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說」第二十七期

2023-01-19     速新聞

原標題:「先鋒說」第二十七期

「先鋒說」第二十七期

1月17日下午,由宿遷市委組織部主辦的第二十七期「先鋒說」沙龍活動在市委黨校舉行。本期活動以優秀黨課主講人 「學思踐悟走在前」為主題,7位來自不同戰線、不同崗位的優秀黨課主講人講述了在黨課宣講路上的故事與收穫。與會人員紛紛表示要常修常煉、常學常新,力求講好身邊事、講明新觀點,讓新思想、新精神、好聲音在西楚大地響徹、迴蕩。

現在,一起走近這些優秀黨課主講人,聽一聽他們是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當好一線宣傳員,傳遞黨的好聲音

沭陽縣汽車運輸有限公司工會主席 吳文玲

保持初心,牢記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創建黨工同建「四帶」工作法,先後開展了「黨史送學到車間 真情服務到一線」「黨員志願上街頭 宣傳防疫入人心」等宣講活動,把理論宣講與本職工作有機結合起來。

保持細心,認真完成每一次宣講任務。堅持加強學習、提升自己,認真選題、仔細備課,創新宣講形式,廣泛收集事例,將黨的創新理論講清講透,緊貼聽眾需求,採取有針對性的宣講形式、語言形式,讓宣講更具感染力,「接地氣」「有溫度」「聚人心」。

保持恆心,為宣講事業多作貢獻。始終保持對宣講工作的熱愛,用真情和恆心應對一次又一次挑戰。參加江蘇省第三屆紅色故事宣講大賽期間,馬不停蹄地搜集素材、寫稿件、做視頻、配音樂等,憑藉著對宣講工作的一腔熱忱和不懈努力,在黨組織的關心培養下,最終躋身全省10名志願組「金牌講解員」。

補腦 提氣 共鳴 共情

泗陽縣檔案館編研科科長 姜雲路

從時政重點中找主題。黨的二十大精神內容十分豐富,只有堅持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反覆揣摩,才能知其所以然。在宣講中,常常運用比較法來梳理和找尋歷史和現實的契合點,幫助聽眾在有限的時間內理清思路、抓取要點。

從工作中找選題。深入挖掘黨史故事的精神實質,更多汲取同當代實踐相通的紅色力量,用富有縱深感的小故事講好大主題,宣講中靈活切換內容,以歷史的豐富性和現實的偉大變化突出主題。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靈活使用採集到的紅色歷史資源,把黨的精神譜系、黨和人民群眾的密切關係、黨的理論方針串在一個個感人的黨史故事中,從而使宣講能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講出「有聲有色」的黨史故事。要善於講故事,用通俗、大眾化的表達方式,講出「有聲有色」「可親可近」的黨史故事。作為項目負責人,研編了《新四軍三師政治部唐堅烈士文稿》,製作了唐堅日記專題片,同時組織學生、黨員等社會各階層人士朗誦唐堅烈士日記,生動傳播紅色文化。

「百姓話」講活「新思想」

「務實幹」串成「幸福鏈」

泗洪縣石集鄉新汴居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 史蘇文

從「上」到「下」學起來。先學深學,把各種理論知識學深學透,系統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結合工作歸納總結,抓住鄉村振興部分精髓,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發揮「頭雁效應」、表率作用,積極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社區、進小區。

由「表」及「里」活起來。發揮好政治生活館、農民培訓中心等教育陣地功能,創設「田園課堂」;突出黨建特色,把新型農村社區治理的創新做法、經濟發展的探索實踐、為民服務的方方面面融入到黨課之中;注重每一次理論宣講、觀摩組織、群眾交流,把黨的理論、方針政策講到黨員群眾心坎上,回應黨員思想困惑和難題。

由「虛」轉「實」幹起來。黨建工作要抓牢,每年年初開展「晾曬承諾」活動,用一條條細緻翔實的年度工作目標為群眾送上「定心丸」;村居發展要抓好,在田間宣講會上,根據村民的建議建成石集鄉家庭農場服務中心,積極開展項目聯建,壯大集體經濟收入;為民服務要抓實,積極解決群眾在吐槽會上提出的「煩心事」,在「四雙共建」經驗的基礎上,謀劃黨建引領新型農村社區治理。

理論宣講定初心

宿豫區委宣傳部理論宣教科辦事員 李翔宇

與挑戰為伴,初入宣講門。起初在宿北大戰遺址公園擔任講解員,面對近萬字的演講稿,每天苦讀苦鑽,查找整理材料,了解宿北大戰這一段歷史,為講解增強了信心。從此,堅持學習歷史知識,通過「走近」歷史、「走近」英雄人物,來為自己的宣講增添「厚度」。

與群眾為友,當好宣講人。從講解員到宣講員,演講舞台轉換到了田間地頭、大樟樹下,於是積極適應角色轉變,在撰寫宣講稿時,突出互動性、親切感和參與感,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來宣講黨的理論政策,堅持理論宣講「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

與榜樣同行,爭做篤行者。先後宣講了抗日英烈巫恆通,抗美援朝戰士李征明、張桃芳的革命故事;深入走訪並講述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王愛東、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包斌陸一軍夫婦的感人故事,榜樣的力量讓我更加堅定了入黨的決心和做好宣講工作的初心,持續製作黨員群眾喜歡聽、聽得懂、記得住的優秀黨課作品。

深學細悟 深情講課

宿城區委宣傳部二級主任科員 孫士福

深學細悟,尋找講課興趣點。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後,先後多次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原文,重點部分劃線深學,仔細體悟深刻內涵,利用「學習強國」等平台,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興趣點進行歸納總結。

融史細講,激發聽眾關注點。注重了解《中國共產黨江蘇省宿遷歷史》第一卷(1927—1949)、《宿遷市志》、《宿遷市宿城區志》等地方文史知識,搜集宿遷各部門、鄉鎮、村居歷史資料和各種原始文獻。在上黨課時,以小點切入,根據授課單位實際和授課對象狀況,靈活融入黨史故事、地方故事、先進人物故事等,讓聽眾既能學到黨的理論政策,又能學到地方文史知識,增強黨課吸引力。

激情宣講,營造課堂高亢點。授課前多做功課,保持樂觀心態;授課時多採取走動式講課,保持良好狀態,用「帶土味」「冒熱氣」的群眾語言,講述群眾身邊的故事;授課中激情宣講,多採取互動式交流,保持高昂神態;授課後及時交流反饋,吸取經驗、總結不足。

讓黨課走「新」更走「心」

宿遷經開區黃河街道九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王振民

選題要精準。選題上,堅持按「需」選題。黨課前,主動走到黨員群眾中,聽取他們的意見,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與社區「兩委」成員、網格員、黨員樓棟長進行座談交流,將黨課與社區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寓教於人、寓教於事,有針對性地進行選題、備課。

語言要適眾。堅持書面語和大白話相結合,藉助大家耳熟能詳的諺語、成語、寓言故事等來輔助理解,將大道理「翻譯」好,既不脫離原汁原味,又不誇大或縮小原意,讓黨員群眾聽懂「講什麼、為什麼、怎麼做」,更要在宣講中解決好黨員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急難愁盼」。

形式要多樣。線上開設微視頻黨課,線下針對普通黨員「工與學」矛盾,開設「小區燈課」;針對老黨員和行動不便黨員,堅持送「理」上門;針對幹部黨員時間忙,推出會前「理論一刻鐘」微黨課。課程中,經常採用「一人主講、多人參與」的形式,不搞「一言堂」,讓課堂活起來、黨員動起來。

用學術講政治 以熱忱赴講台

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室教師 張瓊

用學術講政治。黨校主要任務就是培訓教育黨員幹部,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黨性修養和能力素質。這一點決定了要用學術講政治,要對黨的思想理論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進行學理闡釋,講出「所以然」,用理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引導學員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滿懷敬畏與熱忱。要善於觀察,懂得共情,觀察在講授過程中學員的神情狀態,適當調整授課節奏與方法。切忌刻板、教條、學究式的解讀,避免課堂氣氛壓抑、沉悶,讓學員產生反感與牴觸情緒。

講全講准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凝心聚力、繼往開來,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闡釋,宣講人員務必做到講全講准、講深講透,並通過擲地有聲的宣講,強化每一位黨員幹部、群眾對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不斷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接下來,與會人員圍繞 「如何講好黨課」相關主題集思廣益,暢所欲言——

話題一:

在黨員經常化教育中如何發掘推出高質量受歡迎的黨課?

沭陽縣汽車運輸有限公司工會主席

吳文玲:

注重積累,增加知識儲備。要多知多懂,在日常工作中積極收集積累素材,緊跟時代步伐和群眾需求,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相關知識,將其運用到講課實踐中。

精心備課,提高授課針對性。在開展黨課前摸清授課對象、熟記授課內容、確定授課形式,因人而異選好授課方法,讓聽眾坐得住、聽得進、記得住,同時結合聽眾和現場環境實際情況,在語言上和形式上靈活把握,使授課達到理想效果。

經常總結,改進指導實踐。課後與黨員開展互動交流,答疑解惑,收集意見建議,思考改進措施,努力提高授課質量。

宿遷經開區黃河街道九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王振民:

內容接地氣。不斷增強理論功底,靈活運用書面語、口語、肢體語言,化繁為簡,努力把大道理講准、小道理講實、老道理講新。

認真備好課。堅持做到內容充實、觀點精闢,梳理總結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提請分管黨建領導把關,共同研究提高備課質量。

調動積極性。在課堂上注重互動交流,調動黨員情緒,讓黨員活躍起來,真正參與到黨課中來。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豐富講課的載體形式。

宿城區委兩新工委副書記

張雪:

小切口呈現大視角。結合重大歷史事件和當下最新理論成果,調研了解黨員關心關切,找准小切口,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用冒熱氣的素材闡釋新主題。

小故事講述大道理。注重用身邊小故事、小事例講好講透新紅色故事,更好地用「接地氣」的語言和形式講述新理論。

小改變發揮大作用。創新模式、協調資源、搭建平台,讓黨課由聽人講向我來講、由灌輸式向互動式改變,營造人人是老師、人人上講台的氛圍,廣泛發動、廣泛學習,匯聚人氣、匯聚人心,用實打實的聚人氣成效激發新活力。

話題二

如何把黨的基本知識、光榮歷史、優良傳統和創新理論講生動?

宿城區委宣傳部二級主任科員

孫士福:

多學習。時代不斷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不斷地發展完善,只有多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中央的要求,跟上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新的工作部署。

多積累。黨的光榮歷史、優良傳統是一個長期積累發展的過程,要多積累知識,才能讓講課基礎更加紮實,讓講課技巧信手拈來。

多活用。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靈活使用理論知識,轉換授課方式,善於使用老照片、老文獻、老視頻,充分發揮這「三老」的作用,更好地講好黨課。

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室教師

張瓊:

要具備理論基礎。平時要養成多閱讀、多學習的習慣,對黨的思想理論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進行學理闡釋,重要的是回到經典著作當中、回到光榮歷史當中、回到創新理論當中,去尋找價值的承載和支撐。

要具備授課技巧。觀察學員的神情狀態,適當調整授課節奏與方法,運用歷史分析、現實分析等方法,將黨的基本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運用體驗式教學,讓每個人都參與到課堂之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課程講述得更加生動。

泗陽縣檔案館編研科科長

姜雲路:

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堅持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倉中有糧,心裡不慌」。

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語言表達要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生動形象,多講群眾聽得懂的感人故事、身邊故事,善於用家常話講活大道理、大白話講透大理論。

要用生動鮮活的方式。用多樣化載體靈活宣講,力求做到有聲音、有數字、有圖片、有音樂,藉助多樣化載體實現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表達,融入各種主題活動和喜聞樂見的活動,以講帶學、以學促講。

話題三:

怎樣在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建功新時代中做好典型示範作用?

泗洪縣石集鄉新汴居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

史蘇文:

有堅守精神。把千家萬戶的事做好了,群眾滿意了,基層工作才算合格。在基層一線堅守20餘載,堅持登門入戶,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

有為民情懷。保持為黨工作的情懷、為民服務的情懷、幹事創業的情懷,努力做一個讓黨委放心、讓黨員信任、讓群眾滿意的村黨支部書記。

做好示範引領。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讓基層黨務工作者的奮鬥有了明確目標、努力有了精準方向、幹事有了激情動力。要做好示範,帶領黨員群眾一道齊心協力,在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之路上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宿豫區委宣傳部理論宣教科辦事員

李翔宇:

要深學篤行。要學原文、讀輔導報告、研專家解讀,在深刻理解素材的基礎上,再去準備文稿,從學習者變為主講人,既要轉變角色,還要做多講多記、常改常新的實踐者。

要守正創新。講全、講准、講好黨的創新理論,創新宣講形式、宣講方法、宣傳載體。

要深入群眾。對飯店一道菜最高的評價是有家裡的味道,要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通俗地解讀黨的創新理論和相關政策,說百姓話、知百姓事、想百姓想,讓老百姓喜歡聽、聽得懂、記得住。

信念需要常修常煉,

理論需要常學常新。

新的一年,

讓我們從富有時代性和創造性的

黨課宣講中,

凝聚起幹事創業的強勁動力,

在學思踐悟中領會精神實質,

讓黨員更強,讓基層更穩,

讓民心更齊!

策劃:胡贛江 徐海濤

統籌執行:陳雷 卓偉嵐 張媛媛 張甜甜

文字:侯蘇雨 徐可

圖片:楊群編制:王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0e05a8c65aad511b2e8d269e85c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