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大方縣大山鄉格里河畔繁花似錦,草木蔥鬱。河畔的光華村地理優勢得天獨厚,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發展種養殖業的沃土。大山鄉黨委政府創新發展模式引進小龍蝦養殖落戶光華村。
「養殖小龍蝦我們這裡水質好,土地肥沃,冬季溫暖,夏季涼爽,是發展水產品養殖的不二選擇,你看我們的母親河畔上現在養魚的都有6家之多呢!他們選擇光華村絕對沒錯。」光華村村委會主任蘇訓江說。
據悉,光華村小龍蝦養殖場占地面積80畝,總投資201.6萬元,畝產1500公斤,產值7000元左右,凈利潤在5000元上下。光華村80畝小龍蝦全部利益連結建檔立卡戶124戶515人,養殖場除了每年支付流轉費64000元以外,還可以解決20餘人的務工問題。養殖場充分利用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建檔立卡戶)的發展模式,對所有產生凈收益的分紅按1:2:7的比例進行分紅。
近年來,光華村依託自然優勢,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大山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陳智說:「光華村發展理念是山頂戴帽子、山腰系帶子、山腳建池子。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鄉村農旅一體化現代新農村。今年光華村山腰種植枇杷1000餘畝,蜂糖李500餘畝,農戶就近務工越干越起勁,日子越過越紅火,錢袋子越干越鼓。」
「又不得文化,出門打工又進不了廠,加上年紀又大了,上工地又做不了重的活,好在家鄉這些年發展太好了,政府引進企業,像我這樣出不了門的在家都有活干,既能掙錢補貼家用又能照顧家人,真的感謝共產黨,我每天在基地能掙70元,一家人的生活完全沒得問題。」古稀之年的李元貴高興地說。
據了解,大山鄉光華村落實產業「八要素」,按照3+2+N產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利用自身優勢,提前謀劃,走出一條獨有特色的產業發展新路子,以黨支部為引領,合作社帶強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著實為民增收拓寬渠道,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出處:大方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 周高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