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美國正式開始「玩火」,與中國「脫鉤」

2023-12-05     金投網

原標題:電動汽車——美國正式開始「玩火」,與中國「脫鉤」

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11月向經銷商交付的電動汽車數量創下94萬輛的歷史新高,比10月創下的88.3萬輛的前一紀錄增長6.5%。

這意味著,到2023年前11個月,批發交付量同比增長35%,達到774萬台。乘聯會在2023年年中預測,1月至12月期間,將向經銷商交付850萬輛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比2022年增長30.8%。

國內市場銷售如火如荼之際,國際市場有了麻煩,美國公布了最新的電動汽車相關政策,旨在禁止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中使用中國電池。

從下個月開始,經過 30 天的公眾意見徵詢期後,配備這些組件的車輛將不再有資格獲得 7500 美元的美國全額稅收抵免。

美國財政部、國稅局和能源部的新指導方針禁止使用由他們所謂的「外國關注實體」(FEOC) 製造或組裝的零部件。該術語指的是總部位於中國、俄羅斯、朝鮮或伊朗的公司,或者由這些國家之一的政府擁有至少 25% 投票權、董事會成員資格或所有權的公司。

此外,美財政部表示,從 2025 年開始,符合條件的清潔車輛不得含有FEOC提取、加工或回收的任何關鍵礦物」,將暫時排除某些難以追蹤的電池材料,以便企業有時間過渡。

直白了說,美國已經行動了,在電動汽車領域和中國「脫鉤」,打造自己的供應鏈,當然我們國家現在只有汽車零部件對美國出口,整個是沒有的,但注意未來不排除美國給歐盟施壓,況且歐盟也在針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傾銷調查。

因此,未來我國電動汽車出口會有不小挑戰,當然還有新興市場國家作為對象,但購買力相比歐美還是差了意思。

當然,美國搞這種「脫鉤斷鏈」對自己也沒有好處,來麼自己設立目標——到2030年將電動汽車銷量提高到所有新車銷量的50%。

搞對立結果屆時價格飆升,要知道美國境內現在有100多種電動汽車在買,這個措施出來只有20來鍾可賣,本來購買意願就不強烈的國內市場只會更加無人問津。

這就給美國另外一派(共和黨)很大機會,因為價格比燃油車貴不少,根據 Cox Automotive 的數據,考慮到慷慨的稅收抵免,截至 2023 年 7 月,電動汽車的平均交易價格為53469美元,而汽油動力汽車的平均交易價格為48334美元。

美國能源部報告稱,2021年款汽油車的平均續航里程為 403 英里,而 2021 年款電動汽車的平均續航里程為 234 英里。

因此,在全球電動汽車發展大勢中,美國能不能實現自己市場目標不清楚,但如果與中國脫鉤,必然寸步難行,內外壓力下,要麼選擇摒棄理想,要麼就是合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587fdfe1bd7e60f15237b57a270fb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