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閱讀丨六神磊磊:大V不像球星轉會,挖過來就好用

2022-04-16     每經影視

原標題:周末閱讀丨六神磊磊:大V不像球星轉會,挖過來就好用

「你轉(視頻)了嗎?」在公眾號體系里生長出來的一批頭部內容創業人之間,這句「靈魂拷問」焦慮地傳遞著。流量紅利見頂,更迭速度比想像中更快,短視頻成為繼公眾號之後的流量增長新列車,似乎憑藉原創圖文成為大V的自媒體人不搭上這班轉型視頻的列車就會被時代拋下。

要轉嗎?這個問題也在六神磊磊心中徘徊過。

從新華社記者到網紅作家,六神磊磊用一篇篇發出即10萬+的「讀金庸」文章,從自媒體運營公號者中脫穎而出,成為頭部,創立自媒體江湖「一人一派」。作為最早一批自媒體原創內容者,六神磊磊無疑是幸運的。

他也上新了自己的視頻號,每周被同事推著去做一次「拋頭露面」。但他更強烈的感受是,網際網路的流量紅利已經走到了盡頭,無論公眾號還是短視頻,都已觸到增長「天花板」。在知識付費熱門、同行都焦慮「你轉了嗎?」時,六神磊磊將重心切換到一條更傳統的「老路」:寫書、出版、重讀經典。「要把4~5種書在今年上半年做完。」

「大家都被焦慮推著走,好像你沒有折騰出動靜,你就會『死掉』。」六神磊磊對《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說:「我反而覺得,這種很浮躁的時候,一些沉靜的產品更有號召力。」

重心轉向線下出版:網絡喧囂,經典文學產品反而更有號召力

寫書、碼字、辦公室與家兩點一線的生活,六神磊磊今年上半年會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寫書上。一本讀唐詩的、一本講紅樓夢的、一本解讀金庸武俠小說的衍生書、還有一本是給孩子講西遊記的。除了自己寫書,他也策劃小說,幫助一些作者出書,總之一句話,「重心在出版」。

NBD:為什麼會把重心放在出版上?

六神磊磊:這和我個人有關。去年下半年,我做過一個關於「經典同讀」的小嘗試,本質上是一種知識付費。我帶領大家讀《百年孤獨》《紅樓夢》《李爾王》《紅與黑》《刀鋒》這五本書,這些文學經典可能大家書架上早就有了,但好多人翻兩頁就讀不下去了,如果你有同感,那麼花499元進來,我和我找來的名師一起來為大家講解。

報名一放開,大家非常感興趣,一下子湧入近萬人,不過考慮各方因素後,我們到1200人的時候就停止報名了。那段時間網絡喧囂,我覺得這正是經典文學打動大家的點,網上的一些討論讓人厭倦,大家正好可以做點安靜的東西。我們不聊撕裂的東西,不去「較量」三觀,不互相貼標籤,躲在這裡重讀經典,就能收穫一份寧靜。

其次,我覺得這還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行業。傳統出版里有些東西我覺得挺意外的,我自己也是一個不停發現的過程,比如說我自己的書,銷售最好的單品不是金庸武俠類的,而是唐詩類的。

NBD:從靠興趣做公眾號到全職寫書、做線上課程,為什麼不斷做出新變化?

六神磊磊:(這)其實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做內容就是不停釋放你內容能力的過程。我認為做內容主要是做三件事情:表達、溝通、傳授。

比如我們寫篇文章、發表一點心得感受,這是表達,如果你具備一點表達能力,可以先做這件事;其次是溝通,包括社交對話、答疑解惑;再往下是傳授,很系統地給別人講解東西,能把一整塊知識掰開揉碎地講給大家。

所謂內容創業就是把這三個能力一步步釋放出來,我恰好這幾塊都能做,我寫公眾號是表達,做課程、寫「讀唐詩」的書是溝通和傳授,就是這樣一個邏輯。我其實並不了解市場,我們體量也很小,根本沒有想到唐詩在市場會如此受歡迎。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不擅長管理沒必要融資:流量走到盡頭,要做減法而不是加法

知識付費領域,不乏內容創業的頭部公司試圖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內容生產、商業變現、融資擴張、闖關A股,這是一條顯見的通達道路,也是很多公司經營者的願望。但這又無疑需要內容創作者同時兼備管理能力或者找到這方面的合伙人,六神磊磊坦言自己「既不擅長又不感興趣」。

NBD:很多內容創業者表示現在接廣告越來越難了,你感覺到這個變化了嗎?

六神磊磊:我自己沒太感覺到接廣告難,反而還要有篩選性地拒絕掉很多廣告,每月頭條廣告基本會控制在5條以內,因為超過5條公眾號就很難看了,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不過,因為我們合作的許多品牌都在上海,現在他們基本停擺或者半停擺,所以還是會有一些影響。還有就是如果廣告寫太多,我就沒有時間寫書了。我知道這樣講別人可能會覺得我挺奇怪,但我確實要保證寫書的時間和精力,同時讓我的公眾號看起來不噁心,這是底線。

NBD:有沒有考慮過把公司做大?比如融資?

六神磊磊:我確實不擅長經營管理,這方面自己的興趣也不是那麼濃厚。我工作室有六七個人,我都覺得快管理不過來了。雖然這個行業里現在有很多商人,讓我這樣的人看起來也有商人屬性,但我自己本質上還是一個寫作者,寫東西是我的興趣所在。

我也會和有意向的投資方講,我這個公司沒有融資的必要。對我個人而言,也沒有必要,它會影響我的創作方式和生活。

NBD:但是你做過投資,去年你投資了一家啤酒精釀品牌,為什麼?今後還有什麼投資的打算?

六神磊磊:在我看來,酒的文化屬性比較強,這個品牌恰好符合我對酒文化的理解。我本人不太能喝酒,高度數的烈性酒一沾就醉,所以我自己比較喜歡低度數、口感較好的精釀啤酒。我腦子裡還有個想法,就是哪天如果我寫不動了,就可以去喝點精釀啤酒。這大概就是我的「養老情結」在作祟,其實這種心態是需要規避的。目前還沒有其他的投資打算,因為內容這方面對我精力的消耗太多了,每天寫十小時。

NBD:現在的流量增長很難,你有沒有過流量焦慮?

六神磊磊:我是內容焦慮,流量焦慮倒沒有。我也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寫不出更好的東西了,我一刻也不敢停止讀書,收到最多的快遞就是書。我覺得內容創業者還是該回歸到內容本身,現在行業里對產品怎麼包裝、怎麼賣,過於關心了,就像賣火鍋的跟你講得最多的是渠道、是流量,講得最少的反而是火鍋。

流量已經走到了盡頭,公眾號的流量增長早就到頭了,短視頻的流量增長也已趨於飽和。我覺得現在大家需要想的不是去做加法,而是需要集中注意力做減法。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你轉視頻了嗎」:要做就All in,很難「順帶」成功

會擔心IP老化嗎?會轉視頻嗎?知識付費是不是「智商稅」?置身行業之中,這些問題六神磊磊都要作出選擇。學電視出身的六神磊磊,如果將重心轉到視頻,雖然在技術上沒有門檻需要跨,但他覺得現在很難在做一件事情的同時,「順帶」把另一件事做成功。

NBD:視頻、直播等影像化的探索,你投入多少?

六神磊磊:平時遇到同行,大家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轉了嗎」,意思是你轉視頻了嗎?大家都被這種焦慮推著,覺得好像你沒有「轉」的動靜,你就會死掉。

每周我妹妹都會通知我,說你今天刮個鬍子錄兩期視頻,但我確實沒有投入太多的精力,顧不上。未來也不會把探索的重點放在這。

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的內容,很難有什麼東西能順帶做好,一定要花一大塊精力專注於此。你想順帶做好非常難,而且我認為流量不能溢出,我在公眾號的池子裡的流量,很難溢出到另外一個池子。

NBD:很多平台都在做知識付費,也都在競爭頭部大V的入駐。就此現象你如何看待?

六神磊磊:的確很多知識付費平台會爭奪大V,但我認為,爭奪大V都不會有太大的效果,大V不像球星轉會,挖過來就好用。我在觀察,有哪個大V換了陣地就很「好使」嗎?很難。

好多人試圖尋找大V誕生的規律,我覺得人工很難打造。比如羅翔老師,如果他的長相變一下,講話的語氣節奏變一下,或者換一個場景,同樣的內容都未必會火。一些MCN機構、傳統出版機構、包括上市的出版機構,向我拋出橄欖枝,提出幫我把文字內容轉化成長視頻,我會告訴他們不適合。

NBD:如何看待知識付費「智商稅」「販賣焦慮」的評價?

六神磊磊:存在一部分這種東西。但是我認為對於文化的大眾化、風俗化、簡易化解讀是有必要的。現在販賣焦慮消費者不會買單,真正有內核的東西反而更好賣。

NBD:你認為六神磊磊這個品牌,是依賴個人IP的一個公司嗎?擔不擔心IP老化的問題?

六神磊磊:我的定位比較簡單,我自己就是一個內容創作者。因為趕上移動網際網路,所以可以讓像我這樣的內容創作者在形式上變得多一點,有了知識付費,有了五花八門的東西。

我希望,大家看到我這個奇怪的筆名,想到的不是什麼模式,不是什麼樣的場景,而是想到有意思的內容、好玩的書,這是我所追求的。我覺得寫書不存在IP老化的問題,在網上我這樣的人算年齡大的,但到出版圈我就算很年輕的了。得獎的都是「新銳青年作家」,發獎的前輩對我說「小伙子年輕有為」,所以特別愉快。

(海報素材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記者|溫夢華 丁舟洋編輯 |張海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45c9d4c27c62cb938da4b55d90268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