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湫泓:演一個「真實」的人

2022-04-11     第一製片人

原標題:鄭湫泓:演一個「真實」的人

2022年4月11日刊總第2711期

在剛剛收官的《陪你一起好好吃飯》中,女主角蘇可嵐成為當代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的代言。對其飾演者鄭湫泓來說,人生中的大事則是「好好演戲」。

在「表演」這項終身事業里,她要用一生的時間追求和探索。

播出未過半,《 陪你一起好好吃飯》的劇粉們開始在彈幕區、微博等留言催更。在這個凡事都要「內卷」的時代,女主角蘇可嵐用「一餐一飯」和「愛家」構築了一股大快人心的反內卷能量,讓苦內卷久矣的現代人重新審視自己忙碌生活背後的價值和意義。

第一次認識蘇可嵐的時候,鄭湫泓對這個近乎完美的女孩充滿了好感。聰明、三觀正、為人處事有分寸感,標準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當時正在橫店拍攝古裝劇《這丫鬟我用不起》的鄭湫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在追尋某種角色真實度,蘇可嵐讓她看到了演繹真實的可能性。

反內卷女孩,新的挑戰

「起初,喜歡蘇可嵐是被她身上濃濃的反內卷氣質給吸引的。隨著劇情發展,她其實是愛生活而滋生出某種平衡生活的能力。」有人在微博上這樣評價《 陪你一起好好吃飯》里的女主蘇可嵐。

這個拒絕加班、會在辦公室用養生壺給同事煲美食的公關部女孩成為很多職場人羨慕的對象。隨著劇情的發展,過硬的業務能力,高情商和端正的三觀為蘇可嵐持續吸粉,劇集進入尾聲,蘇克嵐開始褪去「完美」外衣,展現出屬於普通人在生活和情感選擇中的糾結和無力,讓這個角色相較於很多都市情感女主多了一些更接地氣的「血肉」和「人氣」,也更加討喜。

演好蘇可嵐對鄭湫泓來說是個充滿挑戰和不斷學習的過程,分享拍攝經歷時不難看出她對角色的喜愛,以及真情實感在細節下功夫的努力。在和製片人聊過角色和故事感受之後,她開始準備試戲片段:剛剛升職的蘇可嵐,約談背後非議自己的同部門員工的戲。

思考過後,鄭湫泓決定準備兩個版本,一個是按照劇本設定演,一個則從自己的理解出發,轉換人物視角,以朋友而非上司的身份,採用具有共情力的方式詮釋角色。結果自然是成功拿到角色,而最終劇集片段也採用了她轉換人物視角理解的方式進行呈現。

對試戲片段的用心被延續到了正式拍攝中,很多觀眾被蘇可嵐剛柔相濟、沒有攻擊性的人設打動,這讓鄭湫泓很欣喜。因為最初劇本中的人物設定偏知性,高冷,但是很多台詞又帶點文藝范兒,她擔心這樣呈現出的角色會「擰巴」。於是在通讀劇本之後,她希望用一種更具有觀眾信服力的方式去演繹,經過和導演、編劇的反覆討論之後,她決定藏起蘇可嵐自身的高冷和知性,放大人物的溫柔和堅定,事實證明,她對人物的理解與感知是對的。

放大溫柔為蘇可嵐的理性包裹了一層人情味兒,也讓她對一些情況的處置不當顯得更具說服力。不過,這只是揣摩人物底色,實際表演過程里,鄭湫泓還在細節處下了很多功夫:雖然會做飯,她還是親手嘗試做了劇中涉及的所有美食,在她看來,「一個經常做飯的人,對於廚房用具、調料是十分熟悉的,在製作過程中的用料順序和流程動作都是下意識的自然反應,你會做一道菜和不會做所呈現出的感覺肯定不同。

此外,本身是男孩子性格的鄭湫泓還要研磨「溫柔」,她觀察自己生活中與蘇可嵐很像的朋友們,研究他們的行為舉止,那種溫柔不怯懦的性格感受便來源於這些朋友的日常生活。至於了解角色背景,構建人物在不同事件發生時的心理狀態更是她時時準備的功課。有人覺得蘇可嵐在大部分時間可以把工作和照顧母親,甚至戀愛權衡的很好,鄭湫泓看來這是很自然的事:蘇可嵐小時候是學霸,偶爾一次叛逆卻碰上了家庭變故,在照顧母親和家庭的重擔落下來之前,她是可以上名校做律師的精英女孩,做飯和居家都是迎合變故做出的改變,她也很好的適應了這種改變。

「自我犧牲」和「力求完美」是貼在蘇可嵐身上一個顯著的標籤,鄭湫泓為此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小設計:被前任渣的一場戲,整張飯桌被掀翻,她下樓找證據,回來的時候特意在家門外鋪墊了某種情緒轉換,最終面對媽媽時一副「並無大礙」的樣子。這種隱忍和無礙幾乎貫穿了她在劇中和媽媽相處的所有情節里,直到最後媽媽病危,她爆發了。

這次爆發原本是設定在醫院樓梯間自己默默哭泣,鄭湫泓演完後覺得「憋屈」,和蘇可嵐一路走來,她的每一次隱忍和退讓,都讓鄭湫泓感受到了角色的能量和影響力,表示理解的同時少不了要心疼對方,於是她溝通導演演出另一個版本:面對媽媽病危,余昊(高瀚宇飾演)住院,公司臨危,感情破裂等一系列變故後,她徹底的崩潰,在崩潰中毫無顧忌的釋放。

這次「崩潰」讓鄭湫泓釋放出了內心被壓抑過久的情緒,也讓蘇可嵐成了一個真實有血肉的人。即便彈幕區對這樣的轉變表示驚嘆,甚至爭議,更多人則藉由蘇可嵐共情了生活重壓之下終於能夠「反手回擊」的暢快感。

甜虐適度,和「對手」一起撒糖

拍過不止一部甜寵的鄭湫泓,坦言自己在《 陪你一起好好吃飯》中遇到了不一樣的撒糖方式。「吻戲尺度大,但是很多被剪掉了」,保留下來的戀愛戲在她看來和角色、劇情更加適配。

在觀眾眼裡,蘇可嵐和余昊是一對天差地別的戀人,一個工作狂,一個居家反內卷,這種差別在很多人眼裡是現實生活里難以跨越的障礙,因此,兩人在劇中每一次撒糖都引發怦然心動的效果。其中,余昊穿著襯衣讓蘇可嵐縫扣子的名場面被很多粉絲拿來反覆安利,這場戲也讓鄭湫泓印象深刻。「那場戲拍了一兩個小時,導演用手持拍攝,雖然我和高瀚宇已經很熟悉彼此了但還是會害羞。要表現曖昧,但是不能太多細碎的小感覺。

手持加細節特寫的方式放大了曖昧和情感氛圍,燈光和氣氛的烘托都讓這部戲的糖分區別於很多 BG劇直給的工業糖精感,「撒糖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鄭湫泓看來是對手戲演員高瀚宇。 這個腦洞大開的對手也激發了鄭湫泓的創作欲,兩人在片場經常針對劇情和角色進行討論,一些趣味性十足的場景便是靈感碰撞的結晶。

一場分手後蘇可嵐鬧酒的戲,她將紙袋子套在余昊的頭上,然後開始表白,整趟戲走下來她覺得不太舒服,於是高瀚宇建議她借住道具鍋說一些我給你做飯吃之類的台詞,最後效果是彈幕區一片哈哈哈。在求婚的情節里,鄭湫泓也從女方視角為高瀚宇提供建議,比如可以晚一些把媽媽請出來,不要表露求婚跡象,這樣的設計讓余昊看上去周到且具有成長感。

對於從第一集追到大結局的粉絲來說,母親在蘇可嵐心目中的位置是無法撼動的,在求婚這樣的場景將媽媽放在關鍵位置,對於人物關係和人物成長無疑都是更好的展現。鄭湫泓以蘇可嵐的角度,完滿了劇中的愛情,守住了自己和對手角色的精神內核,給出了一場真正的happy ending,也完成了一個她一直以來希望造就的「真實的人」。

演「真實」的人

2019年,鄭湫泓參與錄製一檔年輕演員片場生存真人秀節目《演技派》。她對節目中嘉賓張頌文所說的「真實的人和真實的反應」印象深刻,她也一直在作品和角色中摸索所謂的「真實」到底是什麼。

「在我理解,你看到這個角色可以聯想到身邊的某個人,這就是真實的人。」

這樣的真實並不一定要落地在某種題材和類型上,古裝、民國、現代……真實的人應該是能夠折射出現實生活里人的境遇和狀態。他們可能上班摸魚,喂流浪貓,可能面臨家庭的窘境,可能懷揣夢想卻無緣實現……就像蘇可嵐一樣,有血有肉有缺陷,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達成理想人生,這樣的真實能夠讓觀眾得到共鳴。

演真實的人還在於讓她有所經歷後得到成長,鄭湫泓覺得蘇可嵐骨子裡是有自卑的人,這種自卑源於家庭經歷和由此造成的本性壓抑,但是隨著余昊的介入和對家庭、工作的平衡(原生蘇可嵐更加側重於家庭生活),她完成了屬於自己的蛻變和成長,也用這種變化鼓勵了所有追劇的人。

對於以歌手身份入行的鄭湫泓來說,作品和角色的積累並不算少,大部分都脫不掉活潑可愛的標籤:《這丫鬟我用不起》里的鬼馬女鏢師岳子緣,《絕世千金完結篇》里的學霸林洛景,《蓬萊間》里的少女林夏,鄭湫泓會給每個看上去相似的角色「找不同」,結合人物背景和成長經歷,即便都是活潑可愛,卻有的痞氣,有的青澀。

做演員對她來說是不斷進階的事業,選擇作品和角色更多的是從製作團隊出發,好的製作團隊能夠給予她更多創作上的養分,本身學習能力很強的她特別善於在每一次表演中探索和尋找新鮮的未知。日常生活里,她也會不斷為自己加磅:唱歌、彈琴、健身,體驗各種不同的人生也是為角色積累的一部分。

擔心受限和瓶頸嗎?

她似乎從來沒有過這種顧慮,沒有嘗試的還很多,留給演員鄭湫泓多少空間,便能留給觀眾多少驚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c17b77551655506658032551e78b7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