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的加福民青年老師團隊近日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成功研發出新一代植入式腦脊接口設備,為脊髓損傷患者重新站立行走帶來了曙光。該團隊的項目「植入式腦脊接口關鍵技術與系統研製」在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中脫穎而出,榮獲優勝獎,並計劃於年底啟動首例臨床試驗。
這項技術的研發背景是脊髓損傷治療的困境。由於神經損傷的不可逆性,現有治療手段效果有限。然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脊髓硬膜外電刺激能夠重新激活神經肌肉活動,顯著促進運動康復。加福民團隊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研發出具有「高精準、高通量、高集成、低延時」特點的腦脊接口設備。
團隊面臨的核心挑戰之一是如何精準刺激脊髓神經根,以重建行走步態。為此,他們利用張江影像中心的先進設備,設計了創新的成像方案,並構建了自動化重建算法模型,從而精確捕捉脊髓神經根的結構特徵。團隊還採用多模態技術實時監測步態,為腦脊接口技術提供了堅實基礎。
加福民團隊提出了「三合一」的系統設計方案,將多台設備集成為一台微型設備,不僅減小了患者術後創口,還實現了採集與刺激的一體化。這一方案將解碼過程轉入體內,提高了腦電信號採集的穩定性和效率,有望使脊髓損傷患者的行走步態更加自然流暢。
經過四年的努力,團隊已初步完成關鍵技術積累,並在動物實驗中驗證了概念。預計年底將與國內三甲醫院合作開展首例臨床試驗,這標誌著該技術向臨床應用邁出了重要一步。未來,加福民團隊還將繼續研髮針對脊髓損傷患者的系列神經調控新技術,以減輕患者家庭和社會醫療負擔。
來源:http://www.itbear.com.cn/html/2024-10/53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