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軍|​「家有女兒」43:「爸比,我們去長白山挖人參吧?」

2023-05-20     校長傳媒

原標題:楊樹軍|​「家有女兒」43:「爸比,我們去長白山挖人參吧?」

【楊樹軍專欄】

「家有女兒」43:「爸比,我們去長白山挖人參吧?」

原創作者|楊樹軍

「這隻小貓為什麼躺著?」

「因為它睏了呀。」

「它為什麼會困?」

「因為它玩了一天很累了。」

「累了為什麼就會困?」

「#¥%&*#@@……」

孩子隨便一個問題都能追溯到宇宙的起源,大人怎麼辦?一勞永逸法是這樣的——你長大之後就知道了——那我什麼時候長大呀?——你長大之後就知道了……全劇終。

我們從一開始就被告知,要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可是架不住他一天到晚提問,而大部分問題根本就是胡攪蠻纏,毫無價值。大部分情況下,孩子們在問「為什麼」的時候並不是真的想得到答案,他僅僅是想表達——或者是想維護跟你的某種親密關係。他的大部分惡作劇也只是對你不關注的抗議,這種抗議延續到課堂上,就是他拚命舉手,但並沒有要表達的內容。

但父母們比拼的可能就是耐力。你的容忍度比別人更高一點……你終於等到有價值的問題了——「車軲轆為什麼是圓的?」於是,你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了一個三角形或正方形的車軲轆,感受了一下不同車輪滾動的速度。

你家孩子從此愛上了科學,長大後當上了科學家。

只有腦袋燒壞的人才會這麼想吧?孩子們這時候需要大人充當的就是一個迴音壁,藉助它可以幫助他們探索自己的想法。至於科學家什麼的,那只是你的小心思。

更多的時候,父母的功能就是去幫他解決問題、化解尷尬甚至是危機。肯德基餐廳里,一家四口,兩個七八歲的女孩穿著同款的紅色連衣裙,像是雙胞胎,看起來都漂亮極了。爸爸去取餐,媽媽分別為她們挽起袖子,女孩的神情全是對食物的期待。

一大盤食物來了,一個女孩伸手去拿飲料不小心把飲料倒在了自己身上……「我提醒你多少次了,為什麼老是這麼不小心?」誰都看得出,這個媽媽只是想表達關切,但話一出口就成了指責。

其實我們都沒有學會跟孩子說話——你至少不用老是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跟孩子聊廢話的時候你才更像爸爸媽媽。尤其重要的是,當你用玩笑的方式和語氣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完全放鬆的,在這種情況下,他才會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說出來。

家長是一個跟爸爸媽媽完全不同的身份。不管孩子說到什麼話題,家長總有辦法把話題引到學習上,或者時刻想著要教導他一番。你一上來就把天聊死了,哪裡還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與人相處就是與情緒相處,好的關係就是好的教育——孩子天生就會從表情、動作等細節關注大人的心情……你可能想像不到的是,他有多麼希望你常常開心!不要總是被「父母」、「家長」這樣的身份綁死自己,孩子幼稚、傻裡傻氣才正常,不用時刻想著去提醒、糾正他。

翠花五六歲時,我們在一個電視節目裡看介紹挖人參的神秘儀式,她非常認真地思考、籌劃了很久,覺得自己可以去東北挖人參為生……如果當時真去了,她今天會躲在某個深山老林里挖參嗎?那樣的人生真的就很悲慘嗎?

作者簡介:校長,已出版作品包括《子曰·我曰》《村裡最好的學校》等。

(本文為楊樹軍校長原創,首發其個人微信公眾號「楊樹先生」,校長傳媒獲得授權發布)

延伸閱讀:

楊樹軍|「家有女兒」42:翠花在堅持了一年之後決定放棄法語

楊樹軍|「家有女兒」41:把一個孩子養大成人比想像中要難

楊樹軍|「家有女兒」40:他們不會吃湖裡的魚,也不會吃

楊樹軍|「家有女兒」39:每個人都有父親,但並非每個男人都是好爸爸

楊樹軍|「家有女兒」38:現代學校沒有那麼值得我們信任

楊樹軍|「家有女兒」37:我們今天需要一個孝順的孩子嗎?

楊樹軍|「家有女兒」36:在西湖邊漫步比一次期末考試重要得多!

楊樹軍|「家有女兒」35:你還有另外一種取暖的方式——擁抱!

楊樹軍|「家有女兒」34:相信吧,99.99%的孩子終將一生平凡!

楊樹軍|「家有女兒」33:「媽媽,我表現得怎麼樣?」

楊樹軍|「家有女兒」32:趁還能承受的時候,儘早完成分離這件事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31:翠花從不叛逆,或者說她一直都很叛逆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30:愛讀書的孩子情商不會低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9:大部分時間,男女分屬不同的物種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8:女兒戀愛觀——他欣賞你的頭腦嗎?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7:養大一個孩子需要一條村子!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6:被爸爸寵愛的女孩子,不會羨慕任何人!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5:痛苦的人生是相似的,幸福的人生卻各自精彩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4:對方忙線中……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3:摔傷過的孩子長大後反而不易恐高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2:魚缸里的魚都是被撐死的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1:孩子撒謊都是我們逼的呀!

楊樹軍|2023!2023!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0:孩子要的,我們偏偏不給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9:孩子們天生就是熱愛大自然的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8:一個名字叫「喬」的美國人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7:擁有「領地」的孩子長大後都變成了有主見的人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6:「我數到3!立刻給我……」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5:沒有孩子真的需要星星和月亮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4:父母的責任就是保護孩子快樂的能力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3:教孩子走路是我們好為人師的第一個證據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2:翠花是一隻狗狗嗎?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1:每個自然長大的孩子都是天使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0:嬰兒的哭聲就是一件小規模殺傷性武器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9:爬行是嬰兒的人生大事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8:孩子可以跟蜘蛛、蚯蚓友好相處嗎?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7: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沒有被抱夠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6:襁褓是人類最神奇的發明之一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5:有的嬰兒似乎天生就不愛睡覺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4:我們需要以她今天的「成就」來證明什麼嗎?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3:父親對女兒的愛是天生的嗎?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2:她從一個億萬年的大夢中醒來……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除了主角的名字本故事都是真的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我們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保持中立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努力不讓教師難堪的學校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校長要想在學校做蠢事,誰也攔不住!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五十塊菜是我們最後的倔強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想要有很多很多的社團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上台有什麼意義?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每天都是「家長開放日」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我們都是讀過《論語》和《老子》的人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教師看過100部經典電影之後……

楊樹軍:成為君子——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待學校的工作

楊樹軍|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片區內第一所聘請「外教」的公辦學校

楊樹軍:為情所困的日子——疫情的「情」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學校建築物的牆上只有一句話

楊樹軍|確定性與不確定:「從1到99」與「從0到1」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fe1d359fc02df50026cc9d01d817b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