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取名字大全,福州起名字的歷史和含義

2022-06-09     周易與傳統文化

原標題:福州取名字大全,福州起名字的歷史和含義

福州取名字大全,福州取名字來歷的簡說

福州起名字的歷史和含義,福州取名字大師,謝詠老師福州取名字大全,福州起名最好的大師,福州取名字的由來與故事,福州最有名的地方在哪裡,福州取名字來歷的簡說!

福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中國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開放城市、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早在秦漢時期名為「冶」,而後因為境內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

(1)謝詠老師:福州取名字的由來和含義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以來它有十二個別稱:分別是「閩中」、「晉安」、「鳳城」、「三山」、「長樂」、「榕城」、「天興府」、「福安」、「閩海」、「閩州」、「泉州」、「左海」等。

「閩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個郡。七年後又增設四個郡,其中福建叫「閩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廣義上稱福建為「閩中」,而狹義上則稱福州為「閩中」。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荀鶴(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時留有一首描寫福州秋天的詩,題目就叫《閩中秋思》:「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說明當時福州稱「閩中」,秋色如畫,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詩的最後稱「不堪行」。

「晉安」:魏晉南北朝時,晉人紛紛避戰亂從中原入閩,始稱「八姓入閩」,不少望族定居於福州今東門晉安河兩岸,故此時福州別稱「晉安」。

「鳳城」:晉代地理學生郭璞為福州勘察新城,擴大範圍。他在《遷城記》中說,福州「其城形狀,如鸞如鳳」。於是福州被人視為「鳳城」,如今福州許多地名還都帶「鳳」,如西門的「鳳凰池」,工業路一帶的「大鳳山」、「小鳳山」,東街有「鳳凰坊」,東門有「鳳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書有「鳳邱鶴林」,清代三牧坊有「鳳池書院」等。如今在閩江二橋南端聳立著一座「鳳鳴三山」的雕塑,象徵福州的南大門。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範圍進一步擴大,把屏山、烏山、于山圈入城內,故此後福州便有「三山」之別稱。如今海外福州籍華僑聚集地行會組織仍稱「三山會館」。

「長樂」:公元933年,「開閩始祖」王審知死後,他的兒子王延鈞在福州稱帝,國號「閩」,改福州為「長樂」,所以這一歷史時期的「長樂」不是指今天的「長樂市」,而是指福州。

「榕城」:宋代治平年間,福州太守張伯玉發動居民「編戶植榕」,於是「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從此福州開始有「榕城」的別稱。

「福安」:南宋末年,元兵揮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護送益王趙昰入閩,在福州建立臨時「國都」,將福州改為「福安」。 「天興府」: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國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在福州稱帝,改年號為「隆武」,稱福建為「福京」,福州為天興府。

「左海」:清代福州又有「左海」之別稱,因為我國古代地名以東西方位而定,以東為「左」,以西為「右」,福州位於東海之濱,故稱「左海」。清末福州城曾聳立有一座石牌坊,上書「左海流芳」四個大字,以示福州人才輩出。林則徐紀念館的大門左邊上書「左海偉人」,原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人民日報》社長拓是福州人,他常用「左海」筆名發表文章。

「閩州」與「泉州」:唐代初年福州曾叫過「泉州」,但時間很短,到了唐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改「泉州」為「閩州」,把「泉州」這個名稱移給了現在閩南的泉州,直到唐代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改「閩州」為「福州」。

「閩海」:辛亥革命後,廢除舊府建置,改福州為「閩海道」,於是出現了「閩海」之別稱,它包括福州話流行的長樂、福清、閩清、永泰、連江、古田、屏南、羅源、閩侯、平漂等十個縣市,故在海外有「閩海十邑」之稱

(2)謝詠老師:福州的寶寶如何取名改名

那麼出生於(福州)的寶寶如何取名字呢?謝詠老師建議,不管是出現於哪個城市,哪個區域,出生時間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天時」基本上決定了人生大體命運之輪廓,難以更改,我們唯有以「天時」為基礎建立「命理體系」,而後查其五行旺衰深淺,洞其格局氣勢之組合平衡流通狀況,全方位研究剖析其核心五行「喜用神」,而後以此為基礎,結合姓名之數理配置,或者更高層次的《易經》八卦五行生剋等等因素,合而為一體來取名字,方可稱之為姓名之正宗精髓;謝詠老師從小學習易經姓名文化,在以命理為中心取名字改名字領域有著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所以給孩子取名改名,眾所周知都應該建立在「以命為主,以姓為輔」的基礎上,再輔佐以《易經》原理方法加以提升和補充完善,這也是謝老師取名改名的理念所在,下面謝詠老師詳細介紹一下;

1,謝詠老師:首先要符合「天道命理」;天道實際上就是「大自然」的規律和要求,所謂「天人合一」也是同一個意思,要順勢而為,符合命理;

其命理達到陰陽平衡,也就是說通過命理選出您的喜用神,然後根據您喜歡的字進行組合,這個「用神」組合和很多民間愛好者所謂的「五行缺什麼補什麼」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2,謝詠老師:符合「姓氏數理」:體的說就是做到五格在數理上要大吉,不能在名字中出現凶格,這也算是姓名學之中的一個次要環節!

我們取名字的時候,把這姓氏數理結合起來,也是希望儘量彌補五行配置中的劣勢,突顯姓名本身的優勢,五格雖然不能作為主打因素,但是作為姓名學的輔佐參考因素,還是有必要結合一起的!

3,謝詠老師:符和「易經卦理」:這裡所說的「易經卦理」,實際上也就是以《易經》的五行八卦為基礎,進一步強化和鞏固姓名能量的一個方法!

把《易經》八結原理再結合姓名進行方面,因為這個方面的推算比較複雜和麻煩,所以基本上沒有精通這個方面因素,而「易經卦理」作為姓名學的重中之重,是必不可少的!

(3)謝詠老師:福州最著名的地方有哪些

1、升山寺:

升山寺位於福州北郊新店鄉升山村,相傳越王勾踐時,山自會稽飛來。寺始建南朝陳天嘉三年,後毀。清光緒三十年重建,占地586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等。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五柱,穿斗式木構架,單檐懸山頂。

2、華林寺:

華林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北隅、屏山南麓。北宋乾德二年,吳越國王錢氏割據時,福州郡守為祈求國境安寧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禪院」。

3、福州文廟:

福州文廟,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聖廟路。福州文廟始於唐代大曆八年,觀察使李椅移建。1961年9月被福州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9月2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西禪寺:

西禪寺,名列福州五大禪林之一,為全國重點寺廟,位於西郊怡山之麓,工業路西邊南側。古剎大門坊柱上鐫刻一副楹聯:「荔樹四朝傳宋代,鐘聲千古響唐音。」這是清代周蓮撰寫的聯句,點明「西禪寺」是唐朝的古寺。

5、白塔:

白塔,亦稱定光塔,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位於福州市鼓樓區定光寺內,是閩王王審知為其父母薦福,於唐天佑元年建造的。矗立在於山西麓,與烏山烏塔遙遙相對。塔南有白塔寺,為宮殿式建築。

6、烏塔:

烏塔用花崗石砌建,風化後呈黑色,故俗稱「烏塔」。崇妙保聖堅牢塔位於福州市內烏石山東麓,與于山白塔遙遙相對,因塔石呈墨黑色,當地人們喜歡稱之為烏塔,兩塔從古至今都是福州歷史名城的標誌性建築。

7、鎮海樓:

鎮海樓,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北環中路9號,地處福州屏山之巔,始建於明洪武四年,初為福州各城門樓的樣樓,後定名為鎮海樓,是福州古城的最高樓,中國九大名樓之一,原建築俱已損毀,現為2006年11月重建景觀。

8、衣錦坊水榭戲台:

衣錦坊水榭戲台,位於福州市鼓樓區衣錦坊東口北側,創建於1573~1620年,後經多次改建。清道光年間,成為三座相鄰、全坊最大宅院。

9、南后街:

福州南后街北起楊橋東路達明路口,南至吉庇巷和澳門路交叉路口,全長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內「三坊七巷」的中軸線。它的東側有七巷,西側有三坊,是福州三坊七巷自興起至民國期間主要的商業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賈雲集。

10、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留存下來的歷史街區之一。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脈昌盛之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a0476e31c6f33f4b080ebf302508d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