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安祿山和楊貴妃,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2023-06-02     胡月芳

原標題:歷史上的安祿山和楊貴妃,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751年,32歲的楊貴妃剛認了48歲的安祿山做兒子,就急不可耐催促道:「祿兒快來,母親要為你洗澡!」

一個當朝受寵的貴妃給一個臣子洗澡,這聽起來已經夠荒誕了,更令人咋舌的是,此時的楊貴妃還比乾兒子安祿山小16歲!

民間有很多關於安祿山和楊貴妃之間的香艷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就屬「祿山之爪」了。

《資治通鑑》曾繪聲繪色地講述了整個事件的經過:

「天寶十年春,正月,祿山生日,上及貴妃賜衣服、寶器、酒饌甚厚。後三日,召祿山入禁中,貴妃以錦繡為大襁褓,裹祿山,使宮人以彩輿舁之。上聞後宮喧笑,問其故,左右以貴妃三日洗祿兒對。上自往觀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復厚賜祿山,盡歡而罷」。

重達330斤的大胖子安祿山被召到宮中後,立即化身剛出生的小嬰兒,被各種綾羅綢緞裹成一團,而後,楊貴妃又命宮女們將安祿山抬入彩轎,像吉祥物一樣在宮中遊行,供大家參觀,楊貴妃看的歡喜不已,口中還呼喊著:「祿兒、祿兒……」

恰在此時,唐玄宗來看貴妃,誰知還沒見到人,就聽到裡面的熱鬧聲了,玄宗納悶不已,就問宮人發生了什麼事,宮人答說:「這是貴妃在給兒子行洗兒禮呢!」

唐玄宗見眾人玩的不亦樂乎,也趕過來湊熱鬧,兒子新生,」媽「給」兒子「洗澡」,爹「用什麼表示呢?當然是給錢嘍!

唐玄宗大喜之下,不僅賞給了貴妃許多「洗兒錢」,還給「兒子」安祿山賜了無數金銀珠寶!

洗兒禮之後,安祿山有了「正式的身份」,也獲得了更多的特權,從此,他不僅可以自由出入後宮,有時還能在楊貴妃的宮中過夜,所以,外界才有諸多二人曖昧不清的猜測,可大度的唐玄宗從來就不當一回事。

《資治通鑑》記載:「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

有人評價安祿山:傻中藏巧、愚得可愛、卻奸得可怕,我認為,這話說的十分貼切。

1、傻中藏巧、通曉人情世故

公元703年,安祿山出生於營州,父親早亡,因母親改嫁到安家,遂改姓「安」。

安祿山自幼居無定所,早早便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人窮再加上沒有受過什麼正規教育,所以,對少年安祿山來說,偷雞摸狗、坑蒙拐騙,那是他主要的謀生手段。

732年,安祿山在偷羊時,一不小心被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抓住了,就在準備動刑的當口,安祿山突然靈機一動,大喊道:「大人難道不想消滅兩個蕃族嗎?為什麼要打死我!"

張守珪見這人臨危不懼、有膽識,就動了惻隱之心:如果將此人放在軍中,或許還能幹一番大事。

安祿山後來的表現,果真沒讓張守珪失望,他不僅打仗勇猛、屢有勝績,而且極善於逢迎拍馬,不管跟下級,還是跟領導,人際關係處理的那是相當好,就連節度使張守珪,都心甘情願收安祿山為義子。

攀上了節度使張守珪這座靠山,安祿山又藉機跟唐玄宗身邊的紅人李林甫,搭上了關係。

為了打開京城的人脈網,安祿山不惜花費重金,投資在京的高官。

安祿山的八面玲瓏再次獲得了回報。

公元742年,在朝臣的一致推薦下,剛過40歲的安祿山被任命為平盧節度使。

安祿山僅用了十年時間,就從一個偷羊的小賊、街頭的混混,完成了逆襲,一躍成了手握實權的封疆大吏。

後來,安祿山也是用同樣的方法,獲得了唐玄宗的信任和青睞。

安祿山不識字,看著傻傻的,但他十分會討巧,在關鍵的人物跟前,從不吝惜金錢和忠誠,對人情世故了如指掌。

安祿山雖然心懷鬼胎,但是他始終裝出一副憨厚遲鈍的樣子,為了表示對唐玄宗的感激,他給皇帝寫信說:

「我出生在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實在是三生有幸,才得到陛下的關愛和重用,我也沒什麼特殊的才能來回報陛下,只有一條命,隨時願為陛下獻出。」

唐玄宗看後大為感動,從此便將安祿山當成了自己的心腹。

有一次,唐玄宗見安祿山大腹便便,肚子居然垂到了膝蓋上頭,就開玩笑問:「你的肚子中裝的是什麼東西,為何這樣大?」

安祿山立即接到:「只有一顆忠於皇上的赤心而已。」

唐玄宗聽罷,立即撫掌大笑,對安祿山的信任也更勝從前。

為了進一步討好皇帝,安祿山想出了一個「絕招」,這次,他把主意打到了唐玄宗最寵愛的楊貴妃身上。

楊貴妃本是唐玄宗的兒媳,可她憑著天姿國色,愣是讓唐玄宗愛不釋手、最後想盡一切辦法據為已有,以致"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安祿山聽說這件事後,為了討好楊貴妃,愣是不顧二人的年齡差距,請求做楊貴妃的乾兒子,唐玄宗一聽這好事,頓時喜不自勝,欣然應允。

這以後,每每安祿山進宮請安,總是先拜楊貴妃,再拜唐玄宗,剛開始唐玄宗非常不高興,覺得安祿山這是對自己不恭敬,誰知安祿山一句話,就讓皇帝轉怒為喜,安祿山解釋說:「我們蕃人的規矩,都是先拜母親,後拜父親。」

楊貴妃聽說事情的原委後,也是欣慰無比,這兒子真孝順啊!

不僅說得好聽,安祿山更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這個兒子當得非常稱職:

楊貴妃喜歡泡溫泉,安祿山就克服萬難,派人從范陽運來石龍、石魚、石鳥等奇石,為「母親」助興;

楊貴妃喜歡樂舞,安祿山就不顧自己300多斤的體重,專門表演胡旋舞給她看;

楊貴妃愛好樂器,安祿山就四處搜尋名貴的玉蕭管獻上……

有這樣既忠心、又貼心的「兒子」,楊貴妃和唐玄宗怎麼會不喜歡呢?

答應認安祿山做兒子,其實,唐玄宗和楊貴妃心裡各有一把小算盤。

唐玄宗想利用二人的父子關係、拉攏安祿山,西域自古就是個不安分的地方,唐玄宗想把安祿山培養成自己的「嫡系」,好替自己自己賣命、穩固邊關。

而楊貴妃則想在平淡的生活中增加點樂趣,也想在唐玄宗百年之後,給自己找個政治依靠。

誰知安祿山早就給乾爹、乾媽,想好了後路:乾爹的江山他是要奪走的,乾爹的貴妃他也是要據為已有的。

安祿山和生活在1000年前的呂不韋一樣,都深知投資皇帝的好處,那可是一本數以千萬計的買賣呀!

公元751年,也就是安祿山被「洗三」的那一年,他被封為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全國十大節度使,安祿山一人占了三個!可見,其勢力之大和受寵之重!

就在唐玄宗繼續沉迷於」開元盛世「的美夢裡時,安祿山已經磨好了屠刀,準備反擊了。

四年後,安祿山這位昔日的「孝子忠臣」就仗著兵強馬壯、舉兵造反了,史書將這場改變唐朝國運的叛亂,稱之為「安史之亂」。

起初,安祿山兵貴神速,叛軍勢力發展的很快,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安祿山就攻占了東都洛陽,攻克了潼關,直逼都城長安。

唐玄宗準備不足、只能倉惶西逃,當大軍行至馬嵬驛時,隨行的將士發生了譁變,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楊玉環姐妹,唐玄宗被逼無奈,只能任由士兵殺死宰相楊國忠、並賜死愛妃楊玉環。

一年後,安祿山由於過於寵愛幼子,引起了嫡次子安慶緒的不滿,結果在熟睡時,被寵信的宦官李豬兒所殺。

楊貴妃和安祿山這對「毀人三觀」的母子,最終全死於非命。

總的來說,安祿山和楊貴妃的關係名為母子,實際上卻是各取所需,安祿山想通過楊貴妃得到更多的政治利益,楊貴妃則希望通過安祿山得到豐富多彩的情緒價值。

安祿山用「扮豬吃老虎」的手段,做了他們的「兒子」,讓唐玄宗對他放鬆了警惕,從而有時間、有機會、有實力招兵買馬、積蓄力量,最終發動了引發天下大亂的「安史之亂」。

結果,唐玄宗被逼出逃、連皇位也丟了,楊貴妃則被逼自殺,曾經的開元盛世一去不返,大唐開始由盛轉衰。

「他可以將你寵上天,也可以反過來要了你的命!」說的大概就是安祿山與楊貴妃這樣的人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c53c630fc26f62a57b02e3e6e6dba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