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失聯一月後因「個人原因」辭職 浙商證券何去何從
一紙公告再度將浙商證券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5月13日,浙商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總裁王青山因個人原因辭職。而這也是繼今年3月末,王青山被傳失聯後的最新動向。而對於新任總裁的人選,浙商證券表示將儘快按照法定程序完成新任總裁的聘任工作,當前由公司董事會秘書張暉暫代履行總裁職務。
總裁因個人原因辭職
隨著一紙公告披露,浙商證券總裁王青山也終於有了新消息。5月13日,浙商證券發布公告稱,於近日收到董事、總裁王青山的書面辭職報告。王青山因個人原因向公司董事會申請辭去董事、總裁及其他相關職務。王青山的辭職自送達董事會之日起生效。當前,浙商證券官網展示的高管名單中已無王青山。
公開資料顯示,王青山曾任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兼浙商證券黨委書記。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任浙商證券監事會主席,2017年8月起任浙商證券董事、總裁、黨委委員,兼任浙商資管董事、浙商期貨董事、浙江浙商創新資本管理公司董事長。
此前,有關王青山失聯的消息議論紛紛。王青山最後一次以浙商證券總裁身份公開露面是在3月26日受邀參加「2023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台州)論壇」,代表浙商證券與台州市工商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而在3月31日,王青山參加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幹部會議時,被「叫出會場」,自此未在公司和公眾場合露面。彼時,北京商報記者針對王青山失聯情況發文採訪浙商證券,但未得到回覆。
總裁的突然辭任,對公司業務的運作是否產生影響也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在IPG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由於證券公司的市場化程度較高,且治理結構和內控制度相對健全,也有著相對穩定的戰略規劃和運營策略,總裁的缺位不能說對公司的業務發展沒有影響,但很顯然直接影響會比較小,且公司一般應該也會有替代性預案來化解總裁暫時缺位帶來的決策與執行中的不便。
某業內資深從業人士也坦言,總裁的空缺對證券公司影響有限。
與「落馬」官員過往甚密
浙商證券在5月13日發布的公告中強調,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同日,浙商證券發布的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決議公告也顯示,董事王青山因請假缺席本次會議。而據浙商證券2022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期間,王青山未有缺席董事會情況。
王青山與近日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朱從玖過往甚密。5月4日,中紀委網站消息稱,浙江省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朱從玖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
公開資料顯示,朱從玖曾在中國證監會、上交所等機構任職。據悉,朱從玖在2000年5月-2008年1月曾任上交所總經理;2008年1月-2012年5月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2012年5月-2022年7月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2022年7月-2023年1月任浙江省政協黨組成員,並自2023年1月起任浙江省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
另有媒體此前報道稱,王青山於2006年畢業於北大法學院,畢業後進入中國證監會發行部工作,兩年後成為時任證監會主席助理朱從玖的秘書。2012年,朱從玖調任浙江,王青山跟隨。直至2016年,王青山進入浙商證券系統。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6月,浙商證券成功實現A股IPO,朱從玖親自到上交所參加敲鑼儀式。相關報道指出,這是朱從玖主政浙江金融十年時間屈指可數的親自為上市企業敲鑼站台。
據悉,王青山生於1981年,是個「80後」,時年40齣頭的王青山在浙商證券一眾高管中已算「老么」。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浙商證券的董事、監事、高管中,比王青山年輕的僅有董事阮麗雅。而王青山在2022年度的稅前報酬總額則與公司董事長吳承根齊平,為216.82萬元。此外,按以往年度績效薪酬遞延支付部分,王青山在2022年度還領取了192.81萬元。
新任人選尚未落定
回顧近年發展歷程,浙商證券的「成長之路」也可謂跌宕起伏。據悉,浙商證券前身系金信信託旗下的金信證券,其淵源可溯及上世紀90年代初金華工商銀行信託公司的證券營業部,也是中國資本市場最早的參與者之一。
2005年12月,原金信證券大股東金信信託因資金鍊斷裂被停業整頓。彼時,浙江省政府成立金信證券重組工作小組,負責金信證券重組工作,確定由浙江滬杭甬出手重組金信證券。2006年8月,「浙商證券」正式揭牌。重組成功後,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浙江省交通集團。
2011年10月,浙商證券正式啟動股改。2012年7月,證監會核准浙商證券變更為股份公司。2013年,浙商證券首次向IPO發起衝擊,於該年4月23日向中國證監會遞交IPO申報材料並於5月初獲得正式受理,進入上市排隊序列。然而,2015年,因股市劇烈波動,監管部門暫停IPO上市進程也因此有所延緩。
直至2017年,IPO重新開閘,浙商證券上市進入衝刺階段。同年4月初,證監會組織了內部初審會;5月2日,浙商證券成功過會;6月26日,浙商證券正式登陸上交所。而在同年8月王青山擔任總裁後,浙商證券也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根據年報數據顯示,2017-2021年度,浙商證券營業收入依次為46.11億元、36.95億元、56.59億元、106.37億元、164.18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則為10.64億元、7.37億元、9.68億元、16.27億元、21.96億元。2022年度,浙商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68.14億元,同比增2.41%;歸母凈利潤16.54億元,同比減少24.66%。
針對公司當前是否與王青山取得有效聯繫及下任總裁人選的選拔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再度發文採訪浙商證券,但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相關回復。浙商證券在前述公告中指出,經董事會會議決定,由浙商證券董事會秘書張暉暫代履行總裁職務,公司董事會將儘快按照法定程序完成新任總裁的聘任工作。
對於浙商證券的下一任總裁人選,柏文喜認為,可能會通過董事會遴選並報股東會通過的方式選舉產生,「這是規範的股份公司執行層負責人產生的一般流程所決定的。至於董事會如何遴選並推薦給股東會總裁人選,實際上也有著多種多樣的方式,比如大股東推薦、從原有執行層中替補或競聘、公開對外招聘等」。