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皇蔻酒莊:聯農帶農提質增效,把更多的移民群眾維繫在產業鏈上

2023-11-25     東麓觀察

原標題:寧夏皇蔻酒莊:聯農帶農提質增效,把更多的移民群眾維繫在產業鏈上

寧夏皇蔻酒莊採用「酒莊+自有基地+農戶+訂單合作社」的經營模式,不斷探索聯農帶農、提質增效的經營模式,把更多的移民群眾維繫在產業鏈上,輻射帶動周邊1100多移民農戶從事釀酒葡萄種植,葡萄種植面積達8000餘畝,帶領移民農戶增產增收,人均年收入4萬餘元。同時,每年開展技術培訓1100人次,其中移民種植戶800餘人次,有力地推動了當地葡萄酒產業向高質高智高效高能化發展,較好地發揮了龍頭企業的作用。

皇蔻酒莊地處青銅峽市鴿子山核心產區,與一座明代烽火台相望,酒莊以神話故事中的仙草「皇蔻」為名。酒莊周邊居住著許多從南部山區移民而來的農戶。酒莊在發展葡萄產業的同時,發揮產業幫扶作用,助推移民群眾走共同富裕之路。

如何讓移民群眾有穩定的收入,共同走增收致富之路?皇蔻酒莊負責人張雪妍介紹:「近年來,為了提高葡萄種植園經濟效益,幫助周邊移民農戶增收致富,酒莊摸索出聯農帶農、提質增效的經營模式。」

皇蔻酒莊經過不懈努力,探索出了基地種植帶動農戶利益模式,讓更多的移民群眾維繫在葡萄產業鏈上。酒莊將自有葡萄種植基地2000畝,全部承包給100餘戶農戶,一次性簽訂連續5年的承包協議,這樣,由原來的僱傭關係轉變為現在的承包關係。酒莊產業發展同時,帶動周邊農戶發展釀酒葡萄種植面積8000餘畝。帶動農戶數按每戶承包20畝計,達到400戶。「自有基地用工,全部是移民區農戶,每人每年在基地務工的收入近4.6萬元。酒莊把困難戶全部維繫在產業鏈上,為他們脫貧致富創造了一定條件,拓寬了致富渠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通過產業帶動移民戶脫貧致富。」張雪妍說。

小編了解到,皇蔻酒莊還和當地6家釀酒葡萄農業專業種植合作社合作,每個專業合作社約有15餘戶組成,每個專業合作社可帶動40餘戶種植戶,帶動種植面積1200畝,6家釀酒葡萄種植合作社帶動種植面積約7200餘畝,360餘人從事種植活動。酒莊騰出人手來,重點抓好銷售渠道的拓展和推廣宣傳。對承包有機轉換葡萄園的農戶,進行嚴格的有機葡萄生產技術培訓和考核,將每戶總投入生產費用統一記入農戶帳戶。農戶全年的生產費用,由公司墊資,果實成熟後統一購買。「9、10月份葡萄成熟後,酒莊按約定價回購,從承包戶年初帳戶由酒莊墊付的生產費用減扣。採用這種與專業合作社及農戶利益連接模式,最大程度地讓利於專業合作社,讓利於移民群眾,實現了酒莊和專業合作社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張雪妍說。

與此同時,皇蔻酒莊還與北方民族大學合作,共同建立了「北方民族大學實習基地」,為產區提供葡萄酒產業發展所需的專業技術人員。聘請寧夏葡萄酒學院和寧夏農林科學院專業教授進行實地防治和研究服務工作,並且吸收周邊有文化有技術的農戶加入,統一傳授和培訓葡萄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和種植技術。「這種酒莊與統防統治技術服務合作社及農戶利益連接模式,有效促進了本區域釀酒葡萄種植基地統一防治病蟲害、使用統一的無污染農藥。專業的機械設備,減少土壤污染,提高農業機械現代化種植水平,有效保證了食品安全,並向全區葡萄種植基地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和培訓,促進全區葡萄生產向著現代化產業邁進。」張雪妍表示。

皇蔻酒莊還探索出基地生態循環綜合經濟產業鏈帶動農戶增加收入利益模式。葡萄基地採取部分生草做飼料及套種一季型中草藥的模式,解決當地富餘勞動力350餘人。據測算,平均增加合作社農戶收入1.3萬餘元,帶動周邊7200餘畝的釀酒葡萄分散種植向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這樣酒莊既節約了成本,又增加了農戶收入,可謂是一舉兩得,互惠雙贏。

作為全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皇蔻酒莊本著「不做一瓶差酒」經營理念,以帶動周邊農戶參與就業和增收致富為目標,將產業鏈、供應鏈留在鄉村,與當地移民農戶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採取「直接分配,二次返利」分配等方式,讓農戶分享獲取葡萄產業發展增值帶來的收益和紅利,受到當地移民群眾的擁護和讚譽,酒莊先後評為「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自治區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寧夏葡萄與葡萄酒產業鏈技術創新中心」「自治區專精特新示範企業」。2022年被寧夏農業農村廳授予「全區綠色食品加工專項項目企業」。

小康路上,一個民族也不能少,一個也不掉隊。「我們將以初心不改的堅實態度,幫助更多的移民群眾增收致富,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爭取更大作為,貢獻皇蔻力量。」張雪妍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897cc92f8cf4a06049c048052e72a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