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險:兩廣總督差點被21歲青年炸死,算錯位置撿回一條命

2022-06-11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好險:兩廣總督差點被21歲青年炸死,算錯位置撿回一條命

1898,戊戌變法。隨著慈禧太后一聲令下,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6人喋血京城菜市口刑場,史稱「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之死,激勵了眾多仁人志士投身尋求救國的道路。

其中,就有一名19歲的廣東青年史堅如。

史堅如,字經如,廣州府番禺縣人,生於1879年。他祖父史澄是進士出身,官至正六品的左中允。父親是一名富豪,不幸英年早逝。史堅如體弱多病,很喜歡看書。廣州是一口通商之地,向來開風氣之先,率先接觸新式思潮。史堅如如饑似渴地接受新式思潮,眼界和思想高於渾渾噩噩的同齡人。

當戊戌變法失敗、「戊戌六君子」被殺的消息傳到廣州後,史堅如拍案而起,憤恨地說:「此老婦可殺也!」這裡的「老婦人」,當然指的是慈禧太后。從那一刻起,史堅如產生了投身反清革命的念頭。

慈禧太后住在京城的皇宮裡,戒備森嚴,要殺她比登天還難。那就退而求其次,在廣東殺一個封疆大吏吧。廣東官職最高的封疆大吏是兩廣總督。1900年,已經加入興中會的史堅如為了配合惠州起義,接下了暗殺兩廣總督的任務。

當時,擔任兩廣總督的人叫是德壽。德壽是漢軍鑲黃旗人,舉人出身,歷任貴州、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廣東巡撫,1899年任職兩廣總督。

當年秋天,史堅如悄然潛入廣州城,在兩廣總督署附近的後樓房街租了一幢房子。接下來,史堅如用望遠鏡對德壽的起居住行進行了周密的觀察,判斷出德壽臥室的大概位置。隨後,史堅如帶著3名興中會同志,拿著鐵鍬、鐵鏟,從房子下面開挖一條地道,目標只有一個:德壽的臥室。

經過一段時間的日夜奮戰,史堅如等人終於將地道挖到德壽的臥室下面。為了減輕工作量,縮短工作時間,這條地道被挖得很狹窄,只能容納一個人勉強爬進爬出。史堅如決定,由自己親自去安放炸藥。

10月27日夜裡,史堅如帶著一桶從澳門運來的炸藥,通過地道送到德壽臥室下面。史堅如點燃導火線後,沿著地道爬回自己的房間,鎖好房門,從容地離開。可是,史堅如與其他同志在撤離現場的時候,並沒有聽到預料中的一聲巨響。這就意味著,那一桶炸藥並沒有被引爆。

這是怎麼回事呢?

史堅如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候如果回去查看情況,會冒很大的危險;如果不回去,那麼這段時間同志們付出的心血將會付諸東流。史堅如反覆考慮後,決定讓同志們先撤走,自己一個人回去後樓房街,查看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史堅如回到後樓房街後,發現炸藥之所以沒有爆炸,是因為導火索受潮,熄火了。這時天色已亮,史堅如估計德壽已經起床,就算炸藥爆炸了,也很難將他炸死,只能第二天晚上再點火。第二天,史堅如沒有離開房間,忍住飢餓和疲憊,堅守到第二天晚上,點燃了導火索後,才再次離開。

為了確保暗殺行動取得成功,史堅如沒有立即離開廣州,而是到附近一名興中會同志家裡等候消息。大約一個小時後,兩廣總督署傳來一聲巨響,聲震全城。第二天,史堅如來到街上探聽結果,卻見德壽並沒有被炸死,而是在氣急敗壞地發號施令,命令手下迅速破案。原來,史堅如等人算錯了位置,使得炸藥沒有埋到德壽臥室的下方,相差了一定距離。炸藥爆炸後,沒有命中德壽的臥室,只是強大的氣浪將他從床上掀翻在地,受了輕微的傷。

史堅如非常失望。由於廣州城局勢非常緊張,只好趁亂離開。可是,史堅如的叔父告發了他,使得史堅如在逃出廣州時被捕。

史堅如是一位很年輕的青年,清廷官員對他進行審訊時,百般籠絡,希望他能夠說出興中會成員的名單。史堅如將計就計,將廣州城內的高級官員寫在名單上,讓清廷官員瞠目結舌。

1900年11月9日,清廷將史堅如處決。史堅如時年21歲。一個花樣年華的青年,為民主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史堅如犧牲後,革命黨人感到巨大悲痛,將他與1895年犧牲的陸皓東相提並論:「二人死節之烈,浩氣英風,實足為後死者之模範。每一念及,仰止無窮。二公雖死,其精靈之縈繞吾懷者,無日或間也。」

這是對一個革命黨人最好的懷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