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孩子為70歲母親祝壽,「你們別演戲了,回來還不是為了這個」

2023-06-26     繪彩平凡

原標題:三個孩子為70歲母親祝壽,「你們別演戲了,回來還不是為了這個」

三個孩子為70歲的母親祝壽,「別演了,回來不是為了這個」

結婚後,我們都開始了新的生活,往往忽略了我們的父母。許多父母為孩子辛勤工作了大半輩子。只要他們的孩子過得好,他們受苦受苦也是值得的。

有些人認為你生命的價值是因為你的孩子。其實,人生真正的價值在於為自己而活。孩子和伴侶應該加分,讓你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趙姨覺得自己為了三個孩子辛苦了一輩子,到頭來卻沒有一個「良心」。

01

趙姨有2子1女。

家裡被拆了,分成三套房。親戚們都知道了,眼裡、嘴裡都羨慕不已。趙姨沒有立即通知他的孩子們。

這件事一直讓趙姨耿耿於懷,雖然難過,但她還是咽下了苦澀。

當孩子們知道拆遷分成三套房的事情後,所有人都變了。趙姨知道孩子們在想什麼。

很多人老了,就跟年輕時不一樣了。年輕的時候,他們很看重金錢,但是到了老的時候,他們卻很看重感情。生命的盡頭,老人只想安安穩穩的度過這段時光。孩子們應該知道,這個時候回家看看,比給老人錢要暖和多了。

02

大兒媳婦送東西給婆婆說:「媽,我給你送的補品你別捨不得吃,菜譜很簡單,適合老人吃,讓爸吃點也一樣。我們可以放心,你很健康。」

二兒子二兒媳帶著一對兒女來看望趙姨。孩子親切地叫了聲「奶奶」。二媳婦和趙姨談了談,收拾了屋子,給婆婆買了新家具。

兩個兒子明里暗裡打聽著三間房子的事。

趙姨的小女兒也沒閒著,在家人群里發了一條信息:媽媽快70歲了,那一天我們聚在一起慶祝吧。

徵得家屬同意後,大家為趙姨挑選了自己的生日禮物。

面對這樣的溫暖,趙姨有些感動,但又有些苦澀。

在利益面前,人心就是如此,缺乏很多人情味。為什麼夫妻反目,兄弟相鬥,往往是為了錢。活著的時候,不要總想著不屬於自己的事情。活著的時候,不要把錢看得太重。錢沒了還可以賺,感情沒了就難補了。

03

70歲生日那天,一家人歡聚一堂,有說有笑,趙姨卻不是特別開心。那天是她的生日,但沒說幾句,大家就開始討論拆房的事情。

大兒子脾氣比較暴躁。說到房子,他有些感慨。他還說自己是長子,這房子他肯定有兩套。此話一出,眾人開始有些不安了。你說一句,我說一句,趙姨聽到動靜,大聲說道:「別演了,你回來是為了房子,你說什麼給我過生日,你把我當回事嗎?」

說完,趙姨沒有吃生日蛋糕就回了自己的房間。飯桌上剩下的人都沉默了。

讓父母寒心的不是孩子沒有出息,而是孩子沒有思想。每個父母都有子成龍、女成鳳的期待,但相比於健康和安全,父母會選擇後者。作為一個孩子,應該善待父母,學會感恩,不要被利益所驅使,所以對父母要孝順。

作為父母,希望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沒有錯,但也要多為自己著想,無私地為孩子奉獻一切。雖然你很偉大,但你還是要留下一些愛,奉獻給自己。

小時候,生活很忙碌,壓力很大,尤其是步入婚姻後,責任接踵而至。但你千萬不要忘記,孝順父母也是你的責任。你不能認為他們不需要照顧而你不會給予。

中國人有個小毛病,就是愛勇敢。在孩子面前,父母總是抱著「我能行」「大人的事情你不用操心」的態度。其實,有必要告訴孩子,與其勇敢,不如增進親情。

在房子、車子、金錢等誘惑面前,確實聽起來格外誘人。但是做人一定要兢兢業業。不管是面對朋友、戀人還是親人,好的東西應該是相互的,互相考慮,互相幫助。

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

1、人,唯有懂得感恩,才能走得更遠。

說真的,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責任,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怎麼可能有大的發展呢?多是為了短期利益,斗得血腥。說白了就是三個字:沒前景。

2、孩子不聽話也與父母的教育有關。

不得不說,我很同情趙姨,但也覺得她在家庭教育上很失敗。

孩子孝順與否與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一般來說,如果父母從小就強調孝道,在生活中也能言行一致,孩子就不會不孝。

所以,我們現在的父母,不要只注重培養孩子的應試能力,更要培養孩子的孝心。孝順的孩子,一般不會做的太差。因為他肩上有了責任感,有了更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3.暫時抱佛腳,效果不會太好。

對父母再孝順一些,父母自然願意把財產繼承給子女。如果兒女不孝順,甚至讓父母感到冷淡,那有些任性的父母可能會將財產捐給國家。或者直接捐給那些為自己的退休而死的人。付出終有回報,何樂而不為呢?

人真的那麼冷漠嗎?對於這種被利益包裹的親情,你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545b93c9f2559a7db18b6cc9006da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