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倫丁坦克是英國在二戰前夕開始研製的一款裝備,沿襲了當時英國步兵坦克的設計思路,坦克擁有較為厚重的裝甲,主要用於伴隨步兵作戰。坦克命名為Valentine(瓦倫丁),意為「情人」,至於為何以一個如此「浪漫」的名字命名,這其中還存在一些不同的說法,有人說這只是設計的維克斯公司內部一個代號而已,沒有實際意義,真相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瓦倫丁坦克的研製比馬蒂爾達步兵坦克稍晚一些,1938年開始設計工作,其整體性能較後者略有不足,但是結構更加簡單,生產更容易,所以就像是一種高低搭配,一種產能上的妥協。
瓦倫丁坦克車體更加輕盈,在動力上採用了一台140馬力的AEC-A190型汽油發動機,對於16噸的坦克來說也不怎麼樣,優點是可靠耐用,不容易因為中彈起火。車體比較扁平,兩側履帶間隔較大,履帶板較窄,中小直徑的負重輪也不適合高速行走,事實上瓦倫丁坦克只有可憐的24千米最大時速,越野時也不過15千米每小時,但如果以步兵坦克的思路來衡量坦克的話,這點機動性已經足夠了,畢竟伴隨的步兵跑不快。
瓦倫丁的裝甲防護還不錯,至少以戰前的眼光來看很不錯,它扁平的車體雖然限制了內部空間,但是也減少了裝甲使用面積,讓設計師可以更為大膽地布置裝甲,它車體的前後左右均有60毫米厚的鋼裝甲,尺寸小巧的炮塔正面也有65毫米厚的裝甲,整體採用焊接加鉚接的混合結構,這樣的防護水平在二戰前期完全夠用。
火力布置也中規中矩,緊湊的炮塔內安裝一門QF2磅炮(40毫米口徑),這是當時英國的常用裝備,輔助武器為一挺7.92毫米貝莎機槍,主炮備彈60發,機槍備彈3150發。
瓦倫丁坦克雖然整體性能平平,但是它最大的優勢是所有坦克均配備無線電台,無形中提高了作戰靈活性,這一點在後來的實戰中也被證明非常可靠。
瓦倫丁坦克服役時正值二戰進行時,可能是它易於生產的特點吧,很快就有大量坦克生產出來,成為英國在二戰生產最多的坦克型號。
英軍除了將一部分瓦倫丁坦克留守本土用作防禦之外,還大量投入到北非戰場上,這些坦克在北非戰場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儘管「慢吞吞」,但在北非惡劣的環境下依然可靠。
隨著坦克技術的發展,瓦倫丁也不得不進行升級以應對火力水平更高的戰場,英國先後給它換裝QF6磅炮(57毫米口徑)、QF75毫米炮以及QF3英寸炮(76.2毫米),發動機也更換為柴油引擎,GMC 6004柴油機能達到210馬力。
整個二戰期間,英國生產了6855輛瓦倫丁坦克,加拿大生產了1420輛,這些坦克中又有2720輛提供給了蘇軍使用,蘇軍認為它的火力太弱,想辦法將主炮改為了自產的76.2毫米坦克炮,大多毀於戰火。在太平洋戰區也有少量瓦倫丁坦克投入使用,為紐西蘭軍隊操作,它們後來留在紐西蘭服役到60年代。
至於英國裝備的瓦倫丁,大約在二戰中期就已經逐步退出一線,隨後被改裝為架橋坦克、自行火炮和坦克殲擊車等,比較著名的有「弓箭手」坦克殲擊車,因為底盤結構的問題,火炮炮口朝向車尾,作戰時只能尾部對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