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北京學區房一樣競爭激烈的,還有深圳學區房。
深圳家長為學區房降級下跪,教育局緊急調查降級小區的房產性質、土地用途。圍繞在深圳學區房的新聞,從不間斷,甚至鬧出了國土局晚上進小偷的傳聞,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不得不發文回應。
近日,有媒體報道,深圳福田區的兩個小區相隔一條街,卻因所屬的學區不同,兩個小區同等戶型的房源單價差高達8萬元。此外,由於目前深圳各區的義務教育均實行積分入學,因此學區房的溢價也蔓延到了租房者身上。
有家長表示,為了讓孩子上名校,自己直接簽了五年的合約,給孩子攢積分。
而他的孩子,距離上小學還有三年多的時間。
01 天價老破小的學位之爭
為了讓孩子上個好學校,深圳的家長一直都很拼,深圳的學區房更是數次登上熱搜榜單。
以深圳市竹園小區為例,始建於1985年,對標深圳高級中學(深圳四大名校之一),即使是某些房屋已經失去居住功能,房價依舊能跟深圳市某些頂尖豪宅叫板。2019年4月16日,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公布了2019年的初一新生報名指南,提出對同片相鄰的中小學採用對口直升政策。
如果按照這個政策,竹園小區的學位可能就要從深圳高級中學初中部(以下簡稱:深高初中部),轉換成排名略低的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第二附屬中學。雖然當時只是個捕風捉影的消息,卻讓竹園小區的業主們憂心忡忡,寫下了一紙《竹園小區業主請願書》,稱「(對於學區的改動)我們全體學區內業主將堅持不懈,廣為申訴,直至解決」。
最後學區劃片結果下來,竹園小區保住了深圳高級中學的學位,這事才算是暫告一段落。
只要家長還抱有名校夢,竹園小區的房子就不愁賣,價格自然還是保持在高位。但沒想到的是,今年竹園小區的學位又出了新篇章。
5月29日,具有深高中學初中部學區房資格的泰安軒、竹園小區、財富廣場、泰然公寓、安華小區等五個小區的部分業主,收到了「初審不合格」的消息,基本等同宣判自家孩子跟名校無緣了。
為了保住名校的學位,這些家長直接跑到當地教育局的門口,下跪維權了。
下跪維權的聲勢浩大,也順勢上了熱搜,震撼住了深圳市教育局。很快教育局就發布了通知,將「不通過」更改為「待定」,準備研究調查後再做決定。而除了上述5個小區外,同樣失去名校資格的還有泰康軒、杭鋼大廈、有色大廈。
核定小區房產性質、土地用途是關鍵,結果在調查過程中,卻傳出「國土局進小偷,資料被盜「的消息。隨後,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官方表示,的確有業主擅入管理局,但資料並未出現丟失。
只能說,為了孩子念名校,家長們是真的很拚命了。
而經過這一波周折,最終竹園小區、泰安軒、泰康軒這3個小區保住了自己的學位資格,仍按照「一類(80分)」計算入學積分,而其他5個小區則按「三類(70分)」算分,直接落後一大截。
這裡面不乏天價老破小,十萬一平是常態,此次直接被降級,估計房價在不久後也可能跟著降級了。
學區房的溢價並不稀奇,尤其是在深圳推行積分入學之後,這份溢價甚至蔓延到了租房人群中。某位家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為了孩子能讀名校,以8000元/月的價格租了一處60㎡的老破小,直接簽了5年的合約。
深圳學區之間的廝殺,素來激烈,該家長所租住的百花片區有著深圳實驗學校(深圳四大名校之一)的學區,深圳的天價學區房多出於此,均價12萬/㎡的學區房在這裡隨處可見,與北京西城區不相上下。
而學位之爭,也在百花片區上演。同屬於百花片區的百花園小區和園中園小區,就因分配的學區不同,直接導致小區之間同等戶型面積的房源單價差達到了8萬/㎡。
02 學位資源緊缺的深圳
坐擁名校,就等於抓住了房價升值的秘密,總有家長為了名校前仆後繼。
在此前,就有一對深圳的夫妻對站長表示,為了孩子以後的教育,兩口子從布吉(深圳市龍崗區)搬去了福田區,買了一套套內面積不到60㎡的老破小,陽台朝東開,兩頭不通風,唯一的優勢就是戶型勉強還算方正,收拾收拾也湊活。
而他家的孩子,現在還不到兩歲。
千辛萬苦買下一套學區房,只是為了孩子能在積分入學時,比別人高一點兒,畢竟深圳市的學位非常緊張。以深高初中部(南校區)為例,這幾年的入學門檻不斷走高,2017年的入學積分還是83分,到了2019年就上升至98.7分了。
獨生子女多給分,購房(租房)時長也加分,再加上房屋性質的基礎分,東拼西湊就是孩子的入學資格。而名校的入學門檻卻在逐年增加,讓很多家長不得不提前做打算,學區房的概念自然越炒越火。
究其原因,深圳教育資源不足仍然是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在過去的幾年間,深圳市的小學生入學人數,已經超過了北上廣這3個老牌一線城市,學位缺口是深圳的現實問題。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市小學、中學的數量,在4個一線城市中處於較低水平,每10萬常住人口僅擁有2.64所小學,2.99所中學。
對於絕大多數出生在深圳的孩子來說,能否順利地考入普通高中,是他們在升學路上的一大挑戰。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市中考的普通高中升學率僅為48%,而剩下的深圳初中生則被分流到中等職業學校。
作為一座新興城市,在人口密度超過北上廣的前提下,深圳市的教育資源卻並沒有跟上。被學位困擾的家長們,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砸錢入手學區房,讓孩子擁有去名校的資格;二是撤離深圳,去其他教育資源更為充足的城市。
在學區房的市場上,深圳的需求要遠大於北上廣。
而深圳學區房受追捧的背後,是冷冰冰的現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1Z-n3IBd4Bm1__YXS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