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空中看到地球,太空人感受到了什麼?你不知的「總觀效應」

2024-01-15     微兔分享呀

原標題:從太空中看到地球,太空人感受到了什麼?你不知的「總觀效應」

月球是人類探索太空的第一站,也是最接近地球的天體。自從1969年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後,人類就一直對月球充滿了好奇和嚮往。但是,登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強大的火箭、精密的計算和勇敢的太空人。而且,登月只是半個任務,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如何從月球返回地球?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類設計了一種叫做「登月艙」的特殊飛行器。登月艙是一個可以分成兩部分的圓錐形容器,它可以搭載兩名太空人和一些必要的設備。登月艙的下半部分叫做「下降段」,它負責把太空人從軌道上的「指令艙」送到月球表面,並提供著陸支撐和生命維持系統。登月艙的上半部分叫做「上升段」,它負責把太空人從月球表面帶回軌道上的「指令艙」,並提供發動機和燃料。

當太空人完成了在月球上的任務後,他們就會回到登月艙,並啟動上升段的發動機。這時,下降段就會被拋棄在月球上,成為人類留下的歷史見證。上升段則會沿著一個精確的軌道飛行,直到與等待在軌道上的指令艙對接成功。然後,太空人就會從登月艙轉移到指令艙,並準備返回地球。

指令艙是一個可以容納三名太空人和一些必要的設備的圓柱形容器,它是火箭最頂端的部分。指令艙負責控制火箭的飛行方向和速度,並與地面保持通訊和導航。指令艙也是唯一一個可以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安全著陸的部分。

當指令艙離開月球軌道後,它就會開始向地球飛行,並逐漸加速。當指令艙接近地球時,它就會遇到地球大氣層的阻力,並產生高溫和摩擦。為了保護指令艙和太空人免受高溫和摩擦的傷害,指令艙有一個特殊的外殼,叫做「熱防護盾」。熱防護盾是由一種能夠承受高溫並逐漸燒蝕掉的材料製成的,它可以吸收大部分的熱量和衝擊力,並保持指令艙內部的溫度適宜。

當指令艙通過了大氣層最熱和最密集的部分後,它就會打開一個巨大的降落傘,並減速下降。同時,指令艙也會發出無線電信號,並與地面或海上的救援隊伍取得聯繫。最後,指令艙就會平穩地落在海洋或陸地上,並等待救援隊伍來接收太空人和回收指令艙。

這就是人類如何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過程。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實際上都是經過了科學計算和嚴格測試的結果。人類之所以能夠完成這樣壯舉,是因為他們有著無窮的智慧、勇氣和創造力。

在這個過程中,太空人不僅完成了技術上的挑戰,還經歷了心靈上的轉變。他們從太空中凝望地球時,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美麗、敬畏和團結。

許多太空人在網上分享了他們在太空中看到地球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有些人說他們被地球所呈現出來的豐富色彩所迷醉;有些人說他們意識到了國界線在太空中看不見;有些人說他們覺得自己與地球及其居民是一個整體;有些人說他們對這個星球及其生命產生了更深刻的尊重和關愛;有些人甚至說他們因為看到地球而流淚或者感動落淚。

這種現象被稱為「總觀效應」,也就是因為親眼在太空中看到地球而產生認知轉變 。這種轉變可能會影響太空人回到地面後對自己和周圍環境的態度和行為。有些研究者認為,「總觀效應」預示著人類進化中的下一個「巨大飛躍」,因為它讓我們意識到了我們在宇宙中所處位置、我們對這個星球所承擔責任、以及我們未來探索太空所面臨挑戰 。

當我們進入太空後,我們不僅能看到一個美麗而脆弱、多彩而統一、神秘而親切、獨特而普遍、平靜而活躍、孤立而相連、微小而偉大的星球——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還能感受到一種超越自我、超越國界、超越物種的一體感和同情心。這種感受可能會改變我們對自己和周圍環境的態度和行為,也可能會激發我們對未來太空探索的熱情和責任。這就是「總觀效應」,也許它是人類進化中的下一個「巨大飛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e0af7e0eda5e40a1f117f231c8492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