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老伴的老人,如果兒子兒媳討厭你,是因為「五種壞習慣」

2023-11-28     布衣粗食

原標題:失去老伴的老人,如果兒子兒媳討厭你,是因為「五種壞習慣」

人過了六十歲,就會有這樣的打算:只要老夫妻都健在,還能自理,就不麻煩子女;若是老伴走了,剩下的那個人,才去依靠子女,走不動就住在子女家。

按照孝順的邏輯去推斷,作為單身、孤獨、病痛的老人,應該每天有人問候,熱騰騰的飯菜也是有的。

多數的老人,也會選擇住在兒子家,而不是女兒家。這和傳統習俗有關。

真正住進了兒子家,老人就會發現,自己處於悽苦的狀態,仍舊 被兒子兒媳討厭。

不要急著責怪兒子兒媳,應該看看自己有什麼壞習慣,導致了家庭的不安寧,帶來了兒媳的不滿。

以下幾種壞習慣,老人若有,請儘快改正。

01

不講衛生:生活過得很邋遢。

有的老人,一輩子都是在老伴的關照下,穿衣、吃飯,家務活從來不幹。一旦沒有了老伴,自身就變得特別邋遢。

雖然兒子兒媳也會提醒老人注意打扮,平時把衣服褲子洗一下,但到底不如老伴那麼貼心。因而,老人的身上,還是不夠乾淨。

有的老人,過分節儉,什麼都不捨得扔,還什麼都往家裡扛。導致兒子的家裡,到處都是塑料瓶、紙箱等,味道特別難聞。

有的老人,不洗腳,不沖廁所。反正之前也是獨居,和兒女沒有關係。但是住進兒子的家,這些行為,都是不可理喻的。

不愛乾淨的老人,坐等兒子兒媳來幫忙清理的老人,被討厭,也就不奇怪了。

02

不講口德:逢人便說家醜。

老人住進了兒子家,看到了兒子家的「各種缺點」,也發現兒媳沒有當初那麼好,甚至兒子兒媳常常吵架。

看到了家庭的醜陋面,老人就在小區里,說三道四,導致小區里的人,對兒子兒媳指指點點,令人脊背發麻。

家裡有風吹草動,就是中午吃了什麼菜,老人都要告訴左鄰右舍。似乎,一家人什麼隱私都沒有了。

若是家裡有孫子,老人還會說孫子多沒有用,多不如別人。言外之意,兒子兒媳的教育水平很差,未來看不到希望。

吃喝都靠兒子兒媳,嘴裡卻頻繁冒出「各種差評」,誰能受得了?

更何況,在城裡,和農村不一樣,人與人之間不太熟悉,難以共情。老人錯把外人當親戚朋友,肯定行不通。

03

不講真情:隨意開始黃昏戀。

從兒子的角度看,若是父母之中,有一個人先走了,那麼 留下來的人,就更好地照顧,接到自己家來,也是可以的。

但是發現留下來的那個老人,一溜煙就找了新的老伴,兒子的想法,立馬就改變了。

總不能讓爸爸或者媽媽,帶著新的老伴,住在兒子家吧。這樣的相處方式,太尷尬了。

當老人住在兒子家的時候,還在到處找黃昏戀,周圍的人,難免會留下閒言碎語;兒子會很沒有面子。

並且,黃昏戀可能導致老人的家財丟失,錢財被騙。哪能不擔心呢?

在電視劇《都挺好》里,蘇大強失去愛人之後,就和保姆小蔡戀愛,還還準備把房子過戶給小蔡。引起了幾個兒女的憤怒,家庭開始鬧翻。

現實生活中,也如電視劇里的情況一樣,隨意的黃昏戀,是不能被接納的。

靜下來想一想,老人今天帶著一個新女友,讓兒子兒媳喊「阿姨」;明天老人帶著一個老男人,讓喊「叔叔伯伯」,內心有多難受?

要麼踏踏實實戀愛,要麼簡簡單單地單身,別多情。這是老人的自律。

04

不講規則:家財分配太任性。

有一個詞語,叫「吃裡扒外」。這是貶義詞,多半用來罵人。

可是有的老人,就這樣做了。

比方說,老人住在兒子家,兒子管飯,還管睡覺。平時也會給零錢,讓老人自己買點吃的。

老人呢?把錢都留下來,偷偷給了女兒女婿。

兒子買了很貴的水果、肉等。老人拿著,送到了女兒家,或者另外一個兒子家。

老人住兒子家,把自己的老房子和存款,卻轉移給女兒或者另一個兒子。

看起來老人是借花獻佛,其實是「內外不分」。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

若是把家庭的規矩搞亂了,老人按照自己偏心的做法去處理家庭關係和財產,難免要被討厭。

也許老人的錢財不多,但是公正的態度,比金錢更重要。

05

不講科學:對生死特別迷信。

我個一個朋友,講述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朋友的父親過世之後,母親就和朋友一起居住。

每逢節日,一家人團聚,母親會在旁邊多擺一個碗,一雙筷子,還說:「這是留給你爸爸的。他也要回來過節。」

一開始,大家都很理解,畢竟失去丈夫的苦,擺在那裡。

可是母親長期這樣做,讓大家吃飯的時候,特別不好受。離別的痛苦,被一次次挖出來,無形地放大了。

若是阻止母親這樣做,母親就鬧騰,說大家不孝順,說對不起父親。

朋友的母親,還很怕生老病死,動不動就在家,燒香燒紙錢,家裡也煙霧繚繞。

其實還有比朋友母親更厲害的人,可以在家裡設法壇,請道士來作法。想起來就頭皮發麻。

對於祭祀,我們是需要的,但更要相信科學。

總得朝著未來走,而不是沉迷過去的痛苦,找出一些爛人爛事。

06

作為老人,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開口就責怪兒子兒媳不孝順。

其一,贍養要公平,兒子女兒都一樣。別讓兒子被道德綁架。

其二,老人要養成講衛生,少嘮叨的習慣,懂得尊重晚輩。

其三,別把女婿兒媳當外人,別干預晚輩的愛情。

其四,潔身自好,別做缺德的事情,別隨意開始戀愛。

失去了老伴,確實是很痛苦的事情,但終究要向前看,日子還要好好過。

從六十歲開始,就要謀劃餘生的一切,丟掉生活中的陋習。

兩代人相處,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減少的。

最後,願所有人,學會彼此善待。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11239fe4ca767f0c8a10a29d8b64a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