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t'll be the day
"That'll be the day" 作為一個俚語,意思不能按字面理解。它在口語中是一種暗示或者諷刺的用法。
它起源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That'll Be the Day》。在這首歌中,歌詞表達了歌手對某人的不信任和懷疑,認為那個人會兌現自己的承諾,但實際上並沒有。後來,這個短語就逐漸演化成了表示嘲諷、諷刺、不相信或者不太可能的情況。
=It will be an unusually amazing day when that happens
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那將會是非同尋常的神奇的一天
從這層意思理解,它的使用非常像「太陽從西邊出來的那一天」,劍橋詞典把這個表達翻譯成了「(表示不太相信)胡扯,哪有那樣的事」,具體的翻譯還需結合上下文。
當人們用"That'll be the day" 來回應某個人的話時,通常表示他們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或者對此持懷疑態度。例如,如果一個人對你說:「我會主動向老闆請假」,但其實這個人根本沒做過這種事,你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你可能會回答「that'll be the day」。
A: I think I'll fix that lamp.
我想我會修好那盞燈。
B: When you finally get around to fixing that lamp, that'll be the day!
等你有空把燈修好太陽就從西邊出來了!
《怦然心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370e7289758af62b54449996f861f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