕

其中,韓文秀、沈春耀和懷進鵬都是二十屆中央委員。

韓文秀已經是第三次出席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此前他分別於2020年10月、2021年11月在發布會上介紹解讀過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六中全會精神。

穆虹和唐方裕是第二次出席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2022年10月,二人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

當時,穆虹的職務是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唐方裕的職務是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兼調研室主任。

懷進鵬則是此次發布人中唯一一位來自國務院組成部門的負責人。

一個重要背景是,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第一次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三大戰略擺放在一起,提出要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

300多項重要改革

二十屆三中全會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唐方裕在發布會上介紹,《決定》共15個部分、60條,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都是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內容,其中有的是對過去改革舉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據實踐需要和試點探索新提出的改革舉措。

從發布會的內容來看,改革涉及經濟、民生,教育、科技、人才、創新,民主、法治等多個領域。

90多分鐘的發布會,釋放了不少關鍵信息。

  • 增加地方自主財力

針對地方政府和基層財政困難,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拓展地方稅源,提升市縣財力同事權相匹配程度,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不得違規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資金。要研究同新業態相適應的稅收制度。探索實行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優化各類存量結構調整。

  • 支持民企參與重大技術攻關

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提供更多機會,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規範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制定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

  • 著力解決「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

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全面提高幹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著力解決幹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強調要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幹部開拓進取、幹事創業。

  • 推動「可感可及」的改革

對於宏觀數據和微觀主體之間存在的「溫差」,要紮實推動人民群眾和企業可感可及的改革。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完善勞動者工資決定、合理增長、支付保障機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有效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

  • 中國內需潛力大

中國經濟是大國經濟,內需潛力大,內部可循環,只要辦好自己的事,就能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行穩致遠。

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同時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一些地方財政困難等,表明我國經濟恢復還不夠強勁,不同地區、行業、企業之間存在分化現象。

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不斷拓展我國的發展空間。要充分挖掘內需潛力,充分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推動我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 房地產市場正在出現積極變化

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市場處於調整過程。近期房地產市場正在出現積極變化。要堅持消化存量和優化增量相結合,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房地產新政策,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盤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資源。

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消除過去「高負債、高周轉、高槓桿」的模式弊端,建設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好房子」,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並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融資、財稅、土地、銷售等基礎性制度。

我國新型城鎮化仍在持續推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還有相當大的空間。

  • 中國依然是各國投資沃土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外部不確定性增加,但不會影響中國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受國際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當前我國實際利用外資出現下降。這是暫時的現象。隨著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市場機遇持續增多,我國利用外資還將持續擴大。

中國依然是各國投資的沃土,將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願同廣大外資企業分享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蘊藏的巨大機遇,樂見外資企業同中國經濟共同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各項落實,唐方裕在發布會上說,「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是《決定》60條中最後一條,分量很重。

唐方裕表示,改革越是向縱深推進,觸及的利益矛盾越是複雜尖銳,硬骨頭越難啃,每前進一步都不容易。只有在抓落實上下更大功夫,才能克服種種阻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用更多更好的現代化成果惠及最廣大人民,不斷取得改革的成功。

資料|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82a0bc4967b67d10a2f3ce0fe1835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