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一個血淚教訓啊!
最近關於爛尾的話題很多,不論是房子還是電影項目。其實不光我們,好萊塢的爛尾項目也不少。比如,昨天《紐約時報》就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文章,關於一部投資巨大的爛尾劇,整個故事看下來還挺神奇的。
或者,這也是好萊塢那幾年胡來的一種表現吧。
他的標題叫《一部耗資5500萬美金,你卻永遠看不到的神奇Netflix劇》
是的,這套劇投資了5500萬美金,摺合人民幣差不多四個億,你卻連個笑話都看不到,這就是來自好萊塢的影視投資故事。
2018年秋天的時候,正是流媒體最火的時候。當時,有6家電影公司和流媒體平台,都在爭取一個算不上很知名的電影導演。
他就是卡爾·瑞奇。
卡爾·瑞奇確實算不上很出名,至今也也只執導過一部電影,那就是2013年的《四十七浪人》。
那部影片顯然算不上很成功,豆瓣也僅有5.7分。而爛番茄僅有16%的媒體新鮮度,4.2分。
全球1.5億的票房,相比2億左右的投資,顯然也算不上很優秀。包括,當時導演卡爾·瑞奇還跟影片製片人鬧了很大的矛盾。
就是這麼一部票房和口碑雙輸作品的導演,還是成為當時好萊塢的熱門導演,你琢磨琢磨這事。
當然,好萊塢的記憶力也一直不太行,之前的失敗大家很快就忘記了。
而那幾年正是流媒體平台大爆發的時候,各種平台都需要新的項目。比如,好萊塢僅用了十年時間,就將新劇從200部提升到500部,所以,各種平台都需要新劇。
這時,卡爾·瑞奇就帶來這麼一個新項目,是一個關於人工智慧的科幻劇。
你看這題材,能不搶麼?
最終,在一場激烈競爭之後,卡爾·瑞奇與亞馬遜達成了一個千萬美金級別的非正式協議。
兩邊正要簽協議之前,Netflix突然闖進來了,當時Netflix的原創內容副總裁Cindy Holland一個電話打給了卡爾·瑞奇,說你還是放棄亞馬遜吧,跟我Netflix合作更有前途,我會在他們的基礎上,再多給你幾百萬美金的報酬,而且,還有一個所有導演都夢寐以求的條件,那就是作品的最終剪輯權。
是的,Netflix如願贏得了這個項目,但他們很快就後悔了。
因為,與卡爾·瑞奇的這次合作,成為好萊塢經典的失敗投資,也是那個盲目揮霍的好萊塢時代的縮影。最終,Netflix在這個項目上燒掉了超過5500萬美元,並給了卡爾所有的預算要求和創意自由度,但卻從未收到一集內容。
紐約時報表示,根據他們獲得的各種信息(包括該劇演職人員、劇組成員之間的簡訊和電子郵件以及導演妻子提出的離婚案件中的法庭文件)顯示。
卡爾·瑞奇在簽署合同後,行為變得不愈發穩定。比如,他聲稱自己發現了新冠的秘密傳播機制,並自稱能夠預測閃電與火山爆發。同時,他還把Netflix給他的錢用在股市以及虛擬幣交易上,包括花費數百萬美金購置多輛勞斯萊斯、家具和奢侈服裝等等。
不過,當下卡爾·瑞奇與Netflix正處於一場由卡爾發起的保密仲裁程序當中,他聲稱Netflix違反了他們之間的合同,並欠他至少1400萬美元的損害賠償。Netflix則否認欠卡爾任何款項,並稱他的要求是敲詐勒索。
好萊塢雖然總有各種爛事,但這個級別的災難事件,還是非常少見的,屬於現象級的。
另外,卡爾·瑞奇拒絕接受《紐約時報》採訪,並在社交媒體表示,他估計紐約時報的文章一定會亂寫,包括一定會說「我失去理智的事情……但其實我沒有失去理智。」
同時,Netflix的發言人Thomas Cherian表示,該公司為卡爾·瑞奇的這個劇提供了大量資金和各種支持,但是「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已經證明卡爾·瑞奇永遠無法完成這個劇,因此我們放棄了該項目。」
以上呢,就是相關的背景介紹,接下來,就看看這個項目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46歲的卡爾瑞奇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電影製作人,他是一位保險公司高管的幼子,在加利福尼亞的聖費爾南多谷長大,十幾歲時就開始租用攝影機拍攝短片。在布朗大學畢業後,他回到洛杉磯,加入了雷德利·斯科特的公司,開始跟著雷導製作商業廣告並學習電影製作。
而按他朋友的描述,卡爾·瑞奇的性格其實一直有點古怪。他特別喜歡跟別人講自己童年的那些離奇經歷。比如,他一直說他爹是個間諜,同時,還說他是在非洲長大的。甚至,他在聖塔莫尼卡的亨特利酒店住宿期間,還要求工作人員用白色床單蓋住他房間的所有地方。
2010年的時候,他的事業開始迅速騰飛,當時,他為飛利浦製作的一部廣告短片在坎城國際廣告節上獲得了最高獎。
而當時,則有傳聞他會是《異形前傳》的導演候選人。不過,他的處女作還是環球影業投資的《四十七浪人》,該片由基努·里維斯主演,此外,還有真田廣之、柴崎幸、淺野忠信等很多熟悉的演員。
據介紹,在《四十七浪人》時期就有不少麻煩。導演卡爾·瑞奇就曾與影片製片人斯科特·斯圖伯發生衝突,並一度離開剪輯工作。而且,這部影片最終票房也很慘。
在《四十七浪人》的失利之後,卡爾·瑞奇重回廣告圈。
同時,他和妻子——來自烏拉圭的模特和時裝設計師加羅斯開始著手一個新項目:這是一部關於一個天才發明了一種類人的人工智慧的科幻劇。
卡爾·瑞奇將這個項目命名為《白馬》(源自《啟示錄》的白馬騎士),故事關於這些有機智能體被派往全球各種災難和戰爭地區進行人道主義援助。但是,人類慢慢才發現這些人工智慧體還有它們的秘密,並開始反抗它們。
一開始,卡爾·瑞奇都是自費拍這部劇的,並聘請了大量來自歐洲的演員和工作人員,以降低成本。
同時,早期的拍攝非常緊張。比如,他們曾在肯亞的一次拍攝中連續拍攝24小時。還有一次在羅馬尼亞拍攝,女主角光著腿在雪地里拍攝,最終感冒且引起併發症,不得不緊急送往醫院。
當時,為了項目可以繼續,卡爾·瑞奇從億萬富翁丹·弗里德金的製作公司30West獲得投資。只可惜影片拍攝周期拖得太長,30West威脅要接管這個項目。
這時,上一部《四十七浪人》的主演基努·里維斯出資資助了他,並成為本劇製作人。
最終,在基努·里維斯的幫助下,卡爾·瑞奇一共拍了六集短片,時長從4-10分鐘不等。然後,他開始拿這些短片跟各種大型流媒體平台推銷這個項目,說可以做成首季13集、總時長120分鐘的劇集。
當時正是各種流媒體平台激烈競爭的時候,他們特別捨得為內容花錢。同時,對這種時長很短的科幻短劇,他們也很感興趣。尤其那時候還有個剛成立的短片平台Quibi,也是類似的模式,應該還有朋友記得。
而當時,包括亞馬遜、HBO、Hulu、Netflix、Apple和YouTube都在搶卡爾·瑞奇這個科幻項目。
尤其在亞馬遜剛剛以2.5億美金獲得《魔戒》劇集版之後,更是勢在必得。當然,最終還是Netflix在最後一刻奪走了這個項目,他們相信這個劇有潛力成為像《怪奇物語》一樣成功的科幻劇,並可以衍生出各種續集和衍生作品。
網飛神劇《怪奇物語》
最終,Netflix同意分期支付6120萬美元購買該劇版權,根據當時的合同表示,Netflix將該劇更名為《征服》(Conquest)。
同時,合同包括兩個很少見的條款:Netflix給予卡爾·瑞奇劇集最終剪輯權,這一直是好萊塢少數權勢導演的特權;確保卡爾·瑞奇以及本劇製作人,也是他妻子的羅斯將「終身綁定」本劇之後的所有續集以及衍生作。
只是,慷慨的Netflix一直忽視了本劇背後的很多問題。比如,卡爾·瑞奇一直跟上一個投資公司30west糾纏不清(30west最終獲得了6100萬投資當中的1400萬用於法律和解);同時,本劇連個完整的劇本都沒有。
而且,卡爾·瑞奇上一部作品也並不很順利。即便在《四十七浪人》中與卡爾·瑞奇鬧矛盾的製片人斯圖伯如今也是Netflix電影部門的人員,Netflix在購買《征服》的時候,卻並沒有去諮詢斯圖伯的意見。
總之,這都成為之後的隱患。
從Netflix拿到大筆投資之後,卡爾·瑞奇開始在巴西的聖保羅、烏拉圭的蒙得維的亞和布達佩斯進行接下來的劇集拍攝。
當然,仍是狀況不斷的。
比如,在聖保羅拍攝期間。就有人投訴卡爾·瑞奇在拍攝期間「喊叫」、「咒罵」和「過度激怒」的方式「虐待團隊」。於是,聖保羅當地的電影行業工會則聯繫了Netflix,Netflix也專門與卡爾·瑞奇進行了溝通。
而在布達佩斯期間,卡爾·瑞奇則幾天沒有睡覺,且非常憤怒,指責他的妻子在暗中策劃暗殺他。
而在他妻子羅斯的離婚訴訟中表示:卡爾·瑞奇在海外拍攝之前就開始出問題了。他曾多次朝她扔東西,甚至瘋狂砸牆。
卡爾·瑞奇則表示,他確診了自閉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而他的妻子和其他劇組成員對他濫用一種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藥物表示擔憂。而根據精神科醫生的說法,濫用該藥時,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包括躁狂、譫妄以及其他精神類疾病。
2019年末,在布達佩斯的拍攝結束後,他妻子聘請了一名健康顧問,試圖說服卡爾·瑞奇進入康復中心。幾位劇組成員和基努·里維斯陪同顧問前往卡爾·瑞奇家中。卡爾·瑞奇當時同意讓一個清醒的伴侶與他同住,但幾天後就把他趕走了。
2020年3月,美國爆發疫情,卡爾開始跟Netflix要更多的錢。即便Netflix已經在《征服》上花費了4430萬美元。而當時的項目的劇本也沒完全確定,當時有兩種版本計劃,其中更短的版本基本符合最初的13集計劃,而另一個版本則有當初的兩倍長,需要加拍第二季。
Netflix一開始當然拒絕增加投資,而卡爾·瑞奇表示,如果不給增資,整個項目即將崩潰,最終,Netflix還是讓步了。
於是,Netflix又向卡爾·瑞奇的製片公司提供了1100萬美元的拍攝資金,使該劇總支出超過5500萬美元。Netflix同意讓卡爾·瑞奇使用其中一部分資金進行劇本的前期工作。但有一個條件,如果Netflix在五周後不同意新的劇本,卡爾·瑞奇必須使用剩下的資金完成並交付最初約定的第一季。
卡爾·瑞奇將這1100萬美元中的1050萬美元轉移到了他在Charles Schwab個人經紀帳戶中,並用這個錢開始買股票。比如,大量購入吉利德科學的股票,因為吉利德聲稱正在測試一種抗新冠藥物(應該就是瑞德西韋);此外,還有關於標普500指數的相關投資。
總之,幾周內,他在股市虧了590萬美金。
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卡爾·瑞奇的行為變得更加不穩定。根據《紐約時報》調查的簡訊和電子郵件,卡爾·瑞奇深受疫情的影響,並對新冠病毒提出各種奇怪的理論。
比如,當他妻子2020年6月去看望他時,他帶她去了好萊塢的一個景點,指著頭頂的飛機說,它們是「人工智慧」,是來跟他「打招呼」的。根據他前妻在離婚案件中提交的文件,他還發簡訊聲稱自己能預測閃電和火山噴發。
而卡爾·瑞奇給Netflix高管發的簡訊中,也有不少很奇怪的內容,包括各種奇怪的塗鴉和難以理解的注釋。
2020年9月,Netflix人事變動,當時參與卡爾·瑞奇項目合作的兩位負責人都要離職。幾個月後,新的Netflix負責該項目的主管致電卡爾·瑞奇前妻羅斯。他們想從她那裡拿到該劇的一些素材,以便可以搞清楚第一季到底有沒有拍完。
但羅斯表示,她不想在沒有卡爾·瑞奇的批准下這樣做時,同時,也很擔心卡爾·瑞奇有「爆炸性反應」。
同時,Netflix高管格爾森很快收到卡爾·瑞奇的電子郵件,他表示,自己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繪製「新冠病毒信號是從地球內部發出」的示意圖。
Netflix顯然很害怕卡爾·瑞奇的這些行為,他們甚至諮詢了洛杉磯警察局的相關部門,警察局的心理學家查看了卡爾·瑞奇的簡訊和電子郵件,得出結論,他似乎對自己或他人沒有威脅。
顯然,Netflix已經對卡爾·瑞奇徹底失望。
2021年3月18日,Netflix該項目負責人格爾森在電子郵件中通知卡爾·瑞奇,Netflix決定停止投資《征服》。她告訴他,他可以在其他任何地方嘗試推銷這個劇,但之後任何購買方都必須償還Netflix已經花費的幾千萬費用。
而卡爾·瑞奇則向格爾森和Netflix律師發了電子郵件,且非常憤怒,指責他們違反了合同。
在一封電子郵件中,他談到了自己的精神健康問題。他寫道:「簡單來說,現在的我身體和精神都很健康。」
同時,卡爾·瑞奇還使用Netflix匯給他製片公司剩餘的1100萬美元,用來購買加密貨幣。根據《紐約時報》調查的相關帳戶對帳單顯示,他將超過400萬美元投資購買了加密貨幣狗狗幣(Dogecoin)。不過,與股市的受挫不同。這次他賺錢了:當他在2021年5月結清所有狗狗幣的時候,他的餘額接近2700萬美元。
卡爾·瑞奇在與投資代表聊天時曾表示「謝謝你並願上帝保佑加密幣!」
接下來,他就開始瘋狂消費:他買了五輛勞斯萊斯、一輛法拉利、一隻價值38萬美元的江詩丹頓手錶以及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高端家具和高檔服裝。
據統計,這些消費的總費用為870萬美元。
而當時,正是卡爾·瑞奇跟她妻子鬧離婚的時候。她妻子的律師團隊懷疑這些大採購是為了掩蓋自己的加密貨幣收益。
而在卡爾·瑞奇的離婚案證詞中表示,那些汽車和家具是劇集《征服》中需要的道具,他用 Netflix 的製作資金支付了它們。
但在與 Netflix 的仲裁案中,他卻有不同的說法:在《紐約時報》獲得的保密文件中顯示,卡爾·瑞奇認為這筆錢按合同規定就是屬於他的,是Netflix 欠他的 1400 萬美元其中的幾筆。
當然,Netflix顯然不同意他的說法。在七月份提出的一項動議中,該公司表示這些款項應該在卡爾·瑞奇達到劇集拍攝的某幾個約定階段才可以獲得,而他們認為他從未完成這些約定。
這個案子將在本月提交給仲裁聽證,預計很快會有一個裁決結果了。
當然,無論怎麼弄,Netflix這幾千萬美金,基本是扔了,這個劇,到底能不能拍出來,咱也就不知道了。
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蹲個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