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又是一場王炸!在ChatGPT發布一周年之際,OpenAI 創始人Altman 在首屆開發者大會上全場放大招,台下掌聲不斷。
無需編程,甚至無需敲鍵盤,單純通過語音聊天就能構建一個專屬自定義的GPT!這個消息實在太燃了!以至於推特上粉絲們給Altman一個新稱呼:GPT創業教父sama!
奧特曼的背後:千千萬萬個GPT要來了!
如果說一年前,ChatGPT是給全世界的一個驚喜的話,這次的開發者大會,將會徹底解封全球GPT粉絲們的創業門檻。
1、大模型的進化:OpenAI重新定義
首先是三個新版本的GPT模型。非常值得大家關注的有三點:一,輸入變長,費用降低,了解到2023年4月的全球事件;二,輸出可復現;三,API迎來重大升級:推出Json模式。
上圖中可以看出,相比之前8k上下文窗口和偶爾允許對32k的有限訪問,這次GPT-4 Turbo的上下文窗口直接提升到128k,因此可以在單個提示中容納相當於 300 多頁紙質書的內容。
這就意味著,OpenAI通過此舉就可以一下讓原來的價格降下來一半還多。與 GPT-4 相比,GPT-4 Turbo的輸入tokens價格降到了1/3,輸出tokens價格則降到了一半。
通常,更大的上下文窗口可以讓GPT等大型語言模型理解更多問題,並提供更深思熟慮的回答。OpenAI表示,GPT-4 Turbo對開發人員來說運行成本更低。與GPT-4上的0.03美元相比,每1000個代幣(LLM讀取的基本文本或代碼單位)的輸入成本僅為0.01美元。每個輸出成本為每1000個令牌0.03美元。
總體而言,OpenAI表示,新版GPT-4比早期版本便宜三倍。
第二,就是輸出結果可復現。
眾所周知,現有的大模型給出的聊天的結果是不確定的,即便是同樣的問題給出的答案也不一樣。但OpenAI團隊簡直就搞定了復現性的難題。開發者可以通過訪問新的seed參數和sustem_fingerprint響應欄位來提供對確定性輸出的一些控制,使模型在大多數時間返回一致的完成結果,從而實現可重複的輸出。
此測試版功能對於重調試請求、編寫更全面的單元測試以及通常對模型行為具有更高程度的控制等用例非常有用。事實上,OpenAI 也一直在內部使用此功能進行自己的單元測試,並發現它非常有價值。
此外,OpenAI還推出了一項對數機率的功能,可在未來幾周內返回 GPT-4 Turbo 和 GPT-3.5 Turbo 生成的最有可能的輸出Tokens的對數機率,這對於構建搜索體驗中的自動完成等功能非常有用。
第三,對於開發者而言,往往需要對輸出和響應進行更多控制,新推出的指令跟蹤和Json模式,可以確保模型使用有效的Json響應,函數調用方面也會更加簡便快捷。
當開發者對於輸出和模型響應有更多的控制的權力時,就意味著模型已經具備進入「裂變的階段」的條件。
OpenAI計劃在未來幾周內發布一款可供生產的Turbo型號,具體日期尚未披露,諸位坐等驚喜。
此外,當然如果你對多模態感興趣,還有一個新的發布值得嘗試。這次推出的API中,包括了 DALL-E 3 和帶有視覺、聽覺的GPT-4 Turbo。可以利用這些功能進行圖像、語音的用例開發。
比如,可以生成字幕、文本生成語音、語音解鎖語音助手等等。此外,Whisper V3即將推出。
2、專有大模型的狂歡
微調大模型也是開發者通常要面臨的工作。Altman此次也宣布了兩項有關微調的進展:GPT-3.5微調擴展到16k、GPT-4微調即將推出。同時。並表示GPT-4 微調的難度要高於GPT-3.5。
對於需要比微調所能提供的更多自定義的組織(特別適用於具有極大專有數據集的域 - 至少數十億個代幣),OpenAI還啟動了自定義模型計劃,為選定的組織提供了1對1的定製,讓其與專門的 OpenAI 研究人員小組將定製 GPT-4 訓練到其特定領域。但這仍需排隊申請。
3、奧特曼親身現場演示:聊聊天就可以構建專屬GPT
用自然語言構建自己的GPT,這一點太炸裂了。Altman在現場真實演示了構建的過程。全場響掌聲雷鳴。
不得不說,OpenAI,再一次成功讓不同規模的企業,讓企業中的所有團隊都決定入坑生成式AI了。
定製GPT示例 源:OpenAI
在演示過程中看到的DevDay Event Navigator代理被要求提供幫助和簡潔,避免日程安排衝突。OpenAI自動生成了幾個對話啟動提示,例如「今天的第一個會話是什麼?」每個GPT都可以被授予訪問網頁瀏覽、DALL-E和用於編寫和執行軟體的OpenAI代碼解釋器工具的權限。
Builder介面中還有一個「知識」部分,用於上傳自定義數據,如DevDay事件時間表。通過另一個名為Actions的功能,OpenAI允許GPT連接到外部服務,用於訪問電子郵件、資料庫等數據。
Builder介面 源:OpenAI
自定義GPT的引入意味著OpenAI現在正在與Character.AI和Meta等其他人工智慧機器人平台競爭,後者最近在WhatsApp、Instagram和Messenger中推出了一系列自己的人工智慧角色。OpenAI將其平台定位為比競爭對手更注重實用性,而不是強調行為像人的機器人,儘管它並不反對人們用類人角色構建GPT。
值得一提的是,GPT的創建者將無法查看人們與他們的聊天,也不清楚他們將訪問哪些高級使用數據。OpenAI表示,它將監控活動,以阻止欺詐、仇恨言論和「成人主題」等行為。
當GPT商店即將推出時,OpenAI將只接受已驗證身份人的代理。開始時,GPT將通過可共享的web連結進行訪問。
4、版權盾:有問題,OpenAI負責
OpenAI此前宣布會在系統中內置的版權保護來保護客戶。今天,該公司更進一步地推出版權盾——「如果您面臨侵犯版權的法律索賠,我們現在將介入並保護我們的客戶,並支付由此產生的費用。」版權盾將涵蓋ChatGPT Enterprise和OpenAI開發者平台的通用功能。
類似的還有谷歌和微軟,谷歌此前就表示,如果使用其嵌入式生成人工智慧功能的客戶因侵犯版權而被起訴,谷歌將承擔法律責任。微軟對其Copilot AI產品的企業用戶提供了同樣的保護。
5、寫在最後:遊戲規則改變者
一年前,被外界成為人工智慧的「iPhone時刻」的ChatGPT,起初只不過是一款被OpenAI內部期望低得不能再低的免費聊天機器人產品,ChatGPT之父Sutskever坦言:「當我們製作 ChatGPT 時,我並不知道它有什麼好處。當你問它一個事實問題時,它給了你一個錯誤的答案。我認為這會很不起眼,人們會說,『你為什麼搞這樣的產品?這很無聊!'」
但正是這樣一款早就存在、只是重新包裝整合、依舊會給出錯誤答案的聊天產品,徹底刷新了整個行業的進程。
一年後的今天,OpenAI顯然成為了AIGC時代的引領者,不管是基礎模型方面的多模態、更大模型的AGI,還是開發者生態、商業生態的構建,明顯開始讓我們發現:一個全民都可以自定義的、零門檻的大模型應用開發的時代,已經來臨。
畢竟,OpenAI給GPT的主要目標是:創建一個AI超級智能(AGI)。
——後記——
視線切回國內,其實中國企業在這些方面也都有了布局,百度、阿里、華為、vivo都有了各自的大模型研究進展,而對於企業定製和開發者插件生態也都有了各自的嘗試,此外小編也留意到了諸如網易、Soul等在遊戲、社交領域也有了此次角色扮演的生成式AI的應用。
不得不說,ChatGPT,著實讓全球沸騰了!而中國隊們,正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