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過於敏感,聽一句無心的話就難過,家長要學會這3個解決辦法

2023-06-28     洵而美

原標題:寶寶過於敏感,聽一句無心的話就難過,家長要學會這3個解決辦法

現在有些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性格似乎很敏感,有時候都會覺得敏感過了頭。雖然敏感的性格會讓孩子更細心更細膩,但是孩子在年幼的時候表現得過於敏感,或許不是什麼好事,也暗示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不足之處。

抖音上有一個帳號叫做桐媽生活日記,帳號記錄的是一位媽媽的4歲兒子的成長過程。其中有一個故事是媽媽帶著兒子錄視頻,然後她告訴兒子下半年要給他換幼兒園,寶寶很開心,但是在上床睡覺的過程中把他衣服脫了,然後孩子表情就不對了。媽媽問他為什麼不高興,寶寶一直亂哼哼,然後告訴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媽媽疑惑,深究詢問一番,孩子直接把頭蒙起來不說話了。

寶媽問孩子是不是明天上幼兒園,寶寶沉默很久後對媽媽撒嬌要抱抱,還帶著哭腔,媽媽瞬間就明白了,於是對寶寶說明天不用上幼兒園,過完年之後才去上,寶寶立馬就開懷大笑。媽媽猜中了娃的心思,但是她也開始思考,因為自己無心的一句話,孩子就陷入了難過的情緒里,是不是有些過於敏感了呢?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本身就特別缺乏安全感,需要父母的照顧和關心,如果受到惡劣生長環境的影響,就會讓孩子形成多疑敏感的性格,變得心思重,愛胡思亂想。家長對於孩子性格敏感的問題一定要重視,不然對於孩子未來性格的養成會有很大影響。

孩子性格為什麼會過於敏感,其中原因家長真的知道嗎?

1、缺乏安全感,會過度思考

家長對於教育孩子這一點都明白,需要積極正面的影響,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做到給孩子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確實很不容易。比如在教導孩子的時候生氣發怒,或者對孩子打罵動手,這些行為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讓孩子變得缺乏安全感,會胡思亂想,有時甚至會過度思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煩惱。

2、孩子得不到情感的表達宣洩

孩子性格比較細膩,總是會想要通過一些途徑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比如和父母聊天,但是他們通常性格都比較內向內斂,不太擅長社交,更不擅長主動和自己的父母溝通,所找不到一個適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無處宣洩的感情,就會自己憋著。時間以長,孩子個性只會變得越來越扭曲,越來越敏感。

通常過於敏感的高敏感孩子,都有這四個特點

1、思考問題很深刻

這些孩子看待任何事情都會有著比同齡人更深刻的思考。比如看到螞蟻,一般人會決定它們很有趣,而高敏感的孩子則會去思考它們巢穴是什麼樣的?它們為什麼這麼排列有序地行走?這樣整天工作難道不累嗎?諸如此類的問題,他們會想很多,所以從外表看起來,通常這些孩子都有著跟年齡不符的沉穩和成熟。

2、過度思考,過度消耗

簡而言之,就是這些敏感人群由於對事物的過度思考,從而會讓他們變得愛胡思亂想,甚至會因為思考消耗自己的精力,讓自己很疲憊。這樣做的話大腦的能量會有不必要的消耗,就像車子發動了卻不開,就很燒油一樣的道理。這些孩子想問題很容易鑽牛角尖,並且會讓自己感到莫名其妙的焦慮,最終大腦疲憊到無法思考。

3、孩子對於細節的留意非常敏感

這些高敏感的孩子對於細節的把控捕捉非常厲害。體現在生活中,就是對生活環境和熟悉的人的細微的變化都能察覺到,比如家裡家具位置挪動了,或者媽媽帶了新耳環,他們都能注意到。又或者體現在情緒上,他們能察覺到別人細微的感情變化,從而知道別人的情緒波動,仿佛有讀心術一般。

4、共情能力過於強

所謂共情能力其實就是指能夠理解他人的感情並且感同身受的能力。有些人具備這種能力,就能夠感受到在一件事情中他人的情緒,甚至會覺得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不過這種能力太強也不是好事:因為他們的共情能力強,別人卻沒有這樣強烈的感受,所以他們就會困惑,為什麼自己能理解的別人無法理解?這樣的思考模式也會讓孩子越來越敏感,也容易讓孩和其他人產生矛盾,對身心健康發展很不利。

任何性格都有自己的特點,雖然敏感也有自己的好處,但凡事都是過猶不及,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能夠讓孩子不胡思亂想,過得開心點,這就是他們童年最幸福的事情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4197c2e3bbbeb7ffb3724d8c923f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