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傳統文化之中的陰德是在鼓勵人們做善事而不留名,更不要求得回報。這個世間做好事的人很多,但是還是有人為樹立自己的形象而做好事,反而會被聲名所累。陰德和陽德是我們老祖宗經常告誡我們所用的兩個詞,一個是指做好事不為人知,一個是指做好事被人知道。一個求得是自身心安,上天會來回報他;一個是求得他人稱道,造就一世英名。
陰德和陽德沒有什麼高低貴賤,因為結果都是好的,只是積陰德往往暫時是看不到好處的,古人們堅信這種福報會落在下一輩身上,所以也有為子孫積陰德的說法。那麼今天就為大家說一位在歷史上因為祖上積了陰德而走運的人。
我們都知道範仲淹因為改革失敗,後遭到貶調,因為鬱郁不得志而重病在身,最後慘死在路邊。這個時候的范仲淹已經家徒四壁,只能借別人家的房子暫時居住。范仲淹雖然兩袖清風,但是死後朝野上下包括百姓們都十分沉痛,包括西夏等地的少數民族人民都在齋戒哀悼。後世人一直將范仲淹視為楷模,這種精神財富是難能可貴的。
轉瞬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突然興致起來和一個判了死刑、當日就要處斬的御史聊起了天。朱元璋問起那人的出身及姓氏之後如有所思,因為那人正巧也是蘇州人,而且也姓范。朱元璋脫口就問,你是不是范文正公的後代啊。那人如實回答正是如此,朱元璋念及范仲淹的一生磊落作為,竟然就將這位御史給免罪了,甚至還給了他五次免死的機會。
後來經過查證,這位范仲淹的後代范從文正是因為被陷害而差點被殺。朱元璋非常慶幸救了范仲淹的後人一命,因為范從文繼承了先祖的錚錚鐵骨,而且非常有才華,愛民如子,是個難得的好官。
還有一個傳說就是范仲淹的另一個後人范希榮,他並非像先祖一般任職文臣,而是一名商人。傳奇的是有一次范希榮遇到了搶劫的強盜,對強盜自報家門是范仲淹的後人。那強盜竟然沒有傷他半分,還說他是好人的後代,將自己對范仲淹的敬佩之情悉數說給他聽,最後將他恭恭敬敬送走了。
這兩位後人都是得到祖上范仲淹的庇佑,可惜一代名人的後代也出了個明朝的大漢奸范文程,如果朱元璋和范仲淹地下有知,兩人對酒話家常的時候不知會是怎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