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一級國寶,體重1800斤的野氂牛,為何去牧民家「搶老婆」?

2023-12-05     微兔分享呀

原標題:西藏的一級國寶,體重1800斤的野氂牛,為何去牧民家「搶老婆」?

西藏的冬日早晨,萬里無雲的藍天下,陽光灑在雪山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村裡的牧民才剛完成了清晨的牲畜投食工作,正打算回家烤上一壺濃濃的酥油奶茶取暖,卻發現牛棚里空空如也,只剩下幾頭瑟瑟發抖的公氂牛。

霸氣十足的野氂牛群落

牧民杜松草驚訝地四處張望,他最心愛的那頭白底紅花母氂牛不見了。這可如何是好,白底紅花是他牧場裡最強壯健康的母氂牛,每年能生下健碩的小牛犢。正當杜松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心想是不是有人偷走了白底紅花時,遠處山坡上傳來一陣奇特的咩咩叫聲。

杜松草循聲望去,只見白底紅花馱著一個體型高大的野氂牛,正踩著厚厚的積雪從山坡上緩緩走來。身後的幾頭公氂牛瑟瑟發抖,低著頭不敢抬眼,似乎還在回味剛才慘敗的痛楚。

原來,這一切是西藏高原上的霸主——野氂牛所為。每到秋季,野氂牛群體內部就會爆發激烈的配偶競爭。為了爭奪交配權,野氂牛公牛們會進行殘酷決鬥,失敗者只能等待來年再戰。而每年總有一小部分野氂牛不想守株待兔,選擇冒險下山,強搶牧民的母氂牛。

它們會闖進牛棚,用強壯的身軀和鋒利的長角輕鬆擊敗瘦小的家養公氂牛,然後強行帶走心儀的母氂牛上山「結婚」。對野氂牛來說,奪得健壯的母氂牛直接就是多生幾頭小牛犢的保障。

野氂牛群落棲息在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地區,是世界上生存海拔最高的野生牛類。成年野氂牛體重可達1500-1800斤,比普通氂牛體型要大上2-3倍。它們四肢粗壯有力,打鬥時前沖的力量可以輕易把吉普車頂翻。野氂牛全身覆蓋著厚實的長毛,可以抵禦嚴寒。

它們擁有發達的肺部系統,能適應高原上的稀薄空氣。舌頭上還長著一層特殊的肉齒,可以輕鬆啃食堅硬的食物。可以說,野氂牛在體型和生理結構上都非常適合高原的環境,是這片「屋脊」之地的霸主。

每年到了秋高氣爽的季節,公氂牛們的體內都會涌動著躁動的荷爾蒙。它們會在族群里發出類似豬叫的求偶嘯聲,蹄子不斷刨地,隨時準備迎接酣暢淋漓的打鬥。兩頭公氂牛頂角相撞,勢如破竹,你來我往,不分上下。它們會拼盡全力廝殺,即便頭破血流也絕不退縮。最後實力強大的公氂牛會贏得這場配偶爭霸,獲得與族群里所有母氂牛交配的權利。而失敗者只能灰溜溜地退到一旁,等待來年再戰。

所以每到這個時節,野氂牛群里總會有一些不願等待的公氂牛選擇另闢蹊徑——下山搶奪人類的母氂牛!它們會趁著夜色偷偷溜進牧民的牛棚,用無可匹敵的體型和力量打敗瘦弱的家氂,然後氣勢洶洶地馱走肥碩的母氂牛,對準足位置上自己的標記。

這對於野氂牛來說無疑是個非常划算的選擇。要知道,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下,野氂牛的繁殖並不容易。母氂牛每胎只能生育一個小牛犢,每年也就生育一次。野氂牛數量稀少,母氂牛更是稀有。所以對野氂牛們來說,每多一個健壯的母氂牛就意味著多幾個強健的後代。搶到人類養的母氂牛無疑可以直接加快繁殖效率。當然,這對牧民來說就是個巨大的損失了。

牧民的驚嚇與無奈

起初,杜松草對野氂牛這種蠻橫的舉動深惡痛絕。他試過用鈴鐺噪音驅趕,用牧棍猛擊野氂牛的身體,但這頭體型巨大、脾氣暴躁的野獸怎會因為這些威嚇就放棄已經鎖定的目標呢?它那密布皺紋的厚實脖子上的肌肉隨時可以甩出劈山倒海的一擊,輕輕一頂就能把杜松草的車給撞翻。無奈之下,杜松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白底紅花被野氂牛拉走。

當杜松草發現母氂牛失蹤時,心中無比恐慌和絕望。白底紅花是他牧場裡最好的母氂牛,產奶量高,每年都能生下強壯的小牛犢。它就像他的家人一樣,對杜松草來說意義非凡。想到白底紅花可能會在荒山野嶺里遭遇不測,杜松草擔心得整夜無法入睡,腦海里全是白底紅花受苦的樣子。

第二天清晨,杜松草迫不及待地跑到山坡上尋找白底紅花的下落。誰知遠處傳來一陣熟悉的悠長氂牛叫聲,只見白底紅花飽滿的身軀從雲霧後現身,看起來竟然沒有受一點傷害,身上還帶著曖昧的野氂牛氣味。杜松草喜形於色,如釋重負。他撫摸著白底紅花光滑的皮毛,心想也許野氂牛並沒有傷害自己的母氂牛,只是單純為了交配而帶走了她。

從那時起,每年秋天白底紅花都會被野氂牛帶走,但每次都會平安歸來。杜松草也漸漸習慣了這一切。他了解到野氂牛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為了自己物種的延續不得不冒險搶奪人類的牲畜。其實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互相理解。

意外收穫的優質後代

出人意料的是,一個月後,白底紅花竟自己回到了牛棚。接下來的幾年情況也大同小異,野氂牛每年秋天都會來「拐走」白底紅花,但白底紅花每次都會在冬季回歸。

漸漸地,杜松草發現白底紅花和野氂牛生的小牛犢強壯異常,抗寒能力遠超村裡其他氂牛。高原氣候嚴酷,每年都有氂牛凍死或病死,但白底紅花的小牛們個個強健,成為了牛群中不可多得的好種畜。

起初,杜松草對野氂牛搶走母氂牛這件事極為憤怒。但當他發現野氂牛與母氂牛生的小牛犢格外強壯時,心態發生了變化。這些小牛犢似乎集結了野氂牛強健的基因和家養氂牛豐碩的體型優勢,非常適應峽谷高原的環境。它們比村裡其他氂牛長得快,耐寒能力強,能夠抵禦嚴冬的酷寒和風雪。幾年過去,野氂牛與母氂牛生的小牛已然成為了牛群中的中流砥柱。

杜松草觀察發現,這些野氂牛母氂牛雜交的小牛看上去強壯異常,但性格溫順,並不像野生的父親那樣兇猛反抗。它們能吃咬硬質食物,又能適應人工喂養,是牧場不可多得的好勞動力。

於是,杜松草把這些雜交小牛作為重點喂養對象,給它們準備最好的食物和牛棚,希望培育出更多這樣的優質牲畜。他也開始主動選出幾頭體型健碩的母氂牛,在秋季來臨時準備好飼料,等待野氂牛的光顧。畢竟野氂牛搶走的母氂牛總會完好歸來,只是短時間借出而已。這對杜松草來說也是一筆很合算的交易。

野氂牛的無奈之舉

為了獲取這些優質後代,杜松草決定容忍野氂牛的「搶親」行為了。現在每年秋天,他會提前選出幾頭體格強健的母氂牛,打掃乾淨牛棚,備好新鮮草料,等待野氂牛的「到訪」。而那些瘦小跟不上的公牛,也學乖了不再迎面抗衡,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野氂牛抱走心上牛。

其實,野氂牛也是無奈之舉。它們棲息在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原,是世界上生存海拔最高的野生牛種。在人類活動還未大規模擴張到高原之前,野氂牛可以在廣袤的草原自由生存,數量可觀。但近年來,偷獵、棲息地減少和繁殖率低下的多重因素導致野氂牛數量持續下滑,已經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野氂牛的繁殖本就不易,野生環境苛刻,每年每頭母氂牛隻能生育一個小牛犢,種群數量難以快速恢復。同時野氂牛又有著悠長的妊娠期,每個小牛犢的誕生對其來說都非常珍貴。偷獵分子為了氂牛皮和牛角,經常殘忍獵殺野氂牛,讓野氂牛數量雪上加霜。棲息地被開發也讓他們無處藏身。

面對如此困境,野氂牛隻能下山覓食,流竄進入人類活動區域,冒險搶奪母氂牛以繁衍後代。它們會趁著夜色來到牧民住處附近,用強壯的身體輕鬆打敗瘦小的家養公氂牛,然後挑選健碩的母氂牛帶走。即使知道這種做法可能招惹敵意,但野氂牛別無選擇,只能孤注一擲,為了種群延續不惜與人類對抗。

當杜松草意識到這點後,他對野氂牛的行為也由惱怒轉為了理解和同情。人類社會的發展切斷了它們與大自然的聯繫,這些古老的野氂牛隻是想要在這片山川大地上傳守血脈,並不全是出於邪惡之心。我們應該學會與之友好共處,珍惜這一緩慢消逝的古老物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4d3729774c2086d6bdb1aa5ce200f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