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公共充電樁補能價格上漲:新能源車用戶該如何應對?

2023-09-18   車動力

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電動車已憑藉較低的出行成本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之青睞。這其中,相當一部分小區不具備安裝充電樁條件的車主都選擇公共充電樁為愛車補能。

然而,上海、鄭州、青島、重慶等城市近期卻出現了「充電漲價」現象——本來,買新能源車圖的就是「出行成本低」;充電價格上漲,似乎讓自己的電車一下子就沒那麼「香」了。

公共充電樁價格大漲

網約車司機楊先生告訴筆者:之前,公共充電樁在中午到下午時間段的電價在每度0.8元左右,現在基本都是1.0元;同時,之前的服務費是0.13元/度,現在有的已經漲為0.3元/度,上漲幅度更超過了50%。

顯而易見,選擇公共充電樁補能的純電車之出行成本將會因此增加不少。

多方因素導致充電漲價

眾所周知,公共充電樁的補能價格由電費和服務費兩部分組成。一方面,其電價會根國家電網的供電價格變化而調整;同時,運營商還會根據自身的投入與成本等因素適時上調服務費。

目前,多數在前期對基礎設施大量投入的運營商尚未實現盈利,提升服務費、降低虧損額勢在必行;至於近期公共充電樁電價上漲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夏季電力供應緊張。

此外,「供需不平衡」也是引發公共充電樁補能價格上漲的一大因素。截至2022年底,中國存量「車樁比例」為2.5∶1,存量新能源車與公共充電樁比例則約為7.1∶1,距離「一車一樁」的目標尚有很大差距。

相關數據還顯示,全國充電基礎設施截至今年4月的累計數量為609.2萬台,同比增加95.9%;其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數量僅為202.5萬台,占比不到三成。可以看出,雖然充電樁基礎設施增速較快,但較之已突破千萬輛大關的新能源車保有量,卻仍然顯得「滯後」。

充電漲價,會帶來哪些影響?

充電價格上漲,對車市將帶來哪些影響?……

首先,很多已購買新能源車的車主會擔心:自己是不是成了被收割的「韭菜」?……畢竟,電價上漲將直接導致日常用車成本的增加。

對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選擇新能源車的最大原因就是出行成本低。如果充電價格持續上漲、與燃油車加油費用的價差減少,新能源車的「經濟性」將優勢不再。可以預見,這也將抑制其市場需求,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新能源車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

雖然公共充電樁補能價格調整屬於市場行為,但也應該在可控範圍之內——那麼,市場監管的加強和行業自律也就勢在必行。

有業界人士認為,在政府部門對相關領域加強監管的同時,消費者也可進行監督和舉報,尤其是對個別運營商超過市場限價的漲價行為必須

進行嚴厲打擊,以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充電省錢」小貼士

對於具備條件的新能源車主,筆者建議您儘可能安裝家用充電樁。在近期公布的「分時電價」機制中,新能源車主最為關注的就是「低谷時段」電價,即「00:00—08:00,在平段電價0.54元/度基礎上降低0.18元/度」。

這也就是說,車主在低谷時段充電的電價僅為0.36元/度。以充電50度為例,家用樁在此時段內充電僅需18元,價格僅為同時段公共樁的36%。

此外,去公共充電樁補能的朋友也可選擇上午或夜間,以避開尖峰時段,同樣可降低近3.5成費用。

【車動力說】可持續發展的新能源車市場,一定會是未來趨勢;同時,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有關各方之共同努力。因此,合理調整電價、增加充電樁數量、提高補能便利度才能讓更多消費者沒有後顧之憂,並進而推動新一輪的消費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