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談及清朝帝王的時候,總是會首先想起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
對於他們如何爭奪皇位,後宮妃子如何爭寵的故事,總是很有興趣。
康熙作為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的父親順治帝,卻英年早逝,活得年歲,甚至遠遠不如康熙在位的時間長。
但是從他的生活來看,僅活了這麼些年,或許並不是意外。
情難自已
清朝的每一任皇帝,似乎都有一個割捨不下的愛妃,在他心中的地位遠遠勝過他人。
而順治帝的最愛,便是家喻戶曉的董鄂妃。
結識了董鄂妃之後,順治不再像以前那樣放縱,而是整日跟董鄂妃一起談詩詞,讀四書,兩個人的感情升溫得十分迅速。
只是他們的這段感情,必然遭受多段挫折。
跟其他妃子生下的那十幾個孩子比起來,這個孩子顯然與眾不同。
所謂愛屋及烏,因為董鄂妃的原因,這個孩子受盡了順治的所有寵愛,原以為他們這個小家的生活能夠幸福下去。
眼看著自己的親生兒子就此離去,感性的董鄂妃受不了這個打擊,整日整日淚流滿面。
茶不思,飯不想,沉浸在傷心的情緒之中的董鄂妃,身形也越來越消瘦。
董鄂妃的離世,對順治而言是致命的打擊,因為她的出現,他才能夠有一方天地躲避原先所有的苦痛。
但順治帝的悲劇,遠不止於此,就在他身體因為種種原因,逐漸垮掉的時候,他又不幸感染上了天花。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天花根本沒有徹底醫治的辦法,又沒有抵抗力能夠對抗,順治帝最終因為病情的不斷加重,早早離世。
皇位未穩
順治帝的父親是皇太極,母親是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後來的孝莊太后。皇太極也是因為自己最愛的妃子海蘭珠逝世,一蹶不振,後來也是早早離世。
皇位的爭奪暗流涌動,最後坐上皇位的便是年幼的愛新覺羅·福臨,也就是順治帝。
當時真正在掌握朝局的是攝政王多爾袞,而福臨之所以能夠坐穩皇位。離不開這位皇叔跟自己母親的親密關係。
怨恨情緒
這種情況哪怕是在多爾袞離世之後,都沒有得到緩解,在此之前一直是傀儡皇帝的順治帝,在多爾袞死後,真正掌握了實權,便開始有些放縱。
除此之外,多爾袞哪怕是離世,給順治留下的陰影仍然存在。他一直生活在母親和多爾袞的壓力之下,在多爾袞死後,更是直接扒了他的墳墓來泄憤。
雖說順治帝留戀後宮,對皇叔有著難以掩蓋的厭惡,但在真正掌權之後,他並沒有成為一個昏庸的皇帝。
細想一下,順治帝這般嚴謹對待公事,又極儘可能寵愛妃子,身體怎麼可能支撐得下。這些都來源於他幼年時候所受到的打擊。
一個年幼的孩子,面對這樣的事實,心理不可能不產生波動,這也是後來他的生活如此不節制的主要原因。
結語
順治帝的一生充滿了悲情色彩,不單單體現在自己剛做皇帝時的憋屈上,他的主要壓力來源於心理。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處能夠躲避世間所有灰暗的港灣,可這處港灣,也因為悲傷早早離世,他似乎又成為了世間那個孤獨的人。
這樣的經歷,本身就造成了順治帝的悲劇。他拖著那樣的身體,本身就不能再在皇位上坐多久,又因為感染重症,無法醫治,最終便是早逝這樣的結果。
似乎坐在皇位上那一刻開始,順治帝的人生就儘是悲劇,而在那短暫的歡樂過後,他也沒有了堅持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