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坐擁15.54億噸白雲岩,河南鶴壁著力打造「中國鎂谷」

2023-12-04     中國粉體技術網

原標題:【產業】坐擁15.54億噸白雲岩,河南鶴壁著力打造「中國鎂谷」

2024年粉體表面改性技術高級研修班將於2024年4月13日-14日在江蘇南京舉行,報名請關注V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涉及非金屬礦粉體企業:碳酸鈣,矽微粉,滑石,重晶石,矽灰石,高嶺土,膨潤土,白雲石,石灰石,矽灰粉,雲母,硅藻土,海泡石,電氣石等;功能性粉體企業:氫氧化鎂,氫氧化鋁,氧化鋁,鈦白粉,白炭黑,氧化鐵紅,珠光雲母,導熱填料,氧化鋅,粉煤灰,碳化矽,玻璃微珠,納米粉體等;藥劑和設備企業;粉體填料應用企業;其他需要粉體表面改性的企業。

12月1日,在北京召開的中鋁集團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現代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大會上,河南鶴壁市市長趙宏宇代表市政府與中鋁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簽訂白雲石綜合利用工業試驗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展鎂基新材料綜合利用新技術工業試驗項目。

據了解,鶴壁市與中鋁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簽訂的白雲石綜合利用工業試驗項目,工藝流程高效節能、清潔環保,是一項創新性、顛覆性、革命性技術創新。工業試驗成功後,將充分利用鶴壁優質白雲石資源,優先在鶴壁進行產業化規模化推廣,把鶴壁加快打造成全國最大的鎂綜合生產基地之一、成為在全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國鎂谷」,實現鶴壁鎂基新材料產業延鏈強鏈補鏈。

鶴壁作為鎂產業的發源地之一,是中國鎂加工產業示範基地、全國金屬鎂產品質量提升示範區,獲批河南省鎂深加工特色產業基地等。歷年來,鶴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鎂產業發展,致力打造「中國鎂谷」,建設千億級鎂基新材料產業集群。

一是資源稟賦優越。白雲岩資源得天獨厚,儲量大、品位高。已探明儲量15.54億噸,氧化鎂含量高,二氧化矽等雜質含量較低,可一次冶煉成純度達99.98%的高品質鎂。礦山已具備掛牌出讓條件。

二是產業基礎紮實。鶴壁是全國最早的鎂冶煉發源地之一。30多年來,鶴壁鎂產業經歷了冶煉起步、初級加工、快速發展、轉型升級四個階段。現有鎂精深加工企業24家,形成了鎂粉鎂粒、合金研發、擠壓、壓鑄、軋制、表面處理、終端產品等配套齊全、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產品涵蓋汽車零部件、航空航天、軌道交通、3C電子等多個領域,產業基礎紮實,產業文化深厚。

三是業內技術領先。與上海交大、重慶大學、鄭州大學、吉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高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建有鎂行業研發平台12個,擁有專利300餘項。河南明鎂公司高強韌超塑性鎂合金生產技術國內領先,解決了「變形難、焊接性差、耐蝕性差、生產效率低」等制約鎂合金應用的行業技術難題。萬德芙公司與中南大學合作研發的航空航天用大規格、高強度鎂合金高端結構材料已批量供貨軍方,生產的鎂合金犧牲陽極全國市場占有率30%。捷美特公司研發生產鎂合金產品20餘年,產品涵蓋鑄錠、板材、棒材、型材、鍛件、焊接產品及航天軍工精密鑄造件等,生產的鎂合金型材為「復興號」高鐵供貨。維達科巽公司擁有表面處理多項成熟工藝,解決了鎂合金耐磨性和耐腐蝕性差的行業技術難題,與華為、榮耀等品牌建立了合作關係。海爾集團鶴壁海鎂公司與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丹·謝赫特曼教授團隊合作,推動鎂合金在新能源汽車、建築、高鐵等領域的應用。

四是品牌叫響全國。著力打造有「魂」的中國鎂谷,聯合中國鎂協連續舉辦了八屆「鎂博會」,聚集國內頂尖專家和前沿技術資源,推動產學研用深化合作。

五是市場前景廣闊。河南省汽車領域、軌道交通、建築模板、3C領域預測原鎂需求量可達28萬噸/年左右,下游應用市場前景廣闊。尤其是在減重需求迫切的新能源汽車領域,隨著比亞迪、寧德時代、一汽解放等汽車行業巨頭紛紛落戶河南,預計2025年河南省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可達200萬輛,市場廣闊、需求強勁。

六是高位推動有力。鶴壁鎂產業發展得到了省級層面的認可和支持。河南省委省政府專門出台了全省唯一的支持鶴壁市建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範城市的意見,提出「打造全國領先的鎂基新材料生產基地」;省「十四五」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要「鞏固提升鶴壁中國鎂谷的形象力、品牌力和影響力」。今年9月省政府出台培育壯大先進合金材料產業鏈行動方案中提出要「壯大鎂合金產業鏈,打造鶴壁中國鎂谷」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政府市長親自擔任鎂基新材料產業鏈鏈長,成立專班、建立周調度機制,為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下一步,鶴壁將聚力打造全鎂產業鏈,補齊上游產業鏈短板,做強優勢產業鏈條,搭建服務配套保障鏈,加快構建全國重要的鎂基新材料全產業鏈生態集群,著力打造「中國鎂谷」。

一是補齊上游。發揮鶴壁得天獨厚的白雲石資源優勢,積極尋求有實力的戰略合作夥伴,規劃建設年產30萬噸鎂基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占地2000畝,項目區位優勢、環境優勢、成本優勢顯著,選址位於淇縣(在全省104個縣市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第一),緊鄰安新高速,廠區距白雲岩礦山6.8公里,距鶴淇電廠2公里,距天舟鐵路物流園12公里,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具競爭力的鎂基新材料生產和精深加工基地之一。

二是做強中下游。立足鶴壁鎂產業現有基礎和集聚優勢,打造產業鏈配套完備的鎂精深加工集群。一方面,依託已入駐的18家鎂精深加工企業,聚焦基礎設施提升、平台載體搭建和終端項目招引,著力打造產城融合的鎂業小鎮。另一方面,積極融入全省布局新能源汽車等循環大市場,依託海爾集團等龍頭企業,建設海驪鎂合金輕量化產業園,打造集材料開發、產品設計、半固態射壓、壓鑄、擠壓、鍛壓、機加工、表面處理等全流程的鎂合金生產及研發基地,加快鎂合金在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設備等終高端領域應用。

三是建好平台。充分發揮河南鎂業公司國有平台作用,實現大型設備共享租賃,建好「三中心」。一是充分發揮全國唯一的國家級鎂產品現貨交易平台——鶴壁鎂交易中心作用,服務產業發展。二是建好全國唯一的國家鎂及鎂合金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引領鎂產業優化升級。三是與重慶大學等科研院所共建鎂行業公共研發服務中心,進一步強化人才和技術支撐。

資料來源:鶴壁新聞、尚鎂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ce25f23fa46aeb188a983e14d3d26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