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飢餓時,會感覺到手抖、心慌?這或與3個因素有關

2022-08-23     本草世界

原標題:為什麼有的人飢餓時,會感覺到手抖、心慌?這或與3個因素有關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飢餓的感覺,當我們在感到飢餓時,不僅肚子會發出「抗議」的聲音,有時還會覺得四肢沒有力氣。

這是由於消化系統當中的食物已經被人體吸收乾淨,此時的血糖值相對平時來說會低一些,到了飯點後,我們的大腦就會發出飢餓信號,當身體接收到信號時,就會開啟自我保護機制,為了節省身體的能量,便出現了四肢無力的現象,一般來說,這種現象在進食後會有所緩解。

在日常生活當中,有的人感到飢餓時,還會出現一系列的異常現象,例如手抖、心慌、睏倦、頭暈等,這些現象比四肢乏力更加嚴重,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從醫學的角度上來說,這或與3個因素有關。

1.甲狀腺異常

甲狀腺是人體中的腺體器官,它的個頭並不大,但它對於人體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承擔著幫助人體分泌甲狀腺激素的工作,只有當我們身體中的甲狀腺激素水平正常時,才能更好地維持身體各項器官與系統的正常運轉。

若是甲狀腺出現了異常,就會影響到甲狀腺激素的正常分泌,在這種情況下,食物的消化速度也會受到影響,當體內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時,就會導致我們出現提前飢餓的情況,並且有時還會伴隨手抖心慌等現象的出現。

2.低血糖

低血糖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病症,當低血糖發作的時候,很容易使人出現手抖心慌、頭暈目眩、疲倦乏力等現象。

對於低血糖患者來說,若是兩餐之間的時間間隔太久,同樣容易出現上述症狀。在通常情況下,這種症狀在補充能量後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3.營養不良

一部分人平時的飲食結構比較單一,這就會導致體內的營養失衡,從而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這通常表現為體型消瘦、頭髮枯黃。

當人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時,就會在飢餓時感覺到心慌、手抖、頭暈。若想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就要積極改善自己的飲食結構。

由飢餓引發的一系列不良症狀並不好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想避免出現這些不良症狀,就需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幫助身體形成固定的生物鐘,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飢餓的頻率。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養成少食多餐的飲食習慣,這也是一個有效避免飢餓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大腦就會持續接收到「已經吃飽」的信號,從而避免發出飢餓信號,這可以從根源上防止心慌、手抖、乏力等不良症狀的出現。

【本圖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宴清,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1754b140e5de95c5a6a1af4b1ef4c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