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數字化戰略在行動 智慧校園進入發展新階段

2022-06-24     校長傳媒

原標題:教育數字化戰略在行動 智慧校園進入發展新階段

主播|周克平(國家開放大學南昌學院副教授,校長傳媒專欄作者)

日前,為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北京市數字經濟全產業鏈開放發展行動方案》正式印發,標誌著北京數字化轉型將進一步加速深入各產業領域。作為承載北京未來城市發展的關鍵環節,教育數字化轉型已上升為重要戰略部署,教育改革發展正在呈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加速融合,政府、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協同創新的新態勢。

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優質社會資源將成有益補充

《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北京要實現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全面建成、教育大數據應用全面深化、智能化教育管理服務全面普及、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全面融合等發展目標。當前,北京教育信息化雖然取得了較大發展,但仍存在優質資源多元匯聚和精細化服務供給機制有待完善,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度有待提升,信息技術賦能教育創新發展的作用有待加強等問題。

為此,北京強調要以推動教育場景應用為主線,促進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創新,構建教育教學新模式;以加強領域協同發展為統領,構建政府、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參與機制,推進區域、城鄉和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信息化協調發展。從規劃落實部署來看,北京正在陸續出台相關政策文件,加速推動前沿教育科技和優質校外資源進入學校的教育教學場景,成為教育信息化協調發展的有益補充。

以義務教育階段課後服務場景為例,雙減政策出台以來,課後服務資源和師資需求上升。為豐富校內教育資源供給,優化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減輕校內教師負擔,北京教委等三部門日前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採購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優質教育資源有關工作的意見》,明確義務教育學校允許採購校外比較成熟的優質教育資源,與校內資源形成優勢互補,提升校內教育質量。

飛象雙師素質課堂自研上百門素質課程

在中國傳媒大學附屬小學、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廣華學校等學校,符合優質資源要求的校外課後服務資源已經先行試點。今年春季學期,這些學校引入「飛象雙師素質課堂」提升課後服務水平。上百門優質課程內容資源和創新的「雙師」模式,不僅提升了學校課後服務課程的豐富性和便捷度,同時也極大減輕了教師們研發課程的工作負擔,無論是哪個學科的老師都可以輕易上手,有趣的互動和多樣的課程隨材也極大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數字化轉型新常態 解決痛點驅動教育創新

「十四五」期間,北京著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推動實現全市中小學智慧校園達標率85%,打造智慧教育創新高地。同時,要充分利用科技賦能,深入探索人工智慧、虛擬現實、智能感知等新技術應用,打造網絡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新型教學模式,提升教育教學效果,形成在教育教學中成就教師、成長學生、師生共同發展的良好生態。

構建新模式和新生態的背後需要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並真正從解決教育痛點、難點問題的實際場景協同創新,這吸引了一批具有教育科技實力的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其中。以教育科技產品飛象星球為例,除了針對課後服務場景研發的「飛象雙師素質課堂」外,近日,其針對作業批改、在線教學、未來課堂等多個場景開發上線了多款專為解決公立校教育教學痛點的智能教育產品。

長期以來,學校作業都是單向輸出、千人一面。每個學生很難通過作業接受到及時、更具針對性的輔導,老師也很難動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想要針對性、動態化布置作業,又對教師精力和底層教學信息提出了不小的考驗。

同時,每天的後台學情反饋數據,也能更好地為教師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輔導提供支撐,形成動態學習閉環。這樣的作業系統目前已經落地應用到北京陳經綸中學民族分校等學校,讓全班作業一秒批改和個性化學習成為了可能。

此外,在滿足大規模線上教學需求上,飛象在線教室圍繞「教學研」需求,研發了可同時容納500萬人在線的在線教室系統;飛象VR虛擬課堂則通過 3D 沉浸式虛擬體驗,為學生提供主題化、體系化的VR素質教育課程內容。

打破教育「圍牆」 智慧校園創新教育生態

信息技術與教學場景的深度融合,不僅需要滿足學校課堂日常教學、作業管理等單一場景應用層面,還需要通過信息技術將分散在教育教學各個場景中的數據集中管理、挖掘,為學校提供精準的數據分析,構建自適應學習系統,讓師生可以精準獲取優質資源。

在教育領域,知識圖譜的創新應用是能否實現大規模因材施教的基礎,被認為是「真正的教育新基建」,同時也是能否構建滿足高質量教育發展的智慧校園的數據基座。不過,從需求痛點上看,過往教育知識圖譜存在零散無體系、數據精度不足、數據分析靜態等問題,動態化、立體化、貫通式的知識圖譜極為稀缺。

為消除數據鴻溝,真正幫助學校構建自適應學習系統,飛象星球等大量前沿教育科技公司也在不斷進行新嘗試。比如,從解決過往知識圖譜的精度不足和靜態平面模式、更精準地建立和表現知識點之間的關係出發,飛象星圖創建了「3D立體+動態實時」新模式,將知識點精度覆蓋到K12全學段、全學科的1萬多個知識點、100多萬條關係路徑、300多萬份課程素材和7億題目,同時藉助AI算法,讓知識圖譜自關聯、自生長,為每個學生智能匹配個性化學習路徑。

同時,基於知識圖譜的底層能力,助力公立校全面數字化升級,飛象星球還構建了「飛象智慧校園」一站式解決方案,將「1個數字基座、17個智能教學系統、106個軟體應用」在內全套智能軟體應用及底層系統,集成「智能解決方案包」,並首次實現校園全場景的底層數據全部打通,幫助學校打破信息孤島,不斷沉澱、搭建專屬於本校的「數據資產」,並反哺到日常教學與管理當中。

業內專家表示,教育數字化轉型既是長期工程,也是系統工程,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不僅需要政府、學校緊跟時勢適應變化,更需要真正具備技術實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企業和社會力量共同創新融合,助力形成 在教育教學中成就教師、成長學生、師生共同發展的良好生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46325e8b456d184836f37c6e44e4a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