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揭秘!「江西小炒」為何在「浙」火了!

2023-11-23     江南都市報

原標題:獨家揭秘!「江西小炒」為何在「浙」火了!

獨家揭秘!「江西小炒」為何在「浙」火了!

原創2023-11-23 20:28·江南都市報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段萍

近日

一段視頻在網絡上爆火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現場探訪

江西小炒為何這麼

火火火火

義烏是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那裡成千上百萬種琳琅滿目的商品,可以滿足你任何需求。

義烏身處的浙江,也是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南來北往,五湖四海的生意人匯聚,也讓這裡有著「美食之城」的稱號。

那為何「江西小炒」能夠在這樣包羅萬象並看似眾口難調的地方一枝獨秀?

帶著這樣的疑問,11月20日至21日,本報記者在義烏採訪了解到,「江西小炒」在義烏餐飲中如日中天的地位,其背後反映出的是幾十萬江西人在義烏勤勞、努力的創業故事;通過貨真價實、好吃可口的江西菜,深深地抓住了當地人尤其是年輕一代人的胃,更顯露出我們江西人的樸實無華;

而「江西小炒」以及贛菜正在義烏乃至浙江多地呈遍地開花之勢,又讓我們看到江西人做大做強贛菜的發展前景,還有他們身體力行、團結一致一步一步踐行「贛菜出贛」的決心和力度。

01.

一次偶然事件

讓 「江西小炒」出圈

大約20多天前,在義烏舉辦的某個音樂節上,當歌手在台上問台下歌迷「義烏的特產是什麼」時,觀眾異口同聲回答「江西小炒」,成為網上熱議話題。網友「靜靜說房」是在抖音上首個發布「義烏特產是江西小炒」的作者,他向記者還原了當時的情景。那天,女歌手周梓倩借著在台上唱歌的間隙,透露自己來到義烏沒時間出去,只能點外賣,於是很想通過美食來感受義烏特色。

當台下的觀眾說出「江西小炒」時,台上的周梓倩愣了好一會。「從周梓倩的表情中,可以感覺到她以為歌迷是在開玩笑,但其實大家不是在調侃,因為『江西小炒』遍布義烏的大街小巷,歌迷是真心實意地建議她可以感受下『江西小炒』」。「靜靜說房」是上饒人,他第一時間將這段視頻發布在網絡上,引發超10萬的點贊、轉發和留言。

「靜靜說房」告訴記者,那天音樂節的現場至少有幾千人,回答「江西小炒」的少說也有幾百人。「幾百人異口同聲地回答『江西小炒』,也沒有人在現場給出第二個答案,說明大家一致認可這樣的回答。」

該視頻在網絡上發酵後,最難以置信的是江西網友。不少江西網友求證事情的真實性,浙江網友們紛紛回答「真的,好吃、便宜」「江西小炒味道真好,吃了忘不了」。浙江網友還細數義烏的江西飯館,有「江西小炒、江西飯店、江西實惠飯店,江西大眾飯店……」

「靜靜說房」帶著記者一行走進義烏的街巷,感受「江西小炒」在當地的火熱。他介紹,義烏有726個行政村,就像南昌的社區、街道。「四層半」是義烏各個村裡典型的樓房樣式,這樣的房子在每個村裡都是統一的顏色。通常最頂樓的半層是房東自己住,二、三、四層樓為出租房,基本上都是來義烏打工的外鄉人,一樓則全部是店面,有超市、飯店等。

「江西小炒」就分布在這一棟棟「四層半」中,臨近大馬路的店面基本上難以看到它們的身影,絕大部分隱藏在各個村裡,幾乎每隔50米就能看到一家「江西小炒」,有時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四個方向一眼能看到四五家「江西小炒」店。「靜靜說房」告訴記者,只要生活在義烏,幾乎人人都知道「江西小炒」,「它的知名度一直很大,但是沒有人也沒有一件事去點燃它,直到這次音樂節事件,讓『江西小炒』真的火了」。

02.

「江西小炒」

是好吃不貴的代名詞

在義烏採訪的第一天,當記者入住酒店時,隨口問兩名前台的工作人員,「請問義烏的特產是什麼」,兩名年輕人笑了,回答「江西特產」。再問身後走過來的一名年輕人,他也給出了同樣的答案。他們都是義烏本地人,從未到過江西,卻都喜歡「江西小炒」,「最喜歡路邊攤的『江西小炒』」。

記者也問詢了幾名計程車司機。一名河南的年輕司機說自己很喜歡吃「江西小炒」,幾年前在溫州打工時,那裡也同樣遍布「江西小炒」,「『江西小炒』讓我愛上了炒螺螄肉,每次必點」。另一名陝西的中年男司機表示,自己只愛家鄉美食,不喜歡「江西小炒」,「但『江西小炒』在義烏到處都是」。

接受採訪的人告訴記者,江西小炒「生存」在義烏的每條小街小巷裡,對於這座城市的普通打工族來說,它經濟、實惠、便利,相較其他同類型、同樣消費檔次的快餐店來說,「江西小炒」的不同之處是食材可以現炒,而不是提前加工的預製菜。11月21日中午12時過後,是午餐高峰期,記者在義烏小商品城附近的一處城中村裡看到,這條街上的「江西小炒」生意火爆,不僅店裡全部客滿,外面還在不斷加座。有一桌食客為5名中年男子,他們說消費不到200元。三名東北的年輕女孩結伴來吃「江西小炒」,她們就在附近上班,中午就餐經常會選擇這家江西小炒,「辣,但是好吃」。

在網絡上,記者還搜索到在義烏四季小區里有一家名為廣豐徐記小炒的店堪稱當地網紅店,但30多歲的店老闆不姓徐,名為陳路劍。他當年到義烏來打工,專門學廚義烏菜,後來自己創業開了江西小炒店,從幾十平方米的店擴展到現在的近200平方米。陳路劍將自己的店取名「廣豐徐記小炒」,是因為在家鄉廣豐有一家很有名的夜宵店叫徐記小炒,「所以就想借它的名氣,讓這裡的家鄉人有親切感」。陳路劍也不負「徐記小炒」的名聲,餐飲店開業半年後就生意紅火,時常爆滿,有時客人等位都需要1個小時以上,「有的客人等久了會心情不好,但吃的時候會說值得等待。」陳路劍說。

義烏音樂節事件讓網友熱議「江西小炒」,它其實是對義烏所有江西菜館的統稱,比如鉛山小吃、鷹潭粗菜館、貴溪土菜館等。但走在義烏的小街小巷裡,映入眼帘最多的店名都是江西小炒。陳路劍表示,如果一個江西人想開江西菜館,直接把它取名為江西小炒,「這個名字就像廣告一樣,能很直白地告訴大家,我的店是經濟、實惠且口味偏辣的高性價比菜館」。

03.

江西小炒

已走上品牌連鎖之路

「靜靜說房」告訴記者,一直以來,江西小炒在義烏是親民和接地氣的代表,是義烏工薪階層日常生活和工作用餐的首選,但如果是宴請,「那就不是『江西小炒』,可能會上升到義烏本土的餐飲品牌連鎖『雞毛換糖』」。但這樣的情形,如今也正在發生改變。

義烏樓下村的周和記餐廳是一家鷹潭粗菜館,它在一處道路交會的顯眼位置,店面800多平方米,大廳可容納十幾桌,另有幾間可容納近20人的大包廂。老闆周以禮,廣豐人,曾在貴溪鄉政府工作,1989年辭職下海,創業失敗後於2004年到義烏打拚。

從未學過廚藝的周以禮來義烏選擇從小餐館起步,皆因它投資少,「先維持下生活」。他的店雖小卻乾淨衛生,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如今已經開了兩家周和記餐廳,開始打造江西餐飲店在義烏的品牌連鎖。當晚,周和記餐廳里生意紅火,一間包廂里全是江西客人,正在為家人舉辦生日宴;隔壁一間包廂則是義烏本地人的家庭聚餐,他們就住在樓下村,經常會光顧周和記餐廳,「江西菜很辣,但吃著吃著也就習慣了」。

40多歲的吳港章是貴溪人,在義烏做餐飲近10年,開的貴溪小炒店已是上下兩層樓,有300多平方米。「剛開始我們夫妻倆自己做,來吃的很多都是工人,炒幾元錢一份的菜,經過這麼多年發展,飯店檔次也在一步步提升。」他透露,僅他個人了解到的義烏的貴溪餐飲店就有上百家。吳港章的貴溪小炒店裡有三名廚師,兩名江西人和一名義烏人,他希望自己的店可以吸引更多人,把貴溪小炒的牌子打得更響。

34歲的韓衛國和33歲的朱玲艷夫妻倆開的「正宗鉛山菜館」,位於義烏一個小夜市旁,當夜幕還未降臨,已有食客陸續到來。他們店正面的整塊牆體都是一塊玻璃,店裡整潔、雅致的氛圍透出一股溫馨感。17年前,還是少男少女的他們一起到義烏打工,經過一番波折,最終韓衛國選擇了餐飲之路,「因為我爺爺、爸爸在老家都是做酒席的,餐飲也是我喜歡的行業」。夫妻倆用心經營著自己的店,丈夫負責的菜品和口味是成功的關鍵,妻子熱情的服務也是十分重要的經營之道。

在店裡,一名西裝革履的男食客告訴記者,自己是上饒人,來義烏11年了,從事金融行業,「我基本上每天都來這家店吃,吃到家鄉的味道,讓我們在外面創業的人很暖心」。他透露,自己帶過很多安徽、河南、上海的朋友來這家鉛山菜館,他們都很喜歡江西的味道,說吃得過癮。

1999年來到義烏打工,2008年開始做餐飲的貴溪人余德華,被稱為是江西菜館在義烏的領頭人。他打造的貴溪陽光土菜館目前在義烏有3家、金華有2家,最大的一家有1200平方米,位於義烏一條繁華街道的最中心位置,這家店也是目前在義烏最大規模的江西菜館。陽光土菜館裡的員工,無論是廚師還是洗碗阿姨,全部是江西人,且90%都是老員工,跟隨他在義烏打拚10多年。

余德華認為,江西小炒在義烏能開出這麼多家店,因為相互之間都是良性競爭,「如果江西人不團結,在義烏是生存不了這麼多『江西小炒』的。」余德華坦言,江西小炒目前在義烏除了受到食客的認可,在品牌規模和知名度上還未能真正走出來,只有少數幾家在不斷發展中。眼下,余德華又在洽談一家經營面積達上千平方米的店,預計今年內可簽下合同,明年開張,「我的目標是在義烏每個鎮都能開上一家陽光土菜館」。

在人們眼裡經濟實惠的「江西小炒」,這幾年在義烏也開始從夫妻小店走上品牌連鎖餐飲店的發展之路,記者採訪的這幾家「突圍」成功的江西菜館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百分之七八十的食材均是從江西老家進貨,「我們的家鄉山清水秀,那些新鮮的特色食材在這裡是買不到的」。

04.

江西小炒期待為贛菜發展

貢獻更大力量

義烏本地菜講究的是口味清淡、少油少鹽,為什麼完全不同風格的「江西小炒」會開遍義烏,且越來越紅火?義烏市江西商會監事會主席周立新告訴記者,義烏的常住人口有180多萬,工作和生活在義烏的江西人約有38萬,是除義烏外,全國其他地方在義烏人口排名最多的省份。而這僅是官方數據,另據非正式渠道統計,江西人在義烏最高峰時逼近50萬,僅次於70多萬的義烏本地人口。此外,在義烏的外國人也有近2萬人。

眾多的江西人來義烏打工和創業,這是江西小炒店應運而生的背景。據了解,最早在義烏開餐飲店的是鉛山小吃,堪稱「江西小炒」在義烏的「鼻祖」。周立新透露,當時他們的口號是,「哪裡有村莊,哪裡就有鉛山小吃」。第一批在義烏的鉛山人靠餐飲店賺下第一桶金後,他們中的很多人又轉行進入房地產行業,「義烏的出租房市場,70%的份額是鉛山人做的」。還有義烏的裝修行業,上饒人占據了超60%的市場。在義烏的小商品城裡,余乾的鞋子和文港的毛筆、鉛筆、鋼筆等店鋪,數量分別達到幾百家。

義烏網紅「靜靜說房」,原名劉遠靜,今年38歲。2008年雲南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的他,「去過北京、上海、深圳都找到創業的機會,而義烏的門檻非常低,低到或許只要幾百元就可以開始創業」。如今,劉遠靜不僅是做喜慶派對周邊產品的電商,還是義烏房產界的網紅,「很多人知道我投資房產賺了不少錢,在這個領域我有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所以他們願意來聽我的分享」。對於自己的成功,劉遠靜認為只是運氣好,「剛好選對了城市,做對了正確的事情」。

義烏是平民百姓創業的天堂,不需要有多大的資金,也不一定要有怎樣的學歷,於是吸引了大量的江西人前赴後繼來到這裡。「江西小炒」從服務於這眾多的江西打工人開始,隨著一代又一代江西人在義烏取得的成就和獲得的成功,開創出一片美好前程。義烏特產是「江西小炒」,這當然不是一句最正確的答案,因為「江西小炒」代表的是江西人在義烏的努力和奮鬥,「江西小炒」在義烏紅火的背後,展現的是江西人在義烏事業有成的創業圖景。

2020年,江西啟動「贛菜出贛」計劃,旨在擴大贛菜影響,做大贛菜產業。余德華表示,自己和在義烏的同行們都非常關注贛菜的發展動向,「江西小炒」不僅遍布義烏的大街小巷,在溫州、寧波等地區的浙江許多地方都遍地開花,「贛菜能立足全國餐飲業,拼的是好食材,傳達的是江西人真誠、實在的做人精神」。而「江西小炒」在浙江的火爆現象,也正是打響了「贛菜出贛」在全國的「第一槍」。

來源:江南都市報

值班編輯:陳傑

值班主任:郭寧

值班編委:黃廉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8105ec5d3cc4f2f9707ae4e4ffde4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