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一言不合就原地爆炸,這樣的孩子一定是被慣壞了嗎?

2019-08-14   育兒琦說

一言不合就滿地打滾

前天帶著屁兜去逛商場,在門口孩子看到個東西想要買,我剛說了句「不行」,還沒來得及向他解釋原因,屁兜就立刻開始躺地打滾鬼哭狼嚎了,場面十分尷尬,沒辦法只好強行拖他走了……

閨蜜向我吐槽道:「其實這個東西也不是不能買,假如屁兜好好和我說了,還是有買的可能性的,但連我解釋都不聽,就突然崩潰的樣子,著實讓我受不了啊!」

孩子發生這樣的情況,有以下2種可能

一、就是俗話說的「被慣壞了」

平時都是一哭就被滿足了,所以讓孩子形成了這樣的邏輯:想要什麼東西,就需要用「哭」的方式,若是哭後還沒有要到,那就是「哭的力度不夠」,需要加把勁兒用力哭,等哭到海枯石爛,鬧到雞犬不寧,那就什麼都有了。

以「哭鬧」充當武器,這樣被慣壞的熊孩子是有很多的,但這未必能概括所有的情況。

有很多孩子,其實平時的規矩也都挺好的,許多時候也能聽道理,不任性的,但也總有那麼某一個點,突然什麼都聽不進去了,直接崩潰大哭,讓人始料不及。

你說這是慣壞了嗎?這平時壓根就沒慣著他呀!

你說這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嗎?但一言不合就原地爆炸也真是讓我懷疑人生的。

像這種發揮不穩定的孩子,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往下看

二、孩子是敏感的「性情兒」

在說孩子的事情前,先講一個我小時候的故事。

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班主任是一位很嚴厲的中年女性,班裡的小夥伴沒有人是不怕她的。就是有這麼一上午,我做什麼都不順利:早上遲到了幾分鐘,剛巧被班主任撞見,於是被訓了一頓;昨天的考試卷髮下來了,成績很不好,回家不知道該怎樣給家長交代,想著想著就在課上睡著了,又被老師點名罰站;中午放學時被留下來補卷子,等出來的時候學生們都走光了,實在太餓了,就去校門口買盒飯,之後才發現,我想吃的菜已經沒有了,只能買一點剩菜殘羹,賣飯的叔叔說可以給我算便宜點。

打過飯我看了一眼,發現上面有2塊很大片的紅蘿蔔,這是我最最最討厭吃的東西(沒有之一),就是這2片紅蘿蔔讓我崩潰了,特別想哭,可我越是想憋住,眼淚越是流得厲害,賣飯的叔叔一看我這樣,趕忙說:「我不收你錢了,飯你也可以拿走哈!」

之後的我就像洪水決了堤,哭得更厲害了,趕忙丟下錢一路飛奔跑回家,坐了一會兒我才慢慢緩過來。

後來想想,我覺得自己太沒出息了,這麼大的人竟然因為挑食(對紅蘿蔔不知道怎麼了,聞到那味道整個頭都不舒服,心裡還犯噁心,但對白蘿蔔就不會這樣)而哭,哭就哭了唄,還當著那麼多陌生人的面哭,真是太丟人了……

後來我才明白,紅蘿蔔只是一個導火線而已,我是因為心裡被一上午不順心的事情壓得喘不過氣來,急需要吃一頓好吃的來安慰一下自己,但當這麼一個簡單的願望都落空時,情緒就繃不住了。

相信每一個人的人生經歷中,也都有過類似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時刻——在許多困境中都能咬牙抗住,但卻被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搞得情緒失控,心態崩塌。

成年人的這種感受,小孩子同樣也會經歷,尤其是那些平時就比較守規矩的孩子,反而更容易會出現這種情況。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樣的孩子太過於「約束自我」了。

特別是那些本身就很敏感的「性情兒」,在有微小的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在聲音、圖像過度刺激的情況下,在感到陌生不安的情況下,在自己不喜歡的社交場景中,都會極大程度的消耗掉他內心的能量,突然崩潰的時候也就會特別多。

他可能被商場裡聒噪的聲音吵得太久了,可能經過幾個小時的玩耍後又累又睏了,也可能是已經懂事的聽從了一個又一個讓自己不那麼開心的安排,現在只剩半滴血吊著精神時,之後你的一句像平時那樣輕飄飄的拒絕,就會直接「要了他的命」!

孩子此刻的哭鬧未必是因為買不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最有可能的是想借這個機會,宣洩一下積壓在心中的壓力及情緒。

並且這種由多個小事所積累出來的情緒,是很難說清楚的:大人看孩子沒有哭鬧,也就沒有在意,等到孩子突然情緒崩潰時,那個波濤洶湧,得肆虐好久才能平靜下來。

這個時候,不明就裡的大人還以為孩子在無理取鬧,其實此刻的孩子也是有口說不出,滿是委屈與羞愧,著實也很可憐。

所以,為了防止大人與孩子都很崩潰的情況出現,做到「平時預防」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帶著敏感的孩子出門時更加需要注意。

對待一言不合就情緒崩潰的性情兒,家長應該怎麼辦

家長不光要關注孩子餓不餓冷不冷,還要多觀察孩子的表情,注意他的情緒變化。若是放鬆狀態的,那就說明心情還不錯;若是眉頭緊皺擺著一張臭臉,就算沒有哭,那也是心情不太美麗,需要及時給他充充電。

至於如何給他「充電」,那就要看你家孩子平時的喜好了。

有的孩子喜歡去戶外撒歡兒跑一下,有的孩子就喜歡安靜待在讓自己有安全感的環境中,有的孩子喜歡吃點自己愛吃的東西,有的孩子喜歡看書玩個玩具。無論是哪種方式,找個適合你家孩子的就好。

但是,有一個「充電」方式是萬能的,它就是「愛的抱抱」。

擁抱可以讓身體分泌出多巴胺,讓糟糕的情緒快速消解掉,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孩子在不開心或是走累的時候,非要爸爸媽媽抱著走的原因了。

若真的發現孩子的心情不太好,也不一定非要抱著他走,你還可以找個地方坐下來,把孩子摟在懷裡,和他好好說說話,這樣他的心情也能很快好起來。

除了多觀察孩子的臉色外,也要多注意和孩子描述這些細微的情緒,例如:你的臉色不太好,你是不是「心情不好」/「有些煩」?來,媽媽抱抱你,等一下你就好了。

當你主動做出這樣的描述,孩子下一次再有此種心情時,就知道要告訴你了,你也能做好準備,以防崩潰的事件再次發生。

當然,若是一時疏忽還是沒能防住「孩子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崩潰——怎樣做都不滿意,怎樣說都不聽,就只會哭哭哭」,此時不要責怪孩子不懂事,也不要給他講大道理,也不需要著急地用物質去滿足他,只需要找一個人少安靜的地方,讓他盡情地哭,你什麼都不要說,抱抱他,讓他把情緒宣洩出來,可能臉上還掛著淚水呢,他笑容就已經出來了。


讓孩子明白:無論是誰都不可能一直是開心高興的,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每當你想哭的時候,不需要借題發揮,也不需要有什麼特殊的理由,就直接盡情哭一場吧,等你哭完了,心情也就好了,而媽媽會陪在你身邊,給你最溫暖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