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炮兵第329團在保衛莫斯科免受德國空襲中發揮了突出作用。它成立於 1939 年 9 月 5 日,首任團長Е.М.Середин謝列丁少校。在整個戰爭期間保衛首都的天空,作為防空第1軍高射炮兵第2旅的一部分。該團下轄5個中口徑高炮營覆蓋莫斯科西南部:Стрелку斯捷列爾庫、Анино阿尼諾、Мамыри馬梅里、Черемушки切列姆什基和Коньково柯尼科沃村,如今這些地區已經屬於市區。
1943年6月15日高射炮兵第329團重組為高射炮兵第54師,首任師長Георгий Исаакович Иофик約菲科(1907.3.1-1976)。高射炮兵部隊主要武器是76-85毫米高射炮,只有史達林汽車廠由1個小口徑高射炮兵營負責掩護,裝備16門37毫米高射炮和12挺ДШК型12.7毫米高射機槍。
1941年9月莫斯科防空區高射炮兵團部署
1941 年 8 月 24 日晚上,4台滿載並蓋著一層防水油布的拖拉機,12輛拖車和12輛滿載的ЗИС-5卡車(載重3噸)沿著Дьяково捷亞科沃村的Городище街行駛(如今屬於科洛緬斯科耶Коломенское公園)。所有物資都在村外卸貨,卸貨地事先已經用鐵絲網圍起來。
設備是在村郊卸貨的,這個地方事先用鐵絲網圍起來。儘管貨物屬於高射炮兵第329團3營15連(3營1943年改為高射炮兵第1749團),然而外圍警戒的並不是紅軍戰士而是內務部警衛人員。
村民們對「目不暇接」的軍官數量感到非常驚訝,竟然一次來了4名上校一級軍事工程師Е.А.Панченко潘琴科、К.К.Томилин托米林、П.А.Курочкин庫羅奇金和С.Н.Олейниченко奧列伊尼琴科。此外,連里還有好幾名少校二級軍事工程師。1941年秋陸軍少校團長並不少見也很正常,然而這麼多軍官卻集中在1個連!
鄰近的高炮連連長驚訝地發現,高炮第15連裝備探測德軍飛機的聲音探測器探測範圍是他們的2倍,他們是9公里,而高炮第15連則是18公里。實際上,高炮第15連在政治和技術方面擁有許多秘密。
該連主要武器是4門具有巨大射程的 105 毫米高射炮。這實在令人感到詫異,因為二戰期間蘇軍裝備的最大口徑高炮是1939年式52-K型85毫米高射炮超過85毫米的高射炮,而蘇聯國產的КС-19型100毫米高射炮要1948年才裝備部隊。
使用1939年式52-K型85毫米高炮的高炮連
在Дьяково村的大口徑高射炮從哪裡來?早在1930 年代初,蘇聯火炮設計師就開始設計100-122 毫米的蘇聯大口徑高射炮。 最終,122 毫米高射炮只是存在於草圖,而100毫米高射炮原型倒是有4個設計局研製。
1934年基洛夫工廠設計局在總設計師Иван Абрамович Маханов馬漢諾夫(1901-1980.12.8)領導下,開始研製Л-6型 100毫米高射炮。1937年10月,列寧格勒火炮製造廠生產了1門原型火炮送交炮兵科學試驗場。第一次射擊發生在 1937 年 10 月 19 日進行了該型高射炮第一次射擊,炮彈裝填手動完成,發射了6發炮彈用以測試火炮和炮彈,炮閂在沒有半自動裝置工作,之後半自動緩衝器卡住停止射擊。在隨後的測試中,失敗繼續困擾著他們。到1938年9月20日共射擊了245發炮彈。馬漢諾夫試圖改變炮架的設計,由四輪變為八輪,火炮重量增加了2噸。1938年12月21日炮兵科學試驗場結論沒有通過現場測試。
由於紅軍對大口徑高射炮需求非常大,在基洛夫工廠設計局設計的同時,加里寧莫斯科第8工廠的員工設計了73-К型100毫米高射炮 73-K,而內務人民委員部特別設計局設計了БЛ-140型雙管100毫米高射炮。
73-К型100毫米高射炮
對於紅海軍來說,他們也試圖製造一種大口徑高射炮。對於海軍來說,100毫米火炮被稱為通用火炮,因為它們需要射擊水上目標。1930年到1937年,布爾什維克工廠設計局製造了強大的Б-14型高射炮。海軍版叫Б-14,陸軍版叫Б-14С,兩者區別很小。然而,這型火炮並沒有裝備海軍。1935年10月停止研製,然後紅海軍管理局下令裝備Б-34型100毫米高射炮。
1940年夏,蘇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搞清楚自身高射炮領域的情況,準備在葉夫帕托里亞附近高炮訓練場進行測試,火炮設計現有包括研製中的型號。火炮設計師們帶來了Л-6、73-К和Б-34型(БЛ-140型雙管100毫米高射炮還在設計中)。 為了與國產火炮進行比較,蘇聯還從德國購買了經過現代化改造的4門Flak 38型105毫米高射炮。應該說這型高射炮是符合蘇聯政府所有要求的高射炮。火炮採用電力驅動,配備引信自動測和機(АУТ)、射擊指揮儀(ПУС)、一個功率為 24 千瓦的移動直流發電機,由汽油發動機提供動力。
這4門高射炮通過德國特快專遞來到蘇聯,與蘇聯的高射炮加一起進行測試。1940年7月31日-10月10日這4門高射炮在葉夫帕托里亞訓練場進行了測試。
Б-14型100毫米高炮木質模型
顯然,蘇聯自己的3門高射炮與Flak 38型相比沒有優勢,因為沒有引信自動測和機(АУТ)。蘇聯和德國火炮彈道幾乎相同,但德國炮彈的準確性卻高出一倍。雙方炮彈重量也相同,蘇方炮彈可以產生300個破片,而德國炮彈卻可以產生700個破片。在測試期間,蘇方注意到引信自動測和機(АУТ)非常有效。炮管每射擊1000發炮彈炮口速度會下降 10%。經過測試以後,儘管德國火炮性能出眾,但出於政治或者別的因素,1940年10月17日測試委員會決定採用73-К型(要求改善缺陷)。委員會當時提出的論點是許多德國零件很難製造。然而,加里寧火炮第8工廠並未完成73-К型高射炮的生產。測試以後,Flak 38型105毫米高射炮兵連部署在電池在奧倫堡以南20公里的Донгузский試驗場。
Flak38型105毫米高射炮,1937年6月交付,共生產2200門。炮長8.42米,炮管長6.65米,高低射界火炮-3度-+85度,方向射界360度,炮手5人,彈重14.97公斤,理論循環射速20發/分,實際射速12-15發/分,初速881米/秒,最大射程17.6公里,最大射高11.4公里。
1942年4月德軍柏林防空塔上的FlaK 38型105毫米高射炮
隨著戰爭在奧倫堡地區爆發,該高炮連正式組建,編有4門105毫米高射炮、4門維克斯75毫米高射炮(1940年繳獲自愛沙尼亞)和6門61-К型37毫米高射炮。此外,該連還配備了一個實驗性的Б-3無線電探測器,這對於德國人來說是不亞於高炮第15連的重要秘密。它的性能特點能夠確保敵軍不容易空襲得手。
順便說一句,德國和英國高射炮的存在是一個很大的秘密。一般來說,任何外國裝備參加莫斯科附近的作戰都是秘密,裝備的使用需要七個印章。例如租借坦克瓦倫丁的使用。在這種情況下,軍事審查員發出了特別指示。
Б-3無線電探測器
Б-3無線電探測器是列寧格勒НИИ-9設計局首席工程師П.П.Кузнецов庫茲涅佐夫指導下研製,由一個方位角探測器和一個仰角探測器組成,放置在拖車上。這個探測器1939年開始研製,1941年4月1日開始批量生產,波長15厘米,最大探測距離17.5公里,最大探測高度4000米。
1942年,高射炮兵第15連使用的的Б-3無線電探測器由英國的GL Mk II高炮火控雷達取代。順便說一句,在此基礎上,蘇聯工程師研製了СОН-2火控雷達。根據1942年12月20日的國防委員會命令,СОН-2火控雷達投入使用並投入批量生產。雷達波長4米,脈衝功率250千瓦,探測距離40公里,跟蹤距離20公里。
СОН-2火控雷達
僅在1941年11月,該連就對127個目標進行了伴隨瞄準射擊,其中98架德軍轟炸機在高炮開火後立即改變航向,徒勞地投擲炸彈並離開射擊區,放棄空襲莫斯科。該連擊落4架德軍飛機。實驗性的高炮第15連平均擊退敵軍1架飛機攻擊消耗96發炮彈,比莫斯科防空區其他高炮部隊高炮平均消耗少25倍。而其所在的高炮第329團在1942年3月4日擊落了最後1架敵機,共擊落敵機14架。
高炮第54師1950年與某部合編為高炮第80師,1957年撤銷番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