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以為大熊貓很弱,實際上它能生啃羚牛骨,徒手殺山羊

2022-01-29     動物速遞

原標題:總有人以為大熊貓很弱,實際上它能生啃羚牛骨,徒手殺山羊

大熊貓是我們很熟悉的一種動物,就算你沒有見過它們,但是一定聽說過。它是我們的國寶,在許多城市的動物園裡面都有,而野生的則主要分布在西南腹地、秦嶺一帶。

其實對於大熊貓的認知,網上分為兩派,一些人認為大熊貓歸根結底是一種熊,兇猛而危險。而另一些人被大熊貓的外表「騙」了,認為它們胖乎乎的,整天不是吃東西就是睡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是一種很弱的動物。

如果你也這樣想,那麼就錯了,實際上大熊貓是很猛的一種動物,它甚至能生啃羚牛骨,徒手殺山羊。

大熊貓的演化簡史

演化至今,大熊貓已經發展為主要以竹子為食了,其飲食構成的99%,都是各類竹子。

以這種營養價值極低,適口性差的食物為主食,不僅讓大熊貓避開了與所有食肉動物的競爭,也避開了與絕大多數食草動物的直接競爭,在自然界裡面,只有少部分動物以竹子為食。

不過大熊貓雖然主要吃素,但它們至今仍保留著食肉的專業裝備,包括尖牙利爪和消化系統。而且你知道嗎?大熊貓的祖先,可是純肉食動物。

國際主流觀點認為,大熊貓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中新世晚期,即距今800萬年前,當時地球上生活著一種叫「始熊貓」的小型食肉動物。

它長得跟現代大熊貓不是很像,體態跟一隻肥胖的狐狸差不多,長有尖牙利爪,以當時地球上生存的一些小動物為食。

到了更新世晚期,出現小種大熊貓,它的外形相對於始熊貓來說更接近於現代大熊貓,而且體重也增長了不小,大約是現代大熊貓的一半。在小種大熊貓階段,它們就已經演化為主要以竹子為食了

更新世中後期,演化出了巴氏大熊貓,在巴氏大熊貓階段,大熊貓家族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其分布範圍不僅包括我國大部分地區,甚至還一度延伸至越南、緬甸。

巴氏大熊貓比現代大熊貓更像猛獸,它們體型巨大。不過從一些史前人類遺址出土的巴氏大熊貓骨頭化石來看,上面遍布粗糙的砍痕,表明當時的人類,會捕食巴氏大熊貓。

演化到現代大熊貓階段,已是第四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大熊貓幾乎放棄了肉食,外表逐漸可愛化,令人類「欲罷不能」。

大熊貓咬力驚人

現代大熊貓雖然給人一種人畜無害的樣子,但實際上僅限於動物園裡且被關起來的個體,野生大熊貓還是很猛的。

首先就是它們的體重並不小,超過了大部分的動物。在動物世界裡,體型往往就代表著戰力,體型差就是戰力差。大熊貓成年之後體重為100-115千克,跟懶熊差不多

而關於懶熊,網上有一個視頻很火,是發生在印度塔多巴·安達里老虎保護區的,它將有著「百獸之王」的孟加拉虎打得節節敗退,由此可見熊類的戰鬥力不弱。

大熊貓有「食鐵獸」的外號,說的就是它的咬合力相當強悍,甚至跟最大的熊科動物北極熊相當。

這種說法雖然有誇大的嫌疑,畢竟咬力的影響因素很多,比如體重就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而大熊貓的體重,遠無法跟北極熊相比。

不過大熊貓咬力驚人倒是真的,不同的物種之間,咬力無法直接對比,因此學術界常常會引入「咬力商」的概念,我們簡單理解為單位咬力就好,這樣不同物種之間的咬力,就能進行橫向對比了。

根據雪梨大學的動物學家史蒂芬·羅發表在《生命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論文可知,棕熊的咬力商為78,亞洲黑熊的咬力商為44,老虎的咬力商為127,換算過來,一隻186.9千克的老虎,其犬齒咬力就可以達到1225N。

大熊貓的犬齒咬力商高達142,超過了大多數動物。強大的咬力使得大熊貓能輕易啃下竹子,因此被稱為「食鐵獸」倒也不算太誇張。

下山捕羊,被拍到啃食羚牛骨

前面所述的基本上都是理論層面的知識,而實踐往往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式。別看它們「笨重」,實際上大熊貓是具備狩獵能力的,除了偶爾捕食竹鼠打打牙祭之外,大熊貓也能捕殺大型動物。

比如2014年轟動一時的「非法捕殺大熊貓」事件,起因就是大熊貓捕食了村民家裡的羊;無獨有偶,2017年2月份,四川樂山馬邊縣的一隻大熊貓,下山之後也捕食了村民的一頭羊。

除了直接捕羊之外,2021年,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巡護員們在進行冬季大清山時,就發現了大熊貓生啃骨頭的罕見景象。

當時一隻大熊貓就「坐」在離人們50米的半山腰上,周圍沒有竹子,手裡卻拿著什麼東西吃得正香。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根一尺多長的羚牛骨。

不過人們並沒有觀察到大熊貓捕食羚牛,鑒於羚牛體型大、性格暴躁,加上大熊貓不愛動彈的習性,因此這塊骨頭很有可能是它撿到的。

其實這已經不是大熊貓被發現啃食羚牛骨的現象了,早在2014年11月份的時候,人們就發現了類似的現象。

而一些針對大熊貓糞便分析的研究,也在一份糞便樣品中,發現了其他動物的骨頭殘骸,多達20塊,表明大熊貓可不是只會吃素這麼簡單。所以對大熊貓的評價要客觀,它們外表可愛不假,但另一面是猛獸,也是事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6010c26547e05fe7ccbd9ff0635f7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