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des-Benz是全球豪華品牌「一哥」,更被譽為汽車的發明者,哪怕熟悉其背景的人不多,這一個品牌已然是街知巷聞,就連小孩都知道它的存在和價值。Mercedes這個大名對許多人來說已是不足為奇,但並列在Mercedes名字之後的AMG呢?
說起AMG,稍微懂車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它是一個強調性能的品牌,但大家對它的了解有多深?可能你還不知道,在90年代末,AMG還未「入贅」Mercedes之前,它只是一家專門設計和改裝賽車引擎的工作室,只是後來兩家促成合作關係之後,AMG之名才迅速在賽車界,乃至車壇上走紅。
今時今日,AMG是Mercedes母企Daimler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品牌,更是許多性能迷心中的夢想。而在AMG投靠Mercedes之後,其就一直保持著高、中、低,三檔穩定的產品體系,比如說,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AMG只有32、55、65三種型號,分別代表低、中、高三款引擎。
但在那之後,AMG 32系列被45系列取代,55系列被63系列取代,65系列已淡出人們的眼球。其中45系列是搭載入門的四缸渦輪增壓引擎、63系列是搭載中高端的V8引擎,至於65系列則是最頂級的V12引擎。
在2016年的時候,AMG家族突然添了新丁,迎來全新搭載V6引擎的43系列,但因為這一系列摒棄『One Man One Engine』的傳統,招致許多性能迷,尤其是AMG鐵粉非議這一做法經離經叛道。
所謂『One Man One Engine』便是指每一具引擎都由一位工程師負責純手工打造,而每具引擎蓋上工程師簽名的銘牌更是抓住了不少車迷們的心,讓人趨之若鶩。你以為喜歡AMG的人就只在乎它的馬力有多大,跑起來有多快嗎?除了動力以外,他們所追求的還有那一份你未必了解的情懷。
結果43系列只面市了短短兩年,AMG又推出了全新的53系列來取代備受爭議的43系列,那這一次的AMG 53又是什麼東西呢?聊AMG首要關注的當然還是動力。53系列車型所採用的動力系統是3.0升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引擎+48V輕混系統系統(Mercedes稱之為EQ Boost)。什麼是48V輕混動系統?小編之前曾在另一篇文章講解過。
熟悉Mercedes的朋友是不是覺得這套動力系統似成相識?沒錯,它和現款小改後的Mercedes-Benz S-Class所搭載的動力系統是完全一樣的,只不過動力調校不同而已。更遺憾的是,新的53系列依然沒有遵循『One Man One Engine』的傳統。根據AMG老大Toias Moers的說法,53系列是AMG品牌邁向電動化發展的第一步。
看到這裡大家心裡大概都有個譜了吧?好了,既然是試駕報告,我們還是回到正題吧!去年10月,Mercedes-Benz Malaysia在本地發表了Sedan和Coupe版的Mercedes-AMG E 53 4Matic+,新車在本地的售價分別是74萬令吉,以及76.4萬令吉,而我們這次借來的是Sedan版的E 53。
作為E 43的替代車型,新車的外觀與前者相比基本毫無變化,只不過在一些細節部分進行了調整。它的前臉水箱護罩採用賓士家族標誌性的點陣式磚石進氣格柵,並且嵌上AMG專屬微飾,令其AMG身份更突出。
但其實在小編看來,少了AMG家族最新的直瀑式進氣格柵,又或者是之前的雙閘式格柵,依然有些不對味,這並不是說它長得不好看,只是它的AMG特徵並不明顯,看起來沒那麼「AMG」。
當然,E 53自然也搭載了一套專屬的AMG套件和輪圈(20寸),其前保險杆造型藉由加大的進氣口設計看起來更加兇悍,也更具運動氛圍;在車頭兩側,它依然標配了一套與普通版E-Class一樣的自適應Multibeam LED頭燈組,這一個智能頭燈具有多達84組的LED獨立晶片模組,能夠及時自動調整遠近光燈輔助。
車尾方面,它和E 43也不盡相同,其後保險槓、後擴散器的設計明顯比後者更加激進,而且也轉為採用雙邊共四出的圓形排氣管設計,再加上與車身同色的AMG後擾流尾翼,不但在高速行駛時帶來了更好的穩定性,也讓它看上去更有衝擊力。
進入車內,它的內飾布局基本與普通版的E-Class無異,差別就在於用料的變化,以及AMG獨有的風格細節。它的中控台和中央鞍座都採用了碳纖維飾板來布局,同時專屬的AMG座椅也輔以更細膩的Nappa皮革混搭些許Alcantra麂皮包覆。
再搭配AMG新世代的運動型平底方向盤,讓原先處處流露出奢華風格的內裝帶有一點運動化氣息。但比較可惜的是,它的內裝配色是比較保守的全黑色,而且也少了像43系列上,象徵運動的紅色元素,比如說紅色車縫線和紅色的安全帶一律從缺。
雖然小編很喜歡E-Class的內裝設計風格,但是坦白說,如果我花了一筆比普通版E-Class還要貴一倍的價格來購買這款E 53,而兩者的內裝沒有太大差異的話,我是不太能接受的。
作為AMG的家族成員,最起碼也要在一些細節上體現出AMG獨有的特徵,而這款E 53的內裝除了座椅椅背上的AMG銘牌和AMG方向盤以外,其它就沒了。拜託,好歹給個紅色安全帶吧,這成本並沒有很高不是嗎?
不過話說回來,這一個AMG方向盤真的很棒,不單是設計美觀,用料質感、把握手感也非常好,再加上12點鐘方向的標記和銀色鋁質換檔撥片,令人頓生駕馭渴望。相比起對手BMW或Audi的方向盤設計,它可說是完勝無疑。
此外,雖然它是賓士旗下性能取向的一員悍將,但廠方依然沒有因為過於追求性能、運動,而捨棄其奢華一面。它搭載了一套高級的Burmester環繞立體聲音響系統,這套系統擁有13具揚聲器,總功率達590瓦,營造出類拔萃的立體聲音響效果。
同時,前排和後排乘客還可以根據需要分別優化調整,進一步提升聽覺體驗,且精緻的Burmester揚聲器也為車內座艙再添一抹品質之感;當然,其中控台上雙螢幕(儀錶板+多媒體信息娛樂系統)顯示的黃色AMG介面風格也讓人眼前一亮。整體來說,它的內裝給我的感覺是奢華氛圍多於運動。
其它配備方面,它擁有三區恆溫冷氣系統、附加熱和記憶功能的座椅、支持64種顏色變化的車內氣氛燈、車內香薰系統、全景式玻璃天窗、後擋風玻璃電動遮陽簾、電動尾門,以及Qi手機無線充電面板等。
安全層面上,除了一應俱全的傳統安全配備以外,它還標配了自動緊急煞車系統、主動式跟車系統、車道維持輔助系統、盲點偵測系統、方向盤閃躲障礙物輔助系統、主動停車輔助系統,以及360度全景攝影系統等等。
車室空間方面,E 53是基於普通版E-Class打造而來,所以兩者是一樣的。坦白說,現款E-Class已不是什麼新車,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就不贅述了,其實小編也試駕過與它同級的BMW 5系列,簡單來說它的后座空間,和乘坐體驗會比後者來得優秀。
車尾空間方面,它的容量是540升,當然你還可以放到后座座椅來延伸更多的空間。這樣的表現略勝於同級的BMW 5系列(530升),以及Volvo S90(500升),所以它依然堪當家庭車的重任。
至於后座的乘坐體驗方面,因為座椅設定的關係,還有中間地板隆起的部分較高,所以中間的位置是沒有舒適度可言的,至於后座兩側的位置嘛,它的座椅泡棉軟硬適中,有一定的支撐和包覆性,而且椅背的斜度也OK,我個人認為它是同級中的最佳。
來到最重要的試駕環節,我們先看它的動力規格,這款Mercedes-AMG E 53 4Matic+搭載的是一具3.0升的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並且輔以48V的電動馬達組成一個輕混動系統。該引擎本身的動力輸出有435 hp/520 Nm,電動馬達則可額外輸出22 PS馬力和250 Nm扭力。
變速箱方面,它搭配的是AMG Speedshift的九速自排變速箱(9AT),以及自家的4Matic+全時四輪驅動系統。根據原廠公布的數據,它從0-100 km/h的加速成績只需4.5秒。
懸吊方面,E 53也採用了可調整懸吊軟硬度的AMG Ride Control+系統,這套運動化的氣壓式懸吊也備有可變阻尼系統,且透過ADS+可自動調整阻尼係數,達到最佳路段回饋表現,若要自行調整也沒問題,透過AMG Dynamic Select系統上的Comfort、Sport、Sport+、Individual等動態模式,懸吊設定也會隨之改變。
雖然很多人會懷疑,甚至否定其AMG的身份,但賓士為它冠上AMG之名,我從來就不懷疑它的動力表現。正如本篇試駕的提要,表面上來看,它低調斯文,看似紳士,但其實紳士心裡一直住著一頭猛獸。
在駕駛體驗上,無論是路感回饋、轉向手感等,它給我的感覺其實和43系列很像,不過當然它比43系列還要快,這一點看數據就已經有答案了。當然E 53不像自家兄長E 63那麼狂野不羈,要知道它的定位始終是豪華中大型房車,所以在Comfort模式下,它的乘座感依然相當「E-Class」。
一般日常開車,它的引擎和變速箱對油門的收放反應都非常順暢和理性,不會給你那種隨時爆沖的緊張感覺,同時它的懸吊相對於一些更Hardcore的性能車來說,比較偏軟,開起來也比較舒適,寧靜及舒適度兼顧,這是它斯文的一面。
和43系列一樣,不同模式帶給你的改變是全方位的,只要切換到Sport或Sport+模式後,435匹馬力被釋放的加速感絕對令人亢奮,這時的引擎及變速箱反應明顯迅速升級,每每深踩油門加速的推背感相當強烈,排氣聲浪亦誘人,刺激度大大提升,所以它無疑是一部好玩好坐雙重性格的豪華家庭車。
當然,在其獸性被激發,電腦撤銷了減震系統的輔助後,路面上任何細小的顛簸和震動都會給你最
直接的反應,雖然不舒服,但那刺激感是非常酣暢淋漓的;動力強大固然好,但是否容易受控又是另一回事,在這一點上,有4Matic+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的加持是恰到好處的,因為它可以讓你更輕鬆的在高速狀態下完成各種操作。
顧名思義,4Matic+是增強版的一個四驅系統,它可在前後軸之間實現完全可變的動力分配。通過四驅和後驅的優勢互補,它可提供強勁的牽引力,同時主動式後軸轉向系統將車輛過彎時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更好地結合,從而提升車輛的動態表現。
對於喜歡甩尾的朋友來說,或許在彎道上欠缺些許樂趣,但小編並非專業車手,這套四驅系統帶給我更多的是信心,讓我能夠很坦然的去駕馭它;對了,前面說到了排氣聲浪,這回53系列終於搭載了AMG高性能的排氣系統。
這一個排氣系統的聲級是可變的,只需按下在中央鞍座控制區域上旋鈕旁的鍵鈕,系統將藉助可調式的廢氣風門,改變車輛的排氣聲浪。其聲浪特性可從深沉舒適轉變為激情澎湃,具體取決於駕駛模式。說實話,在駕駛層面上,我實在找不到可以吐糟的地方,所以小編心裡還是很服AMG的。
總結:
為了符合更嚴苛的歐盟環保排放法規,48V輕混動系統的導入無疑是這個世代的趨勢,雖然我們都明白它只是邁向電動化的一個過渡,但標榜性能的車款也免不了追隨其中,也正因為如此,Mercedes-AMG E 53應時而生。
如果拿43系列來比較,E 53的整體動力表現確實都更勝於已被淘汰的E 43,而且AMG似乎也拿出了些許誠意,將更多在45、63系列以上所擁有的AMG配備,比如說AMG Performance Exhasut排氣系統,以及AMG Track Pace賽道數據記錄系統等下放到了53系列。
其實與其說下放,不如說是撥亂反正,畢竟53系列終歸是出自AMG,實在不該厚此薄彼,更何況53系列車款的售價和定位也不見得會比45系列低,且論動力也尤勝一籌,小編實在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它搞得像是AMG的入門。
還有就是,很多AMG鐵粉在意的『One Man One Engine』傳統並沒有在這次新的53系列上傳承下來,它還是會捲入「非正宗AMG」的爭議當中,所以我們可以預見的是,53系列的路還是會走得有點顫抖。
其實在我看來,正不正宗並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實力才是最重要的,但這終究是我的個人看法,AMG鐵粉能不能接受,消費者會不會買單又是另一回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IBa_m4BMH2_cNUgw6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