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某種程度而言,國內的「車市」與「房市」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以汽車行業為例,自從2018年步入存量時代後,「消費升級」便成為行業內高頻出現的詞彙,與之對應的,則是豪華、合資品牌在逆境之下迎來了一波銷量小高峰。然而,當時代背景融入「新能源」元素後,汽車行業發展出現了微妙變化,隨之而來的,則是各個車企的悲歡並不相通。
眾所周知,中型轎車是「消費升級」的主要踏板,其優勢在於,既不會增加過多的購車壓力、養車成本,又能有效改善出行品質和生活質量,更進一步地說,還能帶來一定的品牌附加值。面對新能源時代的衝擊,中型轎車無疑是首當其衝者,但真正研究過9月份的銷量榜單後,才真正理解那句「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如果是挑選特定的單月銷量,特斯拉Model 3有可能短暫地登上中型轎車的銷量榜首,但結合2022年全年,以及最近幾個月的成績來看,豐田凱美瑞則是穩如泰山的霸主。9月銷量21677輛,雖說是正常發揮,但也足夠輕鬆奪冠。即便是在「全民省油」的背景下,凱美瑞仍能在競爭激烈的20萬級轎車市場站穩腳跟,背後既有多年來的口碑積澱,也有產品實力所打下的穩固根基。
緊隨凱美瑞之後,同樣是大家熟悉的大眾帕薩特和大眾邁騰,二者月銷分別為17695輛、17582輛,發揮依舊穩定。事實上,相較於凱美瑞的省油、雅閣的運動,大眾系中型轎車並無明顯的產品標籤,但其在公商務領域的強大氣場,依舊是低調、權威的象徵。放到新能源市場,更是很難有車型能夠與帕薩特、邁騰的「感覺」相提並論。
當然,雖說身處30萬級售價區間,但在中型轎車市場的排名中,「34C」的位置往往都比較靠前,9月份的奔馳C級、奧迪A4L和寶馬3系分別賣出14337輛、13760輛和12757輛,分列榜單第四至六名。不可否認,以上三款車型的「暢銷」離不開終端優惠,但如何能夠將降價轉化為銷量,也是一種本事。
至於位列榜單第七名的本田雅閣,也終於在上個月揚眉吐氣,單月銷量11509輛,距離巔峰時期仍有差距,不過也算是重回主流賽道。事實上,面對競品紛紛「掀桌子」,今年才上市的全新雅閣確實有些吃虧,但隨著市場逐步趨於平穩,雅閣有望找回自己的「標杆地位」。
除了以上車型以外,包括紅旗H5、豐田亞洲龍和紅旗E-QM5月銷量均超過9000輛,同樣入圍細分市場前十之列。值得一提的是,紅旗E-QM5是榜單內唯一一款新能源車型,更多的20萬級新能源轎車,要麼是銷量難以在中型市場登頂,要麼是轉戰至中大型轎車賽道,可見傳統中型轎車仍有著較強的競爭力。由此不難看出,燃油車型並不會在短期內被淘汰,與其選擇別人都說好的產品,一款適合自己的車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